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雁翅镇田庄 红色旅游开发的楷模

2019-11-25

旅游 2019年8期
关键词:京西党旗故居

1 京西山区第一党支部纪念馆展厅。

大山深处的红色村庄

2 标语、党旗、红墙波澜壮阔。

3 田庄村俯瞰图。

沿109国道至清水方向,至芹峪口时,有明显的京西山区中共第一党支部标志吸引您向北转入南雁路,奔田庄。南雁路上的几公里,对自驾车族不算长,但路的长短与心情绝对有关,在标志指引的期盼下,山的苍翠中的空寂感会越来越深。好不容易看到有游人了,看到有停在路边山洼地的车辆了,好奇心立即替代了热盼心:他们在看什么?有什么好景致让他们不由自主地停在了这里?是山的拐弯处特异的10亿年的青白口纪地层形貌?是山上山下山坪浓深的绿色植被?是山坡下的不知有多深又多么有神姿的沟壑?还是远处浮现在山窝里的村庄?

哦,红色的飘着黄穗的中国共产党党旗!青石垒的长方形基座,并列的三面党旗雕塑竖在基座上,旗杆套上醒目的“京西山区中共第一党支部”11个红色大字跳入眼帘,内心也立即红艳了起来。党旗雕塑处有一个杂色石块铺就的小广场,广场在比较开阔的路边台地上,四周青山为衬,绿植相围,猎猎之姿的党旗格外耀眼。遥望山坡下的村庄,葱茏苍翠中也是一片红色,那是红瓦顶的村庄,不用猜也知是田庄了,党旗雕塑标志着已进入田庄地界。

4 田庄小学,第一党支部成立的地方。

沿公路再往下走,公路两侧还有红色景观:山洼里的汉白玉烈士纪念碑,建在有两出阶的台基正中。台基上环汉白玉栏杆,台基前棋格草坪上植柏,每格一柏,肃穆庄严。公路的护栏上有标语:“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进入村口时,巨大的红色党旗雕塑震撼心灵,那是标语墙、党旗雕塑、红旗墙的组合体。标语墙上嵌红色大字:“永远跟党走,共筑中国梦”。党旗雕塑底部有黄色的“京西山区中共第一党支部”字样。标语、党旗、红墙依山就势,气势磅礴。这是精心设计的建筑,夺目耀眼的光彩中彰显着田庄的红色旅游主题。傍村的公路一侧立宣传窗,旗形窗框里有金黄色华表、人民大会堂万人大礼堂红五星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大字和万里长城背景画上“迈向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的宣传语。“争创全国文明城区、建设美好幸福家园”的红色墙横陈在虎皮矮墙上。公路右侧,山崖脚下筑起石墙,上嵌“听党话,跟党走”红色大字,石墙上绘巨幅连环壁画,描绘着中共京西山区第一党支部活动的种种场景。

5 村頭路墙上的红色标语。

6 村头路墙上的红色标语。

雁翅镇的田庄,是一个会造势会渲染的红色旅游村庄,近村便已被带进了红色旅游的环境和氛围。这红色环境和氛围深深感染着你,牵引着你,让你关注它,倾心于它,沿着它的红色旅游足迹,去探寻它的红色历史、红色旅游资源、红色教育主题。

京西山区中共第一党支部诞生地

田庄的红色旅游资源是丰厚的。有京西山区中共第一党支部纪念馆、崔显芳烈士纪念馆、崔显芳故居、烈士纪念碑。对未到过田庄、对田庄党史未曾耳闻的人会有很多疑惑。故居是历史遗留的,纪念馆都是后人修建的。后人的态度和作为决定了资源是否丰厚和丰厚程度。京西山区中共第一党支部是怎么回事?崔显芳又是何人?他为什么在田庄村的红色旅游中占有那么高的位置?

两座纪念馆并列,都是白墙灰瓦的新建房,都那么气势夺人。

我们还是先走进京西山区中共第一党支部纪念馆吧。

馆的设计展陈水平不是我们想象的村级水平,长方形大展厅迎门的序厅部分让人刮目相看:流线辐射光的穹顶,正中红太阳形圆环中嵌巨大金黄色党徽。“前言”牌子前地板上排列的年号,从1924年开始……

1 崔显芳故居门外。

2 地雷笸箩也是革命文物。

3 崔显芳纪念馆序厅。

纪念馆正是从1924年讲起的。20世纪20年代初,革命先驱李大钊在北京大学创办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派员到门头沟矿区传播马克思主义时,门头沟区境内涌现出一批追随马克思主义的仁人志士。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自古就有接受新生事物传统的田庄人很快汇入了这场红色浪潮。重重大山不能封闭山里人探求新生活新世界的渴望,有志有识者走出了大山。田庄村有个叫崔显芳的人,1922年在外读书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4年返回故里,参加革命斗争,发动组织群众,进行创建党的基层组织的活动。1932年9月,田庄有了共产党的党支部——田庄高小党支部。张又新任书记,高奉明任副书记,高连勇任组织委员,李育民任宣传委员。展馆里有仿真的田庄高小旧址。展板上介绍:1932年秋,崔显芳召集赵明鉴、张又新、李茂田、崔荣春等人,传达中共北平市委西郊区委意见,成立中共宛平临时县委。随后于1933年春,正式成立中共宛平县委,书记赵明鉴、组织委员师永林、宣传委员先后由张又新和魏国元担任。地火奔突,洪流涌动。西山深处的星星之火不断蔓延,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在西山各村拓展。中共宛平县委通过组建武装游击队、建立枪支修造所、培養军事干部,在进步力量中宣传党的思想路线,为全面抗战的到来做积极准备。

4 崔显芳故居外景。

5 故居里的崔显芳雕塑。

陈列馆的展陈展开的主要是北京西山门头沟区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共产党的组织活动状况。史料不足的原因吧,田庄党支部的活动内容很少提及,但田庄提灯会游行宣传却让人看后记忆犹新。

展板文字说:1938年9月18日,田庄村马灯闪动,火炬燃烧,在中共宛平县委的宣传组织下,田庄村人纷纷加入游行队伍,高呼“反对内战”“一致抗日!”……游行声势浩大,影响深远。

6 崔显芳故居院景。

1 崔显芳故居正房。

“九一八”那一夜提马灯大游行,对后人来说是很激动人心的场面。入夜时分,在弯弯曲曲的山间小道上,出现了一盏闪动的马灯,接着又一盏游动的光环,十几盏高举的马灯亮在山谷中。提灯的人们开始了山村的游行宣传,他们高声疾呼:“今天是“九一八”,日本人侵占了东北,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勿忘国耻,一致抗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口号声此起彼伏……随着呐喊的声波,田庄村附近亮起了数十支松明火把,燃烧的火把照亮了峡谷,照亮了山乡的天空。田庄学校的师生、村民当中的青年人,纷纷走出家门,举着火把,踏上了山路……提马灯燃火把大游行的队伍在田庄西北的淤白村、南面的苇子水村都有出现。一路游行到这两村,在田庄至这两村间来来回回,都在情理之中。一条火的游龙,游到雁翅村,游到下马岭,对今天的我们是难以想象的,二三十里空寂的山谷空寂的山路哇!村落极稀疏,相隔较远。是否是地下党组织,在这一线的村落,同时发起了提马灯大游行?

纪念馆的展陈内容是从西山门头沟山区全境着眼的,青白口成立中共宛平中心县委、随着“七七事变”的爆发,红军、北平地下党、抗联、宋邓支队等各路人马齐汇斋堂川,动员组织民众开展抗日斗争,直到门头沟全境解放,保卫胜利果实支援前线,一幅波澜壮阔的画面从展墙展柜上徐徐展示开来……

崔显芳从历史时空中走来

在田庄,游客最关注的人物是崔显芳。作为村里的革命烈士,他的纪念馆位置显眼、规模不小。为什么给他建这样一座纪念馆,还把他住过的老房子作为故居向游客开放?

2 故居里的土炕。

纪念馆前言指出,崔显芳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党员,是已知的门头沟区中共党员中第一位党员,同时也是门头沟区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为革命捐躯的先烈。

崔显芳烈士是京西山区第一位播火者。他1888年出生,读过私塾,多次到外地求学,是京西山区最早的共产党员。1924年回到家后,牢记共产党人的使命,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创办学校,在教员和学生中开展革命活动,发展先进分子加入党组织。国共合作时期,联合一批先进分子加入国民党及其农民协会,利用农会干事的身份,以不为当局察觉的方式,组织农民与当局进行抗争。他多次尝试采取不同方式接管基层政权,但由于反动势力的阻挠抵制没有成功。他于1926年在田庄创办完全高小,自任校长。1927年在宛平七区区公所所在地青白口村与魏国元合作成立完全小学,以此为掩护开展革命活动。1930年秋收时节,他看到大旱之年官府不体恤乡亲们的困苦,横征暴敛,他组织农民成立请愿团,一举捣毁青白口税所及淤白村税卡。1932夏天,他从下清水高小请来了地下党员贾汇川在青白口完全小学任教,从此与党组织接上关系。完全高小迁至田庄,9月,在市委派来的马建民的帮助下,经过多方努力,田庄高小内建立了青年团组织,京西山区最早的农村党支部中共田庄高小支部成立。年底,根据上一级党组织意见,由崔显芳主持,中共宛平临时县委成立,在崔显芳的提议下,由赵曼卿(赵明鉴)任临时县委书记。

纪念馆中有赵曼卿的回忆录。他的回忆是这样的:“县委成立时负责人是崔显芳,组织委员师永林,宣传委员张又新。1932年秋天,崔显芳让我任县委书记,委员不变。当时县委由中共北方局领导,由崔显芳负责与上级党组织联系。”

马建民是上级党组织派去的。他回忆说:“我1932年秋到田庄小学任教员,学校由青白口迁往田庄的。不久,我和崔显芳建立了党支部,学生张又新任支部书记。赵曼卿仍在青白口,未到田庄小学,他们仍由校长崔显芳领导。”

崔显芳是实际的宛平县临时县委和高小支部领导人之一。高奉鸣回忆说:“我是由崔显芳、马建民介紹入党的。听马建民说,崔显芳是入党后才派到宛平县农民协会工作的。崔显芳在1932年前是七区区长。”

在对崔显芳的回忆中,青白口的“一元春”药铺是必被提及的。那个药铺是抗日民主政府第一任县长魏国元开的。明面上,魏国元是掌柜,崔显芳是坐堂先生,还有伙计,实际上是党的地下联络站。

1934年7月,中共宛平县临时县委领导人崔显芳、赵曼卿、魏国元先后被反动当局逮捕入狱,崔显芳于1935年2月经组织营救出狱后12天便不治身亡。他在狱中惨遭迫害,以保外就医之名出狱,病已无可救治。临终,他对儿子遗言是:跟党走!崔显芳后继有人,长子崔兆春1932年8月入党,担任过昌宛县七区区委书记、涞涿县县长,建国后任湖南省芷江专署副专员、北京工学院分院党委书记。次子亦在青年时参加了革命工作,抗战时入党。

崔显芳故居在纪念馆的上方东侧,一个小四合院。整修过,不再像旧照片中那么破败,全是乱石墙,但依然保留着以往的简陋。陈设极简单,屋里全是土炕,很小。有书房,也只是土炕加几件家具,连像样的书桌也没有。他读过的马列主义书籍,同期的共产党人回忆中提起过,如《拓荒者》《火线周刊》《莫斯科印象记》等。

3 崔显芳书房。

田庄人是不会忘记门头沟山区最早的共产党人的,崔显芳是他们的骄傲,他们把最早建立党支部的地方办成了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TIPS

地址:门头沟雁翅镇田庄村

交通:北京109国道芹峪口向北进南雁路7公里

特产:香椿、薄皮核桃

4 崔显芳烈士纪念馆。

猜你喜欢

京西党旗故居
卫立煌故居
让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
探访“铁甲元勋”许光达故居
在宜兴徐悲鸿故居
党旗飘飘
亲吻党旗
党旗高高飘扬
“故居”与“旧居”是一回事吗
北京最后一片稻田
杜振东:京西稻守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