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孤峰琴台

2019-11-25卓然

雪莲 2019年9期
关键词:孤峰师旷琴台

卓然

琴台,似台而又非台,一座孤峰而已,也可以说是太行山壮丽景色中的一个小品。

或许你会说,孤峰就是孤峰,怎么会成为琴台呢?而且孤峰四周沟壑交互,群峰峥嵘,木为林而荫蘙,风穿峡而呼惊,怎么能够与雅乐古琴相匹配呢?

也许这就是代沟吧?而且是一条鸿沟。我们无法理解古人的行为,无法理解古代人的思想,无法体会古人的情致,也无法感知古人的境界,所以常常把古人留下的古迹当谜猜。

比如师旷,春秋时期那个字子野的晋人,一位操琴大师,虽是一位盲人,却有“师旷之聪”的高誉。他所创作的《阳春》《白雪》《玄默》,直到今天也还没有来者。因为曲高和寡,缺少知音,传说的他便常常携琴到大山里,到太行山那座孤峰之上,把琴弹给山听,弹给水听,弹给百兽与鸟儿听,弹给孤云与落日听。师旷的琴声与风声,雨声,鸟声,虫声,松涛声,落叶声,初冬雪花的匝地之声,融和在一起,揉合在一起,日臻完美,方成为《阳春》,成为《白雪》,成为旷世绝响。

还有一位俞伯牙,楚国人,传说他慕名千里到晋国来谒见师旷,拜师学琴。是的,俞伯牙与师旷并不是同时代人,俞伯牙不可能见到师旷。但俞伯牙想见到的,就是师旷所在的那个琴台,向着师旷在那座琴台上留下来的精神品质,向着师旷的心灵和灵魂,向着师旷把自己的琴音融入大自然的风声雨声,他学有所成,在那座琴台上完成了与《阳春》《白雪》齐名的《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知音难觅,所以俞伯牙也只好在这孤峰之上,对那春花秋月,对那崖柏垂垂,对那霜浓露淡的黄昏与黎明,拨弦而弹,以抒发胸胰之中的块垒与孤愤。

当然,俞伯牙是幸运的,他终于遇到了钟子期,遇到了能够听得懂《高山流水》的知音。

可惜的是,就这么一位钟子期,不久便死了。之后就有了流传千古的动人故事: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伟大始于发愤,不朽成于孤独。任何伟大的成就,都应该是一座孤峰。太行山上的一座孤峰,也就成了鲜为人知的琴台。

我常常登上孤峰,去看雪,去听雨,披着黄昏的风,或者戴着深秋的月,在那孤峰之上徘徊。我想听师旷的琴声,我也想听俞伯牙的琴声,但我听到的却只是风声,雨声,疏疏的雪花匝地之声。孤峰琴台看上去也很平常,似乎与太行山可比肩的山峰没有多大不同,但因为心里有了师旷与俞伯牙在此弹琴的传说,或者是后人借了师旷与俞伯牙的声名以张扬自家门前的峰峦的心,因为赋予了非同寻常的文化内涵与生命,孤峰不孤,成了太行山的一个奇观,那春天的风,夏天的雷,秋的的雨,冬天的雪,与落叶,与虫鸣鸟鸣,则将一座孤峰热闹成了一曲曲交响,那么动听,那么让人动心又动情。

虽然我谓之小品,但毕竟在太行山上。八百里太行,太富赡了。就那么一个小品,也丛生着许多传说和故事,让人面对一座孤峰,感慨不已,赞叹不已。

传说王莽在战争的间隙,也常常到这里来弹琴,以抒发他难酬的改革之志,和郁闷的文化情怀。也太难得了。作为革命者,他不想失败,但他不得不失败。那惆怅,又有谁能品度呢?

王莽岭有许多关于王莽和刘秀的故事,大都在褒刘贬王。这就有了一个矛盾。既然贬斥王莽,为什么又以王莽之名冠以太行山最典型的风景区呢?而且这个冠名并非今日,而是在不知道什么历史时期。

而且在我心里,也多是贬王莽的,因为小时候看舞台上的《王莽赶刘秀》,王莽一脸白垩,就像曹操,就像秦桧和潘仁美,是个大奸臣。

但最近读了美国著名学者,终身哲学教授普利策奖和自由勋章获得者威尔·杜兰特,用了五十年时间完成的11卷2000余万字的《世界文明史》,其中有《东方的遗产》一卷。在那卷《东方的遗产》中,杜兰特称王莽是“中国哲学家皇帝”。

自秦始皇始,中国皇帝有多少,可称得上“中国哲学家皇帝”还有谁呢?大概也算得千古一帝吧?威尔·杜兰特说,“王莽是一个很有建树的士大夫,一个文学赞助者,一个对朋友和穷人仗义疏财的巨富。他篡位之后,环侍其左右的皆是文学、科学和哲学方面的饱学之士。他把土地收归国有,将其平均分给农民,并且取消奴婢制度。像汉武帝一样,他也试图通过平准的办法来控制物价。他规定以低息向私人企业发放贷款。那些因为他的改革而利益受损的集团,阴谋要联合起来将其推翻。这些人得到了水旱灾害和夷狄人入侵的帮助。富裕的刘氏宗室带头反叛,杀死王莽,废除他制定的法律。一切又都恢复旧制了。”

哦,如果是这样,那就难怪民间把最能够代表太行山风光的峰峦叫王莽岭了!

尽管有很多贬王莽的故事,但细细品阅,那许多看似贬斥王莽的故事中潜在的感情多倾向于王莽。所涉及到王莽的地方,大都贬中有褒,琴台也是。把王莽与师旷,与俞伯牙,放在一个琴台上,可见人们所褒王莽的用意之深。胜者王,败者寇。谁能改变这个事实?好在有“匆以成败论英雄”这样一句话,多少能给人一点安慰。触动普通人的利益容易,触动士大夫的利益难。王莽并非愚到连这一点也不懂。但他从小就是个孝子,是一个读书人,他的内心深处有着自己民族文化的根柢和源渊,有着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良知与担当。他的心是平民的,他的情怀是平民的。由于他失败后的那段历史太长,四百年的历史给他抹了一脸白垩。冤了两千多年。

他是人间一缕最孤独的冤魂。谁又能理解他安慰他呢?

他只好摇摇头,自己爬上那个琴台去弹琴。

我徜徉于孤峰琴台,听到肖似琴声的风声,雨声,虫儿唧唧,鸟儿啁啾,我怀疑那就是王莽的琴声,都是他王莽对历史的倾诉。

东汉末年最著名的女文学家、音乐演奏家,在历史和书法方面也很有建树的蔡文姬,史书称她“博学而有才辨,又妙于音律”,曾被匈奴左贤王纳为王妃,居南匈奴12年后,回到洛阳,回首往事,无限悲伤,便把自己曲折的经历和辛酸融于文学,写出惊世的《胡笳十八拍》。但是,人世间又有几个人能够听懂她和理解她的《胡笳十八拍》呢?

据说,蔡文姬无耐之际 只好背着她的古琴登上孤峰,攀上琴台,以琴与师旷对话,以琴与伯牙谈心。

山花盛开,时鸟停飞,百兽不散,都陶醉在她的琴声之中。

然而,蔡文姬却哭了,不过只是无声而泣。

那是琴声,那是琴心,与天与地与山与水的共鸣。

有人告诉我说,只要你屏息去听,一定可以听到蔡文姬的琴声悠扬,带着风声,雨声,放着悲声,成为历史的箫声。

这就是太行山,这就是王莽岭,一座孤峰,一个琴台,一个最容易触动感情的地方。

那一天,我独自站在那座琴台之上。先是落日晚照,繼而是月明星稀。茫茫云海,霜冷长空,我似乎真的听到了琴声。没有哀伤,没有幽怨。像一场雨春,酥酥地落在山野。那山,那峰,那八百里太行,似乎就是一张偌大的古琴,一张待操的古琴。

猜你喜欢

孤峰师旷琴台
武汉琴台美术馆——月湖畔的银色“梯田”
师旷论学
师旷劝学
谁当组长
山深秋更凉
师旷撞晋平公
师旷妙语劝说平公学习
最爱
梦回琴台
琴台静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