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0~55岁中年人不同体力活动水平组之间的衰老度对比研究

2019-11-25范艳芝乔玉成牛严君

四川体育科学 2019年5期
关键词:中年人体力生理

范艳芝,乔玉成,牛严君

50~55岁中年人不同体力活动水平组之间的衰老度对比研究

范艳芝,乔玉成,牛严君

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山西 临汾,041000。

本研究为探究体力活动与衰老度之间的关系,采用《国际体力活动问卷》和《生理-心理-社会三维人体衰老度量表》对39名50-55岁的中年人进行测量和关联性分析。结果显示:生理衰老度上,各体力活动组的顺序是低体力活动组>中体力活动组>低体力活动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理衰老度上,各体力活动组的顺序是低>中>高,除中、高体力活动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 0.584),其他组间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社会衰老度上,各体力活动组的顺序是低>中>高,除中、高体力活动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 0.263),其他组间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体的衰老度分值上,各体力活动组的顺序是低>中>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力活动水平与衰老度之间存在相关性(r=﹣0.821)。生理维度、心理维度、社会维度与体力活动水平之间存在高相关性(r=﹣0.750,r=﹣0.677,r=﹣0.689)。研究表明,不同体力活动的中年人在生理、心理、社会3个维度的衰老度上呈现明显差异,尤其是高体力活动组的衰老度显著低于低体力活动组,而体力活动得分与衰老度得分呈显著性负相关。

中年人;体力活动;衰老;生理衰老;心理衰老;社会衰老

人体衰老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生理过程,而衰老的速率又常常与多种因素有关。大量的研究表明,适度的运动有助于延缓衰老进程[1-3],但既往研究更多关注的是生理性衰老。我们知道,人体的衰老是一种整体性衰老,不仅包括身体形态的老化、自身机能的减退、环境适应能力的降低,还包括认知功能、情绪、人格、行为等心理和社会适应等一系列的迟缓、退变和不适应。目前,体力活动或适度运动能够延缓衰老进程,已被海量的研究证实,但是否能够同时对心理、社会适应产生良好影响,进而达到延缓整体衰老目的,研究少有涉及。基于此,本研究将梁治学编制“衰老度评估量表”从生理、心理、社会适应三个方面对城市50-55岁健康中年人衰老程度进行评估,采用学界公认的“国际体力活动量表”对调查样本的体力活动水平进行测量,探究体力活动水平与生理性、心理性、社会性、整体性衰老得分之间的关系,明确体力活动对心理衰老和社会适应能力衰退有无作用,其目的是为充实和完善运动抗衰老理论提供依据,为中老年人群参加体育锻炼提供理论支持。

1 研究方法

1.1 相关文献收集

以“衰老(Aging)”“衰老度(Aging Degree)”“衰老评价(Aging evaluation)”“体力活动(Physical Activity)”等为主题词,在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及上检索相关的中文文献,在PubMed、elsevier science、wiley online library 等外文文献数据库中检索有关中年人体力活动以及衰老的相关文献,并辅以文献追溯、手工检索等方法收集文献,包括相关会议论文集及专著、硕博士论文等。

1.2 问卷调查

《国际体力活动问卷》分为长问卷与短问卷,长问卷在让测试者回忆上一周的活动情况,问卷包括日常工作、日常生活、日常交通、运动锻炼以及休闲运动的情况等,评价标准为高体力活动符合剧烈活动至少3天,累计至少1500MET-min/week,或者7天中等强度行走等活动的任意组合。中体力活动符合3天以上,每天至少20min剧烈活动;每天或5天以上的至少30min中等强度的活动或行走;每天或5天或以上的行走等活动的任意组合,中等强度或剧烈强度的活动实现最低至少600MET-min/week。其他活动达不到以上两个标准则为低体力活动。此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4-5]。

采用《国际体力活动问卷(长版问卷)》测量39名50~55岁中年人体力活动水平,其中男性9名,女性30名,测量结果按照评价标准将所有受试者分为高、中、低体力活动3个组,每个组选取10人,随后使用《生理-心理-社会三维人体衰老度量表》[6]对三个组中年人的衰老度进行计算评估。

1.3 指标测试

生理—心理—社会三维人体衰老度量表的测量部分,如:血压、握力等,采用握力计、电子血压仪、电子反应时仪器、电子肺活量等仪器完成相关数据的采集,闭眼单脚站立则采用秒表测量时间,相关测量人员在测试前均接受正规的培训,以保障数据误差的减少。

1.4 数据分析

采用 Excel表格进行量表检测数据等信息的录入,运用 SPSS19. 0 统计学应用软件求得相应的统计学指标。首先进行方差齐性检验,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取p<0.05为具有显著性差异,取P<0.01为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2 研究结果

2.1 50~55岁30名中年人的衰老度现状

表1 50~55岁中年人的衰老度分度值一览表

50~55岁中年人的衰老度均值为:46.78±6.01;生理衰老度均值:26.40±4.09;心理衰老度均值:14.75±1.89;社会衰老度均值:5.64±0.83。生理衰老表现包括驼背、牙齿脱落情况、左右耳听力、睡眠、饮食、体力、血压、皮肤衰老、肢体灵活性、反应时等方面。随年龄增加,视力、听力及肺通气量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在运动系统中,平衡能力已被证实是评价衰老的一个很好指标,日本东京学者山田教授结论表明年龄越大,闭眼单腿站立时间越短。心理衰老包括了认知功能、语言功能、情绪情感、人格、压力、自我概念和心理障碍等方面。年龄的增大,会出现记忆力衰退、注意力无法长时间集中,感到孤单与寂寞,怀旧、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减弱等现象。衰老相关的社会学包括社会适应能力、社会关系网或社会支持、社会服务的利用、经济状况、特殊需求、角色和文化背景等。进入老年生活以后,对新鲜事物的兴趣会逐渐下降、自我的社会责任感减弱、对事物的认同感仍与之前的感受保持一致。

2.2 50~55岁中年人不同性别与衰老度的关联性分析

表2 50~55岁中年人不同性别与衰老度的对比分析表

通过对30名50~55岁中年人的衰老度与性别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本次测试对象的衰老度不同性别之间在统计学上没有差异(P>0.05),生理维度分值、心理维度分值、社会维度分值衰老度在不同性别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312,P=0.772,P=0.915)。因此,排除由性别干扰体力活动最衰老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2.3 50~55岁中年人不同体力活动水平与衰老度的对比分析

表3 50~55岁中年人不同体力活动水平与衰老度的对比分析表

表4 体力活动水平与衰老度的相关系数(R)

**. 在置信度(双测)为 0.01 时,相关性是显著的。

高体力活动组大多数以太极剑、气功、舞蹈(广场舞、交谊舞)等活动为主,中体力活动组参加太极、慢走等活动,低体力活动组未进行专门的体育锻炼,以参加室内活动(美术、声乐、拉二胡)为主。中年人高体力活动组的衰老度的测试结果均显著或非常显著低于中体力活动组和轻体力活动组(P <0.05,P <0.01),中体力活动组与低体力活动组之间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高体力活动组中年人衰老度(41.45±4.88)低于中体力活动组的中年人(45.55±2.56)与低体力活动组的中年人(53.33±2.22)。据日本医学家的研究结果,人体衰老时体力下降,表现为基础代谢率、四肢活动能力、神经系统反射性和平衡器官功能均降低。但体力活动可以增强四肢力量,专门的体育锻炼可以提高肢体的灵活性和平衡能力。不同体力活动组的衰老度存在着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体力活动与衰老度之间存在关联性(r=﹣0.821)。

中体力活动组和轻体力活动组生理衰老度显著高于高体力活动组(P<0.01,P<0.01),中体力活动组生理衰老度显著高于低体力活动组(P<0.01),高体力活动组中年人生理衰老维度(22.75±3.54),中体力活动组的中年人为(26.21±1.79),低体力活动组的中年人(30.23±2.66)。结果表明不同体力活动水平的中年人之间的生理衰老度分值有非常显著性差别,随着体力活动的提高生理维度衰老值是下降的,两者之间的处于高相关(r=﹣0.750),体力活动会延缓生理衰老。

高体力活动组中年人心理衰老维度(13.60±1.60),中体力活动组的中年人为(13.91±1.01),低体力活动组的中年人(16.73±1.17),中年人的心理衰老度高体力活动组仅显著低于轻体力活动组(P<0.01),中体力活动与高体力活动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 0.584),然而低体力活动组与中体力活动组之间存在着差异性(P<0.01)。结果表明低体力活动组与高、中体力活动组之间的差异性较大,高、中体力活动可以促进负面情绪的释放,缓解紧张、焦虑情绪,减轻孤独寂寞感,在心理衰老维度分值上高、中体力活动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证明了高、中体力活动,均可以影响心理,让心情更加舒畅,有利于负面情绪的释放。心理维度衰老度分值与体力活动水平之间存在负相关性(r=﹣0.677),低体力活动组的中年人应该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缓解心理压力,从而延缓心理衰老程度。

中年人的社会衰老度高体力活动组与低体力活动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中年人的社会衰老度中体力活动组与高体力活动组无显著性差异(P=0.263),中年人的社会衰老度低体力活动组与中体力活动组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高体力活动组中年人社会认知衰老度均值为(5.10±0.68),中体力活动组的中年人为(5.43±0.69),低体力活动组的中年人为(6.38±0.52)。结果表明,低体力活动组的中年人社会衰老分度值最高,体力活动水平与社会维度衰老值之间相关(r=﹣0.689),表现在对国家、社会发生的时事关注度减少,对事物的兴趣度减弱。而中、高体力活动组的中年人积极参加锻炼,可以延长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更加自己的社会价值。

3 讨 论

贺子强[6]的研究表明人体衰老评价指标体系和生理-心理-社会三维度衰老量表(PP SHAS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并通过国家级学会组织的成果认证,量表可操作性强、客观简单经济、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建议形成学会及相关健康产业评价人体衰老度的标准。曾妮学者[8]提出,评价人体衰老的生理标志大致分为体表老化、生理功能、生化等标志。衰老的生理标志包括身高和体重的降低、皮肤松弛、头发密度和颜色的变化、血压、视力、听力及肺通气量等变化。刘星[9]等学者的研究进一步分析表明,随着增龄衰老量表分值上升,25~<30岁至30~<40岁组、65~<70岁至70~<75岁组增长最快,其余年龄段上升迟缓,这些均反映了生命衰老的变化规律和特点。梁治学[7]学者认为衰老也是一种自我体认,自我体认可改变衰老进程,正性或良性的体认则产生正确信念和积极态度,进而采取行为和调节,减缓衰老进程,反之则加速衰老。乔玉成[1-3]专家曾提出规律运动作为一种表观遗传调制器,可在不影响 DNA 编码的前提下,通过诱导表观遗传修饰改变,进而影响基因表达水平,在延缓人类衰老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Kaliman[10]提出体育锻炼加快了毛细血管的血液循环,提高大脑供氧的效率,从而增强了神经元的代谢活动和氧摄取。在成年期,经常锻炼和积极的生活方式可以降低轻度认知障碍和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Barbieri Elena[11]研究表明定期的体育锻炼和训练计划可以减轻衰老过程中发生的生理骨骼肌变化,有助于促进健康。虽然导致这些肌肉适应的一系列事件尚不清楚,但调节过程的机制涉及骨骼肌线粒体的“质量”。有氧/耐力运动有助于维持和改善心血管健康和呼吸功能,而力量/阻力运动计划可增加肌肉力量、力量发展和功能。由于两种运动在提高线粒体含量和质量方面的不同效果,应单独制定综合体育活动计划,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运动的抗衰老效果。Melitta[12]提出补充外源性烟酰胺和适度体育锻炼可减轻大鼠骨骼肌衰老过程。NavasEnamorado[13]也认为通过定期的体育活动可以保持骨骼肌功能与力量,延缓骨骼肌衰老。Mashkara[14]关于长期的体育锻炼对人体骨骼结构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与办公室工作人员相比,体力劳动参与者的四肢骨骼系统的老化是迟滞和缓慢的。因此,在非体力劳动人群中,随着年龄增长而进行的体力不足,用持续的体育锻炼来进行弥补尤为重要。大多数都阐述了体力活动或体育锻炼可以延缓体表、生理功能、认知功能的正常衰老,为本研究的理论奠定了基础,本研究旨在用数据证明衰老度与体力活动的关联性,研究体力活动与衰老各维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中、高水平的体力活动可以延缓衰老,生理、心理、社会三个维度的衰老度与体力活动的水平高低有关。

4 结论与建议

体力活动水平与衰老度之间存在相关性(r=﹣0.821)。生理维度、心理维度、社会维度与体力活动水平之间存在高相关性(r=﹣0.750,r=﹣0.677,r=﹣0.689)。研究表明,不同体力活动的中年人在生理、心理、社会三个维度的衰老度上呈现明显差异,尤其是高体力活动组的衰老度显著低于低体力活动组,而体力活动得分与衰老度得分呈显著性负相关。

[1] 乔玉成,王卫军.规律运动干预人类衰老过程的表观遗传学机制研究进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39(01):61~67.

[2] 乔玉成.健身运动延缓衰老机制研制进展(I)——健身运动的抗氧化效应[J].体育科学,2003(02):118~123.

[3] 乔玉成.健身运动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调整作用健身运动延缓衰老机制研究进展(Ⅱ)[J].体育科学,2003,23(03):103~108.

[4] Craig C L, marshall A L, sjostrom M,et al.international physicial activity questionnaire:12- country reliability an validity[J]. Med sci sports exerc, 2003, 35(08): 13.

[5] 屈宁宁,李可基.国际体力活动问卷中文版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03):87~90.

[6] 贺子强.人体生理—心理—社会三维度衰老指标体系及量表构建和衰老测量实证研究[D].南昌大学,2018.

[7] 梁治学,胡 燕,李其忠,何裕民.中国人衰老评估量表的研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03):544~546.

[8] 曾 妮,邓鹏飞,龙 耀,林 菲,黄河浪.基于实证研究的健康人社会功能性衰老量表的应用[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42(11):1293~1299.

[9] 刘 星,曾 妮,叶 兴,等.三维人体衰老量表检测城市社区男性衰老状态及其变化特点[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43(07):94~99.

[10] Kaliman P , Marcelina Párrizas, Lalanza J F , et al. Neurophysiolo gical and epigenetic effects of physical exercise on the aging process[J]. Ageing Research Reviews, 2011, 10(04): 0~486.

[11] Elena B , Deborah A , Emanuela P , et al. The Pleiotropic Effect of Physical Exercise on Mitochondrial Dynamics in Aging Skeletal Muscle[J]. Oxidative Medicine and Cellular Longevity, 2015, 2015:1~15.

[12] Melitta P , Cselkó Alexandra, Csaba V , et al. Exogenous nicotinamide supplementation and moderate physical exercise can attenuate the aging process in skeletal muscle of rats[J]. Biogerontology, 2017, 18(04): 1~8.

[13] Navasenamorado I , Bernier M , Breacalvo G , et al. Influence of anaerobic and aerobic exercise on age-related pathways in skeletal muscle.[J]. Ageing Research Reviews, 2017, 37: 39~52.

[14] Mashkara K I. [Effect of physical work on the aging process in certain skeletal bones of the extremities][J]. Arkhiv Anatomii Gistologii I Embriologii, 1975, 69(10): 17.

[15] 陈 蕃.探索延缓衰老的有效途径[J].山东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01):17~20.

[16] 陈世蓉,周江虹,程茂金,朱 闽,吴宝芝.城市老年人体力活动测量与评价[J].中国老年学杂志,1994(04):202~204.

[17] 刘文兴,李穗英.体力活动与抗衰老[J].老年学杂志,1988(05):305~307.

[18] 王 艳.中年女性体力活动与端粒体的相关性及“万步行”干预效果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3.

[19] 贺子强,姚 慧,龙 耀,周建明,冯 江,黄河浪.基于实证研究的健康人心理性衰老量表的应用[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43(01):76~81.

[20] 黄河浪,刘 星,李 翔,贺子强,叶 兴,吴 磊.人体衰老认识与测试指标(量表)构建的理论思维与方法[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8,22(01):85~88+103.

[21] 林 菲,龙 耀,曾 妮,吴 磊,黄河浪.健康人心理性衰老量表的构建[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42(04):440~444.

[22] 龙 耀,艾美玲,邓鹏飞,等.人体心理衰老主要特征和测评方法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6(02):478~481.

[23] 梁治学,胡 燕,李其忠,等.衰老评估量表的条目筛选[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09):2502~2504.

A Comparative Study of Senility Among Different Physical Activity Levels of Middle-aged People Aged 50-55

FAN Yanzhi, QIAO Yucheng, NIU Yanjun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 Linfen Shanxi, 041000, China.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hysical activity and aging, 39 middle-aged people aged 50-55 were measured and analyzed by the Intern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 Questionnaire and the Physiological-Psychological-Social Three-Dimensional Human Aging Scal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rder of physical activity group was low physical activity group > medium physical activity group > low physical activity group,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1); and the order of physical activity group was low > medium > high in psychological aging, with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middle and high physical activity group (P= 0.584). (P < 0.01). In social aging, the order of physical activity groups was low > medium > high. Except for the middle and high physical activity group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0.263), the difference between other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1); in the overall aging score, the order of each group was low > medium > high (P < 0.01). The order of physical activity group was low > medium > high,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re was a correlation between physical activity level and senility (r=-0.821). There was a high correlation between physical activity level and physiological dimension, psychological dimension, social dimension (r=-0.750, r=-0.677, r=-0.689).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senility of middle-aged people with different physical activities in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physiology, psychology and society. Especially, the senility of high physical activity group i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low physical activity group, while the scores of physical activity and senility a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Middle-aged; Physical activity; Aging; Physiological aging; Psychological aging; Social aging

G804.3

A

1007―6891(2019)05―0029―04

10.13932/j.cnki.sctykx.2019.05.08

2019-05-14

2019-06-2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6BTY003)。

猜你喜欢

中年人体力生理
中年人如何笑傲职场
跨过“中年危机”——陕西中年人群就业状况调查
我们中年人才不过购物节
大脑如何知觉音乐的形式美?——来自电生理的证据
肉鸡铬需要量及其营养生理作用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旋转血泵生理控制
妈妈们产后的生理烦恼
人类的收留
加油!
水下作战用啥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