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膝关节经验方治疗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探讨

2019-11-21惠俊华顾程泷杨光耀

世界复合医学 2019年10期
关键词:膝骨性关节炎证候

惠俊华,顾程泷,杨光耀

江苏省中医院溧阳分院骨伤科,江苏溧阳 213300

膝骨性关节炎在中医概念中又被称为“骨痹”[1]。 西方医学主要是以非甾体类抗炎药联合使用改善病情抗风湿类药物作为首选方案。 有关于中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研究项目逐渐成为热门[2]。 随机将2017 年10 月—2018 年10 月期间90 例风寒湿痹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并对西药联合膝关节经验方加减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方案总体疗效、病情缓解时间、药物不良反应、安全性等多方面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该院收治的90 例符合该研究要求的风寒湿痹型的膝骨性关节炎的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每组45 例。 观察组男24 例、女21 例;平均年龄(51.24±2.84)岁。 对照组男22 例、女23 例;平均年龄(53.21±3.12)岁。 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经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 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 (国药准字:H20090316)750 mg/次、2 次/d、疗程为2 个月。美洛昔康缓释片(国药准字:H20010719)100 mg/次、2 次d,连续用药10 d 后停药5 d。 每15 天为1 个疗程,疗程结束都观察疗效,若患者症状无明显改善则根据情况延长用药时间,增加1 个疗程。 观察组: 膝关节经验加减方方案配制如下:当归20 g,丹参30 g,醋乳香10 g,醋没药10 g,鸡血藤30 g,五灵脂6 g,川芎10 g,炒苍术15 g,陈皮10 g, 威灵仙15 g,延胡索15 g,土鳖虫10 g 骨碎补20 g。 1 剂/d,2 次/d,治疗2 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两组服药后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总体疗效。 ②膝关节疼痛相关症状得以完全缓解用时。 ③膝关节能恢复到正常活动用时。④治疗前及治疗后膝关节功能WOMAC评分状况、膝关节疼痛NRS 评分、中医症候评分。 ⑤药物安全性。 评价疗效标准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 显效是指按规定疗程服药后,患者疼痛症状显著缓解,关节炎症肿胀基本消失且膝关节功能有显著好转。 有效是指服药之后疼痛症状稍有缓解,膝关节功能部分恢复,但总体未达到显效标准。 无效是指服药以后病情无明显好转,膝关节相关疼痛没有得到改善,肿胀症状没有得到改善、膝关节功能没有得到改善[3]。 对风寒湿痹症的诊断标准需要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其中有意义的评分指标有关节活动受限的程度、关节冷痛程度、关节僵硬程度、乏力和腰背部冷痛等五个主要的指标[4]。计分原则见表1。

表1 风寒湿痹证计分原则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总体疗效状况

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相同疗程药物治疗后, 发现总体疗效略有差异。 结果显示观察组药物的总体疗效较对照组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总体疗效状况

2.2 治疗前及治疗后膝关节功能WOMAC 评估分数膝关节疼痛NRS 评估分数

在开始接受药物治疗前, 予以膝关节功能WOMAC评估以及膝关节疼痛NRS 评估,并记录。在接受相同时间药物治疗后, 再次予以膝关节功能WOMAC 评估以及膝关节疼痛NRS 评估。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膝关节功能WOMAC 评估分数、 膝关节疼痛NRS 评估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接受药物治疗以后,观察组两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治疗前及治疗后膝关节功能WOMAC 评估分数、膝关节疼痛NRS 评估分数[(±s),分]

表3 治疗前及治疗后膝关节功能WOMAC 评估分数、膝关节疼痛NRS 评估分数[(±s),分]

膝关节疼痛NRS 评分对照组(n=45)组别 时间 膝关节功能WOMAC 评分观察组(n=45)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45.06±10.34 25.06±7.54 45.05±10.31 14.31±3.21 5.09±0.03 3.28±0.12 5.08±0.01 1.47±0.01

2.3 膝关节疼痛得以彻底缓解用时、膝关节活动度得以恢复用时

记录两组患者膝关节疼痛彻底缓解的时间以及膝关节恢复正常活动程度的时间,并作对比。 结果显示观察组两项指标都较对照组好,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4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则评比较

在接受药物治疗前, 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中医证候的评分, 主要依靠以下5 个方面进行评分: 腰背冷痛、乏力、关节僵硬、关节疼痛及活动受限。 记录下两组患者的得分。 在接受相同时间的治疗后,再次对两组患者进行中医证候的评分。 对比前后两次的评分,得出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都比治疗前中医证候评分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接受药物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的降低程度更多,相较于对比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5。

表4 膝关节疼痛得以彻底缓解用时、 膝关节活动度得以恢复用时[(±s),d]

表4 膝关节疼痛得以彻底缓解用时、 膝关节活动度得以恢复用时[(±s),d]

组别 膝关节疼痛得以彻底缓解用时膝关节活动度得以恢复用时对照组(n=45)观察组(n=45)t 值P 值25.17±2.11 17.27±1.23 21.698 0.000 24.72±0.24 15.89±0.13 22.015 0.000

3 讨论

膝骨性关节炎在中医概念中又被称为“骨痹”,骨痹归属于“痹症”的一种类型。 以骨痹的病机特征是本虚标实,以肝肾亏虚为本,瘀为标[5]。 留传下来的膝关节经验方也是秉承了祛风除湿、疏通经络同时补肝益肾、活血补气的用药原则[6]。 在该方剂中有祛风除湿、疏通经络作用的是当归、丹参和鸡血藤这三味药物,并且还具备有温经止痛的效用。 活血补气则是添加了醋乳香、醋没药、五灵脂这几味药材。 添加威灵仙、延胡索、炒苍术、陈皮这几味药材是为了增加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的功效。 另辅以骨碎补起到补肝益肾的作用。 最后使用炙甘草将各种药材调和在一起。 这些药材一起熬制出来的方剂,可以共同起到活血化瘀、除湿并祛风、通络和温经的作用。 通过大量的研究,阐明了中药对于治疗KOA 有效的机制,主要表现如下几个方面。

①减慢软骨细胞的非正常凋亡: 这是中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最为关键的突破口。 根据大量的现代医学研究数据, 现代医学普遍承认以关节软骨为主的关节内组织结构的退行性变化是膝骨性关节炎疾病发展中最为重要的核心环节[7-8]。

②调节细胞外基质的降解: 根据研究表明细胞外基质的产生和降解失衡为引发关节软骨病变的重要因素,近几年, 关于细胞外基质的研究也已经成为热门课题[9]。将桃仁、红花、桂枝、芍药、草乌、细辛、川椒、牛膝等药材经过萃取的方法制作成通络止痛液, 将药液经过超声透过皮肤给药,对照组关节软骨退化明显。 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表明, 中药外敷对于调节软骨外基质的降解与合成作用有显著的疗效。

表5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测评比较[(±s),分]

表5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测评比较[(±s),分]

组别时间腰背冷痛乏力关节僵硬关节冷痛 活动受限对照组(n=45)观察组(n=45)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2.94±1.13 1.99±0.34 2.91±1.12 1.77±0.26 3.41±0.02 1.86±0.05 3.40±0.01 1.26±0.36 3.56±1.43 2.30±0.32 3.55±1.42 1.76±0.05 3.85±0.13 1.57±0.14 3.84±0.11 1.46±0.06 2.34±0.34 1.68±0.65 2.33±0.25 1.07±0.32

③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 有助于延缓关节软骨的损害: 现代的医学研究成果得出炎症因子对于膝骨性关节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其中白介素1、1β 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 的作用最为关键[10-11]。 炎症因子大多数都能够刺激破骨细胞的增殖分化, 而膝关节炎经验方剂有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 等炎症因子的重要作用。 目前的研究尚未阐明具体的作用机制以及靶点。

④降低骨内压,改善血液循环:低骨组织内的压力,改善骨组织内供。 膝骨性关节炎的患者都存在骨组织内压力过高并且大多都伴随着静脉回流不畅。 这种病理改变造成了动脉灌注压变小, 血液回流不足, 静脉回流受阻,从而导致骨组织内供养不足,大量的酸性物质堆积在组织内部。 关节的pH 值下降,通过上诉的病理改变对关节软骨造成了严重的损害[12-13]。 独活、川芎、羌活等药物制成熏洗剂,用来熏蒸患者受累关节、骨头。 同时借助热效应和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草药来改善局部微循环,接受治疗后的患者静脉瘀滞病症得到了很好的缓解,使用该制剂可以起到降低骨组织内压力,延缓软乎损伤的效用[14-15]。

在该次研究中, 观察组采用西药加上膝关节经验方剂的联合治疗方案,经治疗后,观察组总体疗效为98%,远远高于对照组; 观察组膝关节疼痛得以彻底缓解用时为(17.27±1.23)d、膝关节活动度得以恢复用时为(15.89±0.13)d,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膝关节功能WOMAC 评分、膝关节疼痛NRS 评分、中医症候三项测评积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 王飞等[15]在《防风汤加减治疗风寒湿痹型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中,选择50 例风寒湿痹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n=25)和对照组(n=25),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高于对照组,膝关节疼痛得以彻底缓解用时、膝关节活动度得以恢复用时均比对照组, 临床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与该文研究成果一致。

综上所述, 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采取西药治疗结合膝关节经验方加减治疗的效果良好, 能够将患者关节疼痛有效缓解,加快其关节活动功能恢复,具有比较轻的治疗副作用,存在较好治疗安全性,适合临床常规使用,应大力推广。

猜你喜欢

膝骨性关节炎证候
肥胖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Red panda Roshani visits Melbourne Zoo vet
关节炎的“养护手册”
X线、CT、MRI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对比
寒痹方对佐剂型关节炎大鼠的治疗作用
蒙医药治疗膝骨性关节42例临床研究
昆明地区儿童OSAHS中医证候聚类分析
消痛散塌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膝骨性关节炎的治未病预防及护理思路
中药关节康治疗膝骨性关节炎8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