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体育培训市场的定义与构成

2019-11-25

四川体育科学 2019年5期
关键词:体育项目效能技能

李 郁

试论体育培训市场的定义与构成

李 郁

四川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四川 成都,610101。

从当前中国体育产业建设和理论研究角度出发,阐述体育培训市场的定义及构成。解析学界和大众对使用的体育市场的狭义定义与体育培训市场广义定义的差别,并重点以培训产品性质为依据分析当前体育培训市场的构成,进一步提出体育培训市场实践和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

体育培训市场;定义;构成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体育产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其中体育培训作为最早进入到市场中的体育活动之一,也是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得以长足发展的同时也得到学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然而体育培训市场具体定义为何?其中包涵了哪些具体的构成部分?又应该以怎样的标准作何分类?这一类最基本的问题确罕有业者与学者提及。由此也出现了在学界和业界对于体育培训市场的大量政策文件和研究文献的表述中对体育培训市场的定义和界限表述的含混不清。本文力图结合经济学中关于市场的相关理论和体育培训市场的客观实际,探讨体育培训市场的定义及其构成。

1 体育培训市场的定义

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和领域。体育市场指体育服务产品的经营和交换关系。市场和体育市场包涵了三方面的涵义:

狭义的市场指商品交换、买卖的场所,是一个空间概念;狭义的体育市场即直接买卖体育服务的场所,如体育馆、健身房等消费场所。

广义的市场指商品交换的关系、商品交换活动的总和;广义的市场指全社会体育服务产品交换活动、交换关系的总和。

市场学意义的市场指“某种产品实际和潜在购买者的集合”或“具有现实和潜在需求、购买欲望和货币支付能力的个人和组织”;市场学意义的体育市场指对体育服务产品既有购买能力又有购买欲望的现实和潜在的个人或组织集合[1]。

基于以上市场和体育市场的概念,可以对体育培训市场作如下解读:(1)进行体育培训服务的场所,即提供体育培训服务的场所;(2)全社会体育培训服务产品交换活动、交换关系的总和;(3)对体育培训服务产品既有购买能力又有购买欲望的现实和潜在的个人或组织集合。

显然,在现实中一般对于体育培训市场的认识并非是市场的狭义概念和市场学概念所适用,而符合广义市场和体育市场的定义所指,即体育培训市场指全社会体育培训服务产品交换活动、交换关系的总和。

由此我们可见体育培训市场是涵盖极广的一个概念,但无论是“全社会”还是“交换活动、交换关系的总和”这样的限定本身都是不存在歧义的,也就是说在解读认识体育培训市场的真正关键词是“体育培训服务产品”根据人们通常对体育培训服务产品的理解,体育培训市场又可作狭义和广义之分。

1.1 狭义的体育培训市场

一直以来,具体的体育项目是人们对体育最直观的印象,也是参与体育活动最基本的载体,而不同的体育项目也需要由相应的专项技能作为其参与的保证。但这些参与必备的技能多却不是人生而知之的良知良能。随着现代体育的发展,各项目的专项技能还在不断的细化和深化,极少有人能无师自通,所以接受专项运动技能培训便成为绝大多数人进入各运动项目的必然选择。

诚然此类培训未必一定需要在市场活动中开展,如在公共服务产品性质的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中也会有专项运动技能培训的内容。但客观上由于项目设置、场地、课时、师资等自身诸多的条件所限,并不可能满足每一个体对体育运动的个性化需求。于是便需要有公共服务之外的形式予以满足,当这样的需求和满足通过经济的形式串联起来时,便出现了最初的“体育培训市场”。

于是在这样的市场中,各体育项目运动技能由于认识上最直观、需求上最直接、应用上最必要而不免被从业者和消费者有意无意地限定为体育培训服务产品的具体和唯一内容。谈到体育培训,往往也最容易让人局限于各具体项目的技能培训,在众多关于体育培训和体育培训市场的研究中也常局限于各体育项目的运动技能培训及其市场。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具体项目的技能培训市场的总和即可被视为狭义的体育培训市场。

1.2 广义的体育培训市场

市场是由其所交换的产品的特点和用途来划分的,体育市场的交换对象是体育服务[1]。那么,所有与体育相关的培训服务产品都应视为体育培训市场的组成部分。

除各体育项目运动技能培训外,还有一些并不依托局限于具体体育项目运动技能的体育培训(如健身塑形、拓展培训等),各项目教练、裁判和其它相关职业(如高尔夫球童、羽网穿线师等)培训服务也同时存在于市场之中且独立于运动技能培训之外,并在体育文化的社会推广过程中逐步形成其相对独立的体系,从而与技能培训市场一起成为一个完整的体育培训市场架构。

广义的体育培训市场也应将以上与体育运动相关的培训市场包涵在内。所以,广义的体育培训市场即培训服务产品与体育相关的市场。本文也取广义体育培训市场定义对其进行研究划分。

2 体育培训市场的构成

如前所述,体育培训市场的关键词是“体育培训服务产品”,而体育培训市场中的众多培训服务产品虽存在联系,但却又各自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特性,如同属于篮球项目的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培训,从内容到用途上都存在独立性。那么如果以市场中所交换的产品特点和用途为基础对体育培训市场进行一个总的认识,就难免出现偏颇。卢锋等学者也在《我国体育市场的发展与问题分析》中曾指出,由于体育培训市场涉及面广且松散的特征,使之对其管理难以归口[2]。于是便有必要根据体育培训市场中交换的不同培训服务产品的对市场构成进行解析。根据现有的不同培训服务产品的特点和用途,体育培训市场可大致解构为以下两个子市场:

2.1 体育技能效能培训市场

前文所提到的狭义的体育培训市场为“具体项目的技能培训市场的总和”,但在每一个具体的项目技能培训中,项目技能对于受培训者来说,除了极个别为追求竞技体育巅峰的专业受训者外,所获取的技能对于其日常生活大多没有直接的效用(如篮球技术在篮球场之外的地方就不存在任何的实用价值),但受训者却可以通过进行培训中的体育运动和体育培训本身所获得的运动技能之外的效能,如体质锻炼、心理调节、兴奋感、荣誉感、集体意识等等。也就是说接受体育技能培训者所消费的并非仅仅是某一项目运动技能本身,而有很大程度上也是体育技能培训所带来的效能,故此类培训更准确的定位则应为“技能+效能培训”,因而此类培训市场也应定义为体育技能效能培训市场。

理论上体育的技能和效能是相辅相成的共存体:效能必须要通过技能才能实现,技能如果没有效能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但在实际的培训市场中,由于培训产品内容的侧重不同,技能效能培训市场同时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技能培训市场和效能培训市场两部分。

2.1.1 体育技能培训市场 综上所述,消费者通过培训在掌握运动技能之余,还能获得相应的效能。但包括篮球、足球、乒乓球、游泳等以具体项目为依托的体育培训服务中的直接产品仅为各体育项目技术和以技术为基础的战术及技战术运用等运动技能,并不包括运动技能之外的部分,通过培训活动中实现的体质锻炼、心理调节、兴奋感、荣誉感、集体意识等效果效能只作为其培训的附加价值,而不是必然属于培训产品的内容。

因此,此类以各体育项目技术和以技术为基础的战术及技战术运用等运动技能为培训服务产品的市场,可独立认识为技能培训市场指。

2.1.2 体育效能培训市场 效能是指事物所蕴藏的有利作用[3],在体育培训市场中即存在着部分培训服务产品不以具体体育项目为依托,不以掌握具体体育技能为目标,但以体育技能为手段,依托体育形式开展,以求达到相应的效能。最有代表性当属健身房(会所/中心),其培训产品完全以效能(主要是对身体的效能)为目标。当然健身房(会所/中心)也会开展具体的体育项目,如健美操、瑜伽、格斗等培训,但并非是为了让消费者掌握相关技能,而是为了帮助其实现如减脂健身等效能。与器械健身关系最密切的健美运动实际上也不会是绝大多数参与健身房锻炼和培训者所会真正从事的体育项目。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体育文化体育产业的发展,人们似乎已经不满足于健身房的效能培训服务产品,对于体育效能地追求也较以往更为清晰、直接。于是出现了如“减肥中心”“儿童运动中心”“产后恢复中心”这样产品效能有明显指向性的培训机构(当然,由于培训目的更为明确,如“减肥中心”“产后恢复中心”等机构的服务和消费内容就绝不可能局限于体育方面,还会涉及理疗、药理等方面的内容,但体育培训形式却是其所必备的主体或辅助部分)。现已形成较为完善体系的拓展培训更是在体育活动的基础上对受训者开展绕开“育体”,实现“以体育人”为核心的培训服务。

体育效能培训市场,即指以体育活动所带来的有利作用作为培训服务产品的市场。

2.2 体育职业培训市场

所谓体育职业即体育行业劳动者能稳定从事的有报酬性工作岗位[4]。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1999年版)的有关体育(相关)职业共11个[5],(见表1)。在2015年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在1999年版的基础上增加了体育经纪人(4-13-05-02)、游泳救生员(4-13-04-03)、体育场馆管理员(4-13-04-02)运动防护师(2-09-07-04),删去了体育研究人员和体育场地工[6]。

表1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1999年版)中有关体育(相关)职业的分类[7]

(注:表中带*符号的都是与其他行业交叉的职业/工种)

随着体育文化和体育市场在我国的发展,在体育领域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衍生行业和工作岗位,体育职业的范围还在不断扩大,如羽网穿线师、高尔夫球童、拓展培训师等行业都无法在大典中找到完全准确的对应项。仍在不断扩大的行业和岗位上专门人才的培养需求是公共体育服务产品和体育技术技能培训所远远不能够涵盖和满足的。为了满足这些衍生行业和岗位的需求,于是出现了针对体育职业岗位需求进行的培训,进而形成了体育职业培训市场,即以体育职业技能为培训服务产品的市场。

从培训服务产品是否需要以体育运动技能为基础,此类培训市场又可进一步细分为体育运动技能延伸类职业培训市场和非运动技能类体育职业培训市场。

2.2.1 体育运动技能延伸类职业培训市场 众多体育职业中有相当部分职业技能是以体育运动技能为基础,但专项体育运动技能本身却未必能够直接运用到相应的体育职业之中。如社会体育指导员、教练员都必须掌握一定的体育运动技能,但并不是掌握了相关体育项目的锻炼、竞赛技能就等于掌握了项目推广、教学训练的能力。这就需要实现由体育运动技能向体育职业技能的延伸。这样的延伸同样不是掌握了体育运动技能就自然和必然能够实现的。于是以实现体育运动技能向体育职业技能延伸为培训产品的体育运动技能延伸类职业培训市场便应运而生。社会体育指导员、教练员外,游泳救生员、高危体育项目安全辅助人员及其它与体育技能相关的体育职业的培训均在此市场范围之内。当我们以公共经济学的观点将高校体育专业对体育教师、教练等体育技能延伸类职业的培养看作市场行为,高校体育专业的教学或也当属其中。

2.2.2 非运动技能类体育职业培训市场 与运动技能延伸类体育职业相对的是职业技能与运动技能无关的体育职业,如体育经纪人、体育场地工、羽网穿线师、高尔夫球童等,是由于体育市场和各体育项目自身发展,应特殊体育活动和消费人群的需求而产生的。非运动技能类体育职业培训市场即以与运动技能无关体育职业技能为培训服务产品的市场。在现阶段已知的非运动技能类体育职业培训大致包括针对体育市场活动的体育经纪人培训、为体育场馆服务的体育场地工培训、为各体育项目赛事服务的各项目裁判员培训、为具体有特殊需求的项目提供专门人才的培训(如高尔夫球童和羽网穿线师等)、以及在前文所提及关于职业分类大典中的与其它行业的交叉工种培训等。

非运动技能类职业培训市场是学界重视程度较低的领域,但该类市场却拥有巨大的能量。以网球穿线师培训考核机构CRSA(中国穿线师学会)为例,自2009年成立至2015年9月,该机构以6000元左右的培训考试费用已举办了23期培训班,每班学生在30—90人之间,仅此一项营业额就接近千万,再加之对参训获证的学员采取会籍式管理,收取600—3600元不等的年费,并辅以其它的会籍业务[8],市场价值不可小觑。这样的细分培训大量存在于体育培训市场之中,有待我们深入研究。

2.2.3 体育行业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市场 前文提及属于运动技能延伸类职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游泳救生员和属于非运动技能类体育职业的体育经纪人、体育场地工同属于体育行业特有职业,都与国家体育行业职业证书制度相关:根据相关文件[9][10][11]规定,必须通过体育行业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市场性质的培训才能接受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方才有机会获得体育行业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也就是说体育行业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机会成为了体育行业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培训服务产品有别于其他体育职业培训的重要特征。故不妨将其命名为体育行业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培训,以区别其它与体育行业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无关的培训,从体育职业培训市场中抽离出来进行独立的认识。

但也正因为此类培训市场直接脱胎于行政制度,其存在与发展必然受行政的干预和管控的影响,在行政管控严格的领域发展迅猛,反之则推行滞缓。如在《全民健身条例》[12]中第三十六、三十七条中对违法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的处罚做了详尽的规定,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多部局颁布的《第一批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目录公告》[13]中包涵的项目其相关职业鉴定和证书培训市场即发展迅猛。以四川为例,短短5年已经累积创造1000万以上培训产值的体育行业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市场中游泳项目(游泳救生员+游泳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占比就高达83.9%,而在体育产业和群众体育中同样普及、社会体育指导员政策中同样包涵的篮球、足球、乒乓球、网球等项目在没有相关政策约束的情况下,在四川体育行业职业鉴定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中占比为0[14]。这就与其它直接由市场需求催生的体育职业和体育培训各子市场直接受市场影响形成明显的区别,有独立划分研究的必要。

综上,整理体育培训市场的构成情况,可得下图1:

图1 体育培训市场构成

3 体育培训市场构成划分反映出的部分问题

通过以培训产品的特点对体育培训市场构成的划分,再对照现有研究和实践我们可以发现,有一些问题值得引起体育产业研究者的重视。

3.1 关注焦点过于集中

体育技能培训市场向来是学界和业界在体育培训市场领域关注的焦点,具体项目的体育技能培训市场的总和也如前文所述成为了狭义体育培训市场的定义。但也正是因为这个在一定程度上被学界和业界默认的定义,使得现有研究过度集中于体育技能培训市场,尤其是重视对个别项目培训市场现象、问题的具体解读,而忽略了广义体育培训市场中其它组成部分的问题。

如体育效能培训市场虽在国内已形成了较大的市场规模,但除健身健美、拓展培训等个别领域外,其余许多项目的培训市场尚未得到学界更多的重视;对体育职业培训市场的研究也同样往往存散于具体领域(如具体项目的教练员、裁判员培训,体育行业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等)的研究,较为零散且难以在项目和职业类型中实现全面覆盖(如前文所提及的穿线师培训市场,便几乎不存于现有可查研究成果之中),更缺乏对其整体的认识。

3.2 研究对象过于分散

由于培训产品特征的不同,对体育培训市场有必要通过合理地解构进行分类研究。而在以往的研究中对培训服务产品多元的体育培训市场构成缺乏权威的划分,也就不多见权威的分类研究,以完善体育培训市场理论体系。但丰富活跃的体育培训活动客观存在于市场之中,必然引起学界广泛地注意,所以大量对于体育培训的研究会如上文所论,集中于部分突出的领域(如体育技能培训市场、体育行业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等),同时又分散于众多在市场中表现突出的体育项目和体育职业(尤其是对于体育效能培训市场和体育职业培训市场的研究完全流于不同项目、职业各自的论述),因为研究对象分散,所得结论即相对独立,相互之间很难形成关联,使得对于体育培训市场研究被淹没在众多的项目和职业的论述碎片之中,从而在对体育培训市场的研究中“经营主体不明确”“涉及面广且松散”“难以归口”等结论反复被提及论证而难有突破[15]。

3.3 缺乏相关性、整体性和综合性的研究

综上所述,因为研究对象分散,关于体育培训市场的研究流便易于碎片化,所得结论即相对独立而缺乏关联,难以形成对其深入整体综合的认识。但实际上,体育培训市场的各构成子市场之间却天然存在高度的相关性、整体性、综合性,如在技能效能培训市场为整体的视角下,不同项目和相近效能的培训不可避免存在竞争关系;体育技能和效能互为其培训内容的支撑;体育职业培训市场中的教练员、社会体育指导员等培训成果须有体育技能效能培训市场为其提供价值实现的终端;体育职业培训市场与体育行业国家职业资格正书培训市场中的大量内容(如各项目教练员与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存在重复、补充和竞争成分等等。

只有在这样大量这样相关性研究的基础上才更有利于我们把握千头万绪的体育培训市场的本质,形成对其整体综合的深入认识,进而才能从容面对体育培训市场中不断涌现的新项目、新职业、新现象、新问题。

4 小 结

体育培训市场是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实践中,体育培训在市场领域的延伸,远远超出了狭义体育培训市场中项目技术培训的局限。推动我国的体育培训市场的完善和发展,需要通过对市场的有效划分,明晰各子市场的特点并理顺其关联,树立对体育培训市场完整地认识,以全面整体综合的观念建立适合其建设与发展的有效运行机制。

[1] 关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市场的研究课题组.中国体育市场理论与实践[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1~3.

[2] 卢 锋,柳伯力,彭 丽.我国体育市场的发展与问题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9,128(01):18~21.

[3]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1390.

[4] 丁 涛.体育职业技能开发管理的理论与方法[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5.

[5] 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和职业资格工作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999,5:55~57.

[6] 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和职业资格工作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5,10:140~141,240.

[7] 王正伦,郑美艳.体育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研究基础——体育职业开发的分类模型[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9,23(01):4~9.

[8] China Racquet Stringers Association[OL].crsa, 2015[2016-6-1].http://www.crsa.com.cn/.

[9] 体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资格证书管理办法(试行)[EB/OL].北京:国家体育总局,2007[2016.6.1].http://www.tyrc.gov.cn/a/zjgl/zyjnjd/jwgl/2007/0911/2449.html.

[10] 体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管理办法(试行)[EB/OL].北京:国家体育总局,2007[2016.6.1].http://www.tyrc.gov.cn/a/zjgl/zyjnjd/jwgl/2007/0911/2450.html.

[11] 体育行业特有职业培训基地管理办法(试行)[EB/OL].北京:国家体育总局,2010[2016.6.1].http://www.tyrc.gov.cn/a/zjgl/tzgg/2010/1115/2115.html.

[12] 全民健身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60号[EB/OL].北京:国务院,2009[2016-5-10].http://www.gov.cn/flfg/2009-09/06/ content_1410716.htm.

[13] 第一批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目录公告(体育总局公告第16号)[EB/OL].北京:国家体育总局,2013[2016.6.1].http://www.gov.cn/zwgk/2013-05/02/content_2394383.htm.

[14] 杨 荣.四川省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发展现状与策略研究[D].成都:成都体育学院,2015.

[15] 李 郁.成都市网球培训市场结构现状调查研究[D].成都:成都体育学院,2015.

[16] 唐 明.多样化:体育产业的发展前景[J].体育与科学,1999,20(120):16~17.

[17] 柳伯力.有关体育市场的探讨[J].成都体育学报,2002,28(01):27~31.

[18] 高 扬,程林林,夏成生.体育产业经营管理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的探索与实践[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

[19] 石 岩,舒宗礼,刘华冰.我国体育产业的市场结构分析及优化对策[J].体育学刊,2007,14(05):45~48.

[20] 肖沛雄.论体育市场和大众传播[J].体育科学,2001,21(01):5~8.

[21] 张剑渝.体育消费、体育市场与体育产业[J].财经科学,2001,187(04):99~101.

[22] 刘 青.转型时期中国体育管理的发展与改革[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33(06):1~6.

Attempt Demonstration the Definition and Constitute of the Sports Training Market

LI Yu

Institute of P.E.,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101, China.

From the current Chinese sports industry construction and theoretical research,this paper expounds the definition and composition of the sports training market.Analysis on the narrow definition of sports market and the difference of the general definition of sports training market.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nature of the training products,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composition of the sports training market,Finally put forward the sports training market practice and research needs to solve the problem.

Sports training market; Definition; Constitute

G80-053

A

1007―6891(2019)05―0016―05

10.13932/j.cnki.sctykx.2019.05.05

2019-03-22

2019-06-20

四川省社科联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体育社会学)重点研究基地课题(TY2018313);四川体育产业与公共服务研究中心课题(2018Z154)。

猜你喜欢

体育项目效能技能
我校被评为“河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地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初中体育项目练习中培养学生责任心的策略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
体育项目的生态因子研究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