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分析

2019-11-26黄丰秀

读与写 2019年15期
关键词:性格特点教学方式课文

黄丰秀

(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义都镇中心小学 517393)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运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以此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

1.阅读兴趣

兴趣可以促进学生主动进行学习阅读,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兴趣,才能提高学习专注度和学习效率,以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构建语文课堂时,应该以学生的兴趣为基础构建语文课堂,可以在课前先通过给学生列举一些阅读课文,这些阅读课文最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关,然后再开始讲解课文,以此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我在教学《军犬黑子》一课时,我先与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讲述在实际生活里自己与动物发生过什么有趣或难忘的事,说说这些动物都有什么特点,然后再阅读讲解课文,在讲解结束后,我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你是文中的黑子,饲养员也这样对你,你会怎么想”,很多学生都积极举手发言,激发了学生的表述欲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不仅可以提升学生自身的阅读能力和学习成绩,而且可以有效的促进构建小学高年级高效阅读课堂。

传统的语文阅读课堂是非常枯燥无非的,要想实现高效的阅读课堂,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就要增加学生多个感官的感受,积极进行阅读思考,促使其阅读印象的加深。在阅读课堂中教师应该多创造机会让学生进行课文的再创作,可以通过情景再现等方式将其展现出来,激发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达到高效阅读课堂的教学目的。比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我先将学生合理分成几个学习小组,让他们重新创造这篇课文,然后上台将小组的创作成果表演出来,在创作过程中,学生是会主动的阅读课文,其创作出来的每句台词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增加了课堂学习的挑战性和趣味性,不仅让学生深入认识理解课文内容,还激发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2.激活思维

在阅读一篇课文之前,学生的思维大多都是固定的,他们都在等着教师引导,缺乏主观能动性,在阅读完一篇课文时,学生也只是掌握了课文的大概内容,没有自主思考。所以,教师在学生阅读一篇课文之前,可以先向学生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行阅读,促使其可以增加深入的理解课文,同时对其阅读的专注程度也有一定程度的提升[1]。比如我在教学《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好之后》一课时,我先让学生每个人物以及他们发现了什么,然后再进行阅读,阅读完之后,我让每个学生说出自己在这些人物故事里学到了什么道理,这样就增加了学生对课文里的每个故事的关注度,然后思考其中的道理,增加了学生课堂参与度,提高了教学效率。

在教学过程中还要一个重要关键环节,那就是教学评价,在实际生活中每个人都希望能得到他人的认可与肯定,学生也不例外,教师对学生的认可混合肯定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学习热情的激发,在语文阅读课堂里也是如此。但是除了教师的评价以外,学生之间也需要适当的交流,以此促进学习的共同进步,相互评价就是一种比较好的促进交流方式,所以在小学阅读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尽量多的相互评价机会,让学生勇于发表自己对他人的看法,说出其存在的不足和优点,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和空间,在学习生活中,一些刺激的评价往往通过学生的表述更具冲击力,其评价效果更明显。教学评价不是只有表扬与肯定,批评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批评时一定要掌握好一个度,不能打击学生的自信心,适当的批评,让学生了解明白自身的不足之处,使其找到改进的方向即可。

3.教学方式

学生和教师对课文的熟悉度是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一大关键因素,所以,要想实现高效率的阅读课堂,教师与学生就要提高对课文的熟悉度。对于教师来说,教材里的课文早已烂熟于心,但总有部分课文有重难点,这部分课文就需要教师仔细钻研,做好课前准备工作,针对这些重难点制定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这些知识,促使课堂教学顺利开展[2]。对学生来说,其往往不重视教师布置的课前预习课文的让学习任务,在学生的思想观念里,他们认为只有需要上交作业的学习任务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的学习任务都是可有可无的,因此他们常常忽视教师布置的课前预习任务。针对学生出现的这种错误思想,教师课堂调整预习任务的布置方式,让学生重视课前预习的学习任务。可以将课前预习任务以作业的形式进行布置,也可以增加学生对课文的熟知度,避免在课堂教学时出现疑问三不知的现象,促进阅读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实习构建高效阅读课堂的教学目标。

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性格特点,其能接受的教学方式也都不相同,为了构建高效的语文阅读课堂,就一定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制定适当的教学方式。比如有些学生有较强的想象力,我在《有趣的汉字》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在课前就让学生准备了一些具有想象力的猜字谜供其他学生猜测,让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各自准备的猜字谜,以此调动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也要部分学生的朗诵能力比较强,所以我在教学《有的人活着》这一类比较正式的文章时,先让全班学生朗读课文,把课堂氛围营造成课文氛围,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心境。教师要想在课堂教学中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增加互动交流,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教育,就应该营造轻松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与学生像朋友一样相处交流,促使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疑惑,在与学生的相处交流中观察他们的性格特点,钻研符合学生性格特点的教学方式,构建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高效课堂。

综合本文讲述,要想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就要先了解学生的不同性格特点,寻找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在小学语文高年级构建高效阅读课堂目标的实现。

猜你喜欢

性格特点教学方式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你熟悉“成长经典”吗
优化教学方式 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背课文的小偷
灵活采用教学方式 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以“问题化教学”为导向 有效转变物理教学方式
背课文
从团建工作经验中剖析当代大学生的性格特点
你想认识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