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民族意识

2019-11-26梁春婵

读与写 2019年15期
关键词:民族意识民族教材

梁春婵

(广西贺州市八步区铺门镇三洞小学 广西 贺州 542800)

素质教育的深化和发展,小学语文教学也开始重视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这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增强学生的民族使命感有着重要意义。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众多的优秀文化,民族自豪感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而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还不能深刻理解教材内容蕴含的实质意义,需要教师的有效指导,而在日后的学习中展现强大的民族意识。笔者就以此为出发点对文章主题做以具体的论述。

1.培养小学生民族意识的必要性

1.1 民族认同感弱。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加强了和世界的交流,国外的一些观念、思维方式也正在影响着当今中小学生,学生的价值观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国小学生的民族意识也在逐渐的减弱,基于此,强化小学生的民族意识就显得尤为迫切。

1.2 民族自豪感的消减。民族自豪感是一种象征,是一种指引,更是每个中国公民必备的特质。小学生正处于价值观的塑造时期,对学生的日后发展有着重大影响。而当今的一些小学生受不良思想的影响,各种悲观、自大的错误价值观围绕着他们,甚至是最基本的民族自豪感都没有,这也是语文教学的一大方面。

2.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

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大量的民族情感教育,而小学阶段的学生还处于思维发展的初级阶段,需要教师的有效引导,并未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1 基于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中华民族地大物博,培育了众多的优秀儿女。而语文教材中也充分体现了民族的特点和风貌。在教学中,挖掘这些教学素材,让学生深入民族的基本特点,感受民族精神,进而树立学生振兴中华的远大志向。从古至今,中国这片沃土上涌现出了像于谦、文天祥、林则徐、李大钊等众多的英雄人物,他们面对危难勇于挺身,事迹受后人动容。在实际的学习中,学生们受到了正确价值观的教育,在成长时期扎下了民族的根。同样,民族历史事件一样可以振奋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在人教版《雅鲁藏布大峡谷》《黄果树听瀑》等课文的学习中,将学生们带入到了一个自然的天堂,为祖国的大好河山为之赞叹;在学习《狼牙山五壮士》《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等课文时,为伟大的民族英雄而欢呼、而雀跃。一篇篇动人的故事,一章章美丽的山水画面,都吸引着学生们。中华民族的儿女们,用勤劳的双手和过人的智慧创造了无数的精神文明和物质财富。小学语文人教版教材中,也编排了很多发明创造的文章,如詹天佑主持修筑的“京张铁路”、张衡发明了地动仪……了解科学家的故事、历程,可以让学生从中获得更好地启示,进而强化自身的民族意识。

2.2 基于作文教学,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作文一直都是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在选材中比较盲目。而教师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深入教材内容,感受一个个具体的故事等为自己的文章加料、添彩。在一个个故事的深入中学生们自然会对民族这一含义产生感悟和尊重。此外,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搜集自己生活中的事例,同学们也会为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而感叹和自豪,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骄傲。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中华民族也在不断的改变和发展,这些都可以作为素材进入到小学生的写作中去。学生们满含真挚,写出了一篇篇充满情感的文章。《家乡的发展变化》同学选择了家乡人们为家乡的建设而创造的事例,《身边的一件小事》同学们选择了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为学生的学习树立了榜样;读《我有一个强大的祖国》有感时,学生感到了祖国的壮大,也以各种形式的文章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3 基于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在语文的学习实践中,学生们跟随教师设计的各种活动,增强自身的民族意识、责任感。在日常文章诵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深入了解文章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学生从中感受强大的感染力。再如,学校举办的以“民族责任感”为主题的朗诵比赛中,为学生搭建情感表达的平台,让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诵《中华少年》等文章,这都在无形的当中增强了学生的民族意识。在实践调查中,通过组织学生参观,了解身边人、物的变化,深切体会这些变化带给自己的便利,进而激起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唤起学生长大投身家乡建设的民族意识。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是小学语文教师的肩负的重要使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挖掘教材中的素材,并引导学生深入的分析和探究以强化学生的民族意识,此外,教师还要加强学生的实际体验,以实际的行动来深化学生的民族意识。

猜你喜欢

民族意识民族教材
我们的民族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论当前少数民族的民族意识日益强烈对我国族际政治整合的影响
中华民族追逐“复兴之路”的历史足迹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