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思政视角下高校体育育人功能的开发

2019-11-23苏涛杨靖

当代体育科技 2019年28期
关键词:育人功能高校体育

苏涛 杨靖

摘  要:从大思政的视角出发,从高校的体育课程来看对当代大学生的性格塑造、信念的锻炼乃至到整个人的身心健康成长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综合分析体育高校体育育人过程中存在的育人理念落后、教育主体的关系颠倒和高校体育的师资队伍没有将体育指导与育人理念进行有效融合等情况;从树立合理的育人观念、发挥师生之间的主体作用以及加强师资队伍质量的建设等方面给予相应的策略,努力把高校体育的育人功能开发落实到每个环节。

关键词:大思政视角  高校体育  育人功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10(a)-0111-02

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要培养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均衡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中华民族的复兴需要年轻一代人来继承,这不仅对年轻人的身体素质提出了既定的标准,还要求他们在思想方面拥有正确、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基于思政视角可以看出新时代教育发展要求的是体育教育与德育工作必须进一步的融合,让体育教学工作中能传递德育思想。然而,现阶段的高校的体育教学课程的编排以及教学模式的管理都过多的重视单纯的体育活动,只追求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而忽略了要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工作。

1  大思政视角下高校体育育人功能开发的重要性

习近平书记一直高度重视全国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求全国高校的所有工作都要基于以德树人,把育人工作做到全方位覆盖。课堂教学是开展学生教学和其他工作的主要路径,因此要以此为重点对象,将课上的所有课程与思想政治工作进行紧密结合,发挥协同作用。这种发展趋势就要求大学生的体育课堂必须进行创新改革,要将体育的理论知识与体育的实战训练进行有机结合,也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体育教育进行融合,让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仅能拥有强健的体魄还能拥有更有深度的思想。

2  高校体育教育育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体育教育育人理念落后

体育教师以及大学生群体对“思政”这一理念了解的不够深入,教师在授课时也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能够获得体育锻炼就完事了。而这一阶段的大学生,更多的是愿意呆在寝室或者出去玩,上体育课也只是为了修满学分,许多大学生在体育课上懒懒散散,根本达不到了体育教学的目标。很多的高校都是强制要求大学生必须修满一定的体育学分,因此学生在选课时就会选取一些通过率比较高的体育项目,大学生没有真正理解到学校开展体育课程的目的,在课堂上处于被动地位,只听从老师的全面安排。而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体育考评时,仅仅只是根据点到率和最后考试的几项基本内容就进行成绩的评定,而忽略了学生真实的身体素质情况和体育课程掌握程度,所以出现了體育分数普遍很高,但实际上学生身体素质偏差的情况,这样的育人理念也不符合素质教育的发展目标。

2.2 体育教育中活动主体关系的颠倒

在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感受和真实想法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一般都是教师进行全面的课程安排,教师更多的是单纯的依赖学校给的课表对他们进行体育训练的知道,而忽略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也没有根据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反馈去适当的调整,而大学生还处于个人意识的培养和发展阶段,更多的是单纯地依赖老师给的教学方式和知识的灌输,对整个教育过程以及教学结果缺乏更深入的思考和反思,这种单方面的灌输式体育教学,极大的压制了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高校大学生由于学校人口数量比较多,学校提供的场地有限,所以对体育课程的编排采用的都是统一安排和标准,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时个体本身体能的差异性,而且学生也没有及时给老师或者学校一些反馈意见,只求学分。

2.3 高校体育的师资队伍没有将体育指导与育人理念进行有效融合

高校大学生的体育教师大多忽视对体育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融合的问题,使得高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依旧处于“落单”的状态,同时,许多高校教师因为要管理过多学生,没有对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革进行有效的思考和钻研。单纯的比赛式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的成长认知了,这样的教学方式不能让学生高效地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体育指导时,也过多的去讲解技巧的探索,而忽略学生的智能指导思想,没有将二者进行有效的融合,单纯地让学生进行力量练习,没有把体育课堂的质量问题作为教学重点,对高校体育开展素质教育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3  如何加强大思政视角下的高校体育育人功能的开发

3.1 树立合理的育人观念

高校是国家为了培养优秀的人才走向社会的重要发展平台,应该要不断加强育人观念的深入和转变,培养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让学生意识到体育运动的魅力,更愿意积极主动的参与体育活动和体育比赛,更愿意接受教师的体育指导和与教师进行思想上的沟通交流,形成要将体育运动与思想工作进行到底的目标。高校可以让各体育教师反馈学生的课上情况,以及对学生进行匿名的评价,收取学生的意见和想法,综合分析目前学校体育文化的各方面情况,再对体育文化的建设目标和总框架进行调整和优化,更全面的去引导体育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开发。

3.2 发挥师生之间的主体作用

在高校开发体育育人功能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育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体育知识的传授,还应该在授课的过程中通过观察和分析学生的反应和课堂效果,对课堂的教学策略进行全方面的研究和分析。并融入时代的新理念和新文化,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内在驱动力,成为体育文化和思想的传播者。同时,学生应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体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们自主组织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社团或者小组,引进各种不同形式的体育项目,让学生成为高校体育建设的核心和主力军。并且,在新时代新媒体的影响下,可以多鼓励学生借助互联网的平台进行体育小组的组织和管理。

3.3 加强师资队伍质量的建设

要对高校的体育教师进行高质量的入职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思想政治能力,着重培养体育教师的育人理念,让体育教师实现在体育技能和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双向转换。让教师要在对学生进行体育指导和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坚持“育人与教学”并重的方针,不要单纯地了解体育知识和体育技巧,而是要向学生传递新时代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形成。

4  结语

高校的体育课程是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政育人”是所有教育的思想指导。素质教育已经是全民教育的发展重点,高校应该加强对体育育人功能的开发力度,不断对大学生体育育人的路径进行探索和创新,实现全民素质教育,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徐娆娆.大思政视域下大学体育课程育人路径[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5):536-540.

[2] 王文.高校体育文化环境育人功能及实现路径[J].体育文化导刊,2018(5):99-102,146.

[3] 田传信.大思政视野下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及其价值[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3(2):106-110.

猜你喜欢

育人功能高校体育
挖掘音乐育人功能,搞好小学音乐教学
教育生态学视阈下创业教育育人功能与孵化园建设的互动研究
如何在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中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
中职语文教学中育人功能的发挥
浙江省金华市社区体育与高校体育的互动研究
浅析研究生“三助一辅”的育人作用
完善职校职业生涯规划育人功能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