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校园田径文化的缺失与重建分析

2019-11-25吴洋新乡学院体育学院

灌篮 2019年19期
关键词:田径高校学生校园

吴洋 新乡学院体育学院

一、田径文化概述

田径运动在全世界范围内已广泛普及。田径运动简单、易学,也决定着它的易普及性。直到现在,田径运动的发展已经是日新月异,新的田径项目仍是层出不穷,田径运动的极点越来越高,但是却几乎没有门槛,所以,田径运动特有的优势,也被广大的人群所认可,甚至在希腊还有这样广为人知的谚语,即跑步能够令人聪慧,跑步能够令人强壮,跑步能够令人健康。这不仅体现了田径文化的悠久历史,也寄托着人们对于田径运动的美好愿景。

文化传承了人类活动的记号,是人类发展史上难以磨灭的符号。人类的文化是相通的,也是共同拥有的,它不仅可以作为人类的一种通行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也可以作为一个共有的准则。文化和社会的关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可以说有文化的地方就有社会,有社会的地方就有文化,而社会和文化,都是以人为基准的。但是文化和社会又是不完全一致的,社会中可以存在不同的文化,而同一种文化的地方,也可以是不同的社会。体育文化就是一种人类社会的特殊模式。

田径文化是体育文化的极为重要的一种,也是一个比较具体的体现形式。田径文化的这种特点是显而易见的,从上文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田径运动从人类的起源开始,到人类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密切伴随着人类的生存以及生活,贯穿着人类发展史的可以说是整个过程当中。

虽然田径运动的发展是日臻成熟的,但是其实大众所了解到的田径文化是比较模糊的,尤其对于我国本身的田径文化而言,很少有人来比较深层次的进行研究挖掘,有学者认为,可能是由于田径文化自身的不稳定性导致的这一现状。田径文化基本可以说是贯穿着人类发展的始终,是人类发展的另一种文化形态,它既是跟随人的发展而产生的,它的产生也是为了人的发展的。田径文化不仅基于人,也服务于人。由此,田径文化的根本可以划分为两大层次,一个是溯本归源的,即生命、生存、生活,另一个层次相对升华,即目前的奥林匹克精神,更高、更快、更强。而高校校园的田径文化的概念是与校园文化及体育文化息息相关的,是囊括了体育文化的部分特点,也在校园文化的范围内。就是在学生的社会活动的基础上,进行部分体育活动的开展。

二、高校校园田径文化的形势分析

目前,体育教育在高校的处境是强制性的要求高校学生学习,而对于高校非体育专业学生来说,这种强制性的体育学习也是人生的最后阶段。在走出校园后,他们不再有机会进行强制性的体育锻炼。尤其对于我国的中学教育模式及高考制度这一特点,学生在高中往往难以真正的接受体育教育,所以在高校校园内,体育教育实际上地位是很重要的。然而,目前的高校体育教育实际上仅仅上中学体育教育的伸展,甚至仅仅是中学体育形式的复制,目前高校的体育课本就能够很好的说明这一点,即基本所有的课本田径内容都在讲述技术性的教学,而如此技术性的教学,可以说从小学就开始讲述,而且文字内容也略显枯燥,而期末的体育考试基本也没有新意,以技术为主,难以体现出学生在不同时期以及不同阶段的进步。所以目前高校的体育教育的发展形势可谓是比较尴尬,同时在这种形势下也难以真正的得到发展。田径文化在高校的发展应该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并且在田径的竞技训练、业余运动以及田径知识的知晓方面都应该有一些涉及。然而目前的高校田径运动基本上是可有可无的,参加运动的人数就很少,可供选择的项目也不多,田径比赛甚至也越来越少,以往比较热门的冬季竞技比赛已经鲜有举办,除了在高校运动会期间会见到田径的竞技比赛,其他很少见到。

三、田径文化在高校校园的缺失表现

(一)田径运动在高校校园的发展

文化是人在一定认知下做出的活动,体育文化的发展也是随时表达着人的精神状态。文化的发展与传播需要有人作为基础,有人有意愿的去接受,而且得到人们的喜爱。例如国内的“乒乓球文化”,北美的“NBA文化”、“橄榄球文化”,俄罗斯的“体操文化”、澳大利亚的“游泳文化”,这些体育文化的广泛传播得益于良好的群众接受度。但是目前,田径文化在我国的发展是比较滞后的,当刘翔在奥运会首次夺金并破纪录时,我国群众对于田径文化的接受度可能是有史以来最高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优势不明显,所以对于广大高校学生而言,缺乏广泛的田径运动的参与度,也没很少有人热衷于田径运动,所以导致了田径运动在高校校园的缺失。

(二)缺乏田径文化在高校校园的认同感

在大部分人的观念中,田径就是体育项目的一种,甚至在高校中,体育专业的学生还可能会被区别对待,被认为是综合素质欠缺的人群。对待体育教育上,似乎也是中学时代的延续,即被边缘化,也并不重视体育课。对于田径的基本概念,田径文化的意义和价值以及重要性等等都没有普及,高校学生对田径文化的认同感非常的低。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大多数人对田径文化甚至都没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而一项体育运动,如果想要真正的发展起来,是需要有很大的群众基础的,在群众的认可度提高的前提下,才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最终达到突破竞技体育记录的程度,然后发挥对整个社会的推动作用。而在我国,田径运动的青年储备力量太过薄弱,与以往相比,现在的父母往往不希望儿女从事体育类的事业,从而接受正规田径锻炼的青少年人数就十分的有限。所以在这个角度来看,田径运动的发展受限也有部分原因是基于我国传统文化的限制,从而进一步的阻碍着田径文化的传播以及田径运动的发展。所以,提高高校学生对田径文化的认同感,需要从娃娃抓起,也不仅是对于少年儿童来说,应该是针对全社会范围的人群,都需要在这方面加强认同感。

四、重建校园田径文化措施分析

田径文化植根于体育实践的本质,也代表了对体育文化理想的向往,也是我国田径运动的发展基石。田径思想是田径文化的发展的中心环节,代表着田径田径运动乃至体育运动的整体精神。在体育历史上,斯巴达一度曾代表了人类的力量制高点,但是现在却鲜有人知。然而古希腊的竞技精神却一直为人称道,沿用至今。所以,田径运动虽然是追求力量、追求速度,但是没有思想没有精神的力量和速度是难以存留的。田径文化的思想体现在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结果时,表现出的公平、公正和永不言败的竞技精神。对于高校校园田径文化而言,虽然层次可以不达到太高,但是由于高校校园的文化特点的不同,可能会衍生出其他的更新的发展角度。如此,高校校园的田径文化也能够一定程度的带领高校校园田径的发展。

(一)重建校园田径文化认知

我国的传统体育运动在我国的发展是源远流长的,所以相应的就有着非常饱满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然而从国外传入我国的体育项目,由于我国以儒家文化为基调的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群众对于一些外国项目的反感和排斥,导致很难保留至今。从前两个世纪开始,国外的很多运动项目就不断的涌入中国,但是最终可以与中国传统文化和国庆能够很好融合在一起的项目却是凤毛麟角。这在某种程度上来讲,是一种文化选择。而在这样的背景下,幸运儿就只有羽毛球、篮球和乒乓球。相比较这三类运动,田径运动仿佛开局就成为了中国文化的弃儿,所以田径运动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也是相对比较坎坷的,造成了目前想要进一步发展的困难。在当前我国群众对于田径文化的认知不够,所以重建校园田径文化,首先要重建群众对田径文化的普遍认知,然后引起我国对田径文化的广泛反省。

(二)促进校园田径文化的个性化发展

所有文化的发展都是由两个方面决定的,即文化共性和文化个性。文化共性能够为整体的发展提供一个大致的方向,文化个性则决定着文化发展的特点。所以在高校校园田径文化的重建方面,就要充分的提倡个性化发展,将高校学生的特点也融合到田径文化中来,有利于高校校园文化及田径文化的共同发展。

猜你喜欢

田径高校学生校园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运动APP助推高校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成效研究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疫情防控对高校学生管理体系完善的启示
提高东北高校学生冬季运动兴趣的路径研究
计数:田径小能手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田径翻身 足球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