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规超声及介入性超声在卵巢癌腹膜转移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2019-11-21赵巍

世界复合医学 2019年10期
关键词:介入性卵巢癌腹膜

赵巍

吉林省前卫医院电诊科,吉林长春 130021

近些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 越来越丰富,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且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逐渐改变, 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不断提升[1]。 目前,许多女性处于家庭事业兼顾发展的状态,生活工作中的压力导致女性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影响了女性的身体健康[2]。 其中卵巢癌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腹膜转移是卵巢癌转移的主要方式,如果患者能够在早期发现卵巢癌腹膜转移, 则能为患者争取有效的治疗时间,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3-4]。 基于此,该院临床针对女性卵巢癌腹膜转移实施诊断检查,在患者病情恶化前诊断病情,并给予患者有针对性的治疗,从而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其中常规超声诊断检查与介入性超声诊断检查在临床中的运用频率比较高, 该院通过对选取的疑似卵巢癌转移的患者采用不同超声诊断检查,有助于提高卵巢癌患者临床诊断效果。 以下是该院对2018 年3 月—2019 年3 月收治的120 例疑似卵巢癌腹膜转移患者的具体的分析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疑似卵巢癌腹膜转移的患者120例,将其作为该次研究对象。 患者年龄为34~64 岁,平均(47.2±1.6)岁,患者在入院期间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腹部疼痛、疲倦、月经不调等症状,并且患者出现消瘦症状,所有患者经医院临床实施腹腔镜诊断检查, 初步判断疑似为卵巢癌疾病。 上述患者均排除了患有合并心、肝、肾功能障碍疾病患者,以及患有精神障碍患者,临床治疗诊断依从性较差的患者,不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 上述参与研究的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上述所选的疑似卵巢癌的患者分别采用常规超声诊断检查、介入性超声诊断检查、常规超声与介入性超声联合检查等方式, 对不同诊断方法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患者入院后,指导患者憋尿,待到膀胱充盈后,患者保持平卧位姿势,对患者采用经腹部常规诊断检查,选用Philip IU22 型超声仪进行诊断检查,腹部探头频率设置为2~5 MHz,对患者腹部进行扫描检查,主要观察患者的子宫附件区、盆腔腹膜表面有无增厚的现象,同时需观察患者大网膜厚度,以及患者肠旁沟、前壁腹膜、肠管的表面、肠间等方面的问题。 并对患者是否出现腹水、腹膜增厚的情况进行记录, 并将三维重建的影像学图像送至临床经验丰富的主任处进行诊断分析。

介入性超声检查:指导患者排尿,对患者实施阴式探头经阴道扫描检查,其中阴道探头频率调整为59 MHz,并将扫描的三维重建结果送至临床经验丰富的主任处进行诊断分析。

常规超声检查与介入性超声检查联合运用, 则与上述检查方式相同。

对患者实施穿刺活检术,在穿刺前对患者的血常规、凝血功能等进行检查,待患者常规检查合格后,观察穿刺部位周围的器官组织,再次确定穿刺路径,然后对穿刺针和穿刺部位进行消毒,将穿刺针装入活检枪内,找到患者适合穿刺的部位进行安全进针, 穿刺前需要在穿刺点注射2%的利多卡因(国药准字:H20063466)进行局部麻醉,如果患者伴有腹水,则需对患者注射常规止血药,将选取的活检组织放置在无菌滤纸上, 并放入装有10%福尔马林液(国药准字:H43020198)瓶中进行保存,最后送至活检中心进行病理组织检查, 将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作为参考标准。

1.3 观察指标

通过与患者的手术病理诊断结果比较, 分析常规超声诊断检查、介入性超声诊断检查、常规超声与介入性超声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

1.4 统计方法

此次研究使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用率(%)表示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20 例疑似卵巢癌腹膜转移患者中,经手术病理组织诊断检查,确诊为卵巢癌腹膜转移的患者115 例。 其中常规超声诊断检查的灵敏度、 特异度和准确性分别为93.04%、20.00%、90.00%,介入性超声诊断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分别为93.91%、40.00%、91.67%, 常规超声与介入性超声诊断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分别为99.13%、100.00%、9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常规超声、介入性超声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均低于常规超声联合介入性超声诊断检查的结果。 见表1、表2、表3、表4。

表1 常规超声诊断结果比较比较[n(%)]

表2 介入性超声诊断结果比较[n(%)]

表3 常规超声联合介入性超声诊断结果比较[n(%)]

表4 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性比较(%)

3 讨论

在妇产科临床治疗中,妇科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妇科疾病对女性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 其中卵巢疾病属于妇科常见疾病之一, 卵巢癌疾病在临床中更是常见。 当患者病情进一步加重后,将导致卵巢癌发生转移,其中腹膜转移是卵巢癌最常见的病症, 容易导致患者病情恶化,进而威胁患者的生命[5]。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并在社会中担任重要的角色,部分女性兼顾家庭与事业,在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卵巢癌成为女性杀手,因此社会对女性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在医疗技术不断进步发展下,医院临床针对卵巢癌疾病的治疗方法越来越多, 其中在临床治疗前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的诊断检查, 进而为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6-7]。 目前,超声诊断检查在女性卵巢癌疾病检查中运用频率比较高, 患者临床诊断检查的效果显著提升,如今在妇科临床运用更为突出[8]。 目前,运用于妇产科临床诊断检查的超声包括常规超声和介入性超声,不同的超声诊断检查的效果各有差异,因此在临床存在一定的争论[9]。 基于此,该我院就上述超声诊断检查技术的不同检查方法进行对比分析, 同时与患者手术组织病理诊断检查结果进行对比, 为临床超声诊断检查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矣哲等[10]在常规超声与介入性超声在诊断卵巢癌腹膜转移中运用的研究结果分析,选取患者60 例,分别用经腹式超声、经阴式超声、常规超声与穿刺活检,其中经腹式超声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40.43%、86.74%、55.00%,联合超声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61.67%、93.33%、76.67%, 经阴式超声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57.52%、90.56%、60.00%,经阴式超声检测与联合超声检测,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96,P<0.05)。 在该次临床超声诊断检查研究中,该院对120 例疑似卵巢癌腹膜转移的患者分别采用常规超声检查、介入性超声检查、常规超声联合介入性超声检查,并对患者进行手术病理组织诊断检查,通过不同方法的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组织检查结果对比显示, 常规超声联合介入性超声诊断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9.13%、100.00%、99.17%,分别高于常规超声检查的93.04%、20.00%、90.00%, 高于介入性超声诊断检查的93.91%、40.00%、91.67%,临床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上述研究分析对比,说明在卵巢癌腹膜转移患者临床中采用超声诊断联合介入性超声诊断检查, 患者临床诊断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均比较高,对患者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在临床诊断检查中,常规超声诊断检查能够对患者的腹膜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包括对患者的肝脏表面、脾周围组织、大网膜等组织进行全面检查,对患者卵巢检查诊断的效率比较高。 但在临床长期运用过程中, 常规超声诊断检查方法容易受到患者肠气、膀胱充盈情况的影响,当患者具有肠气,则容易导致超声诊断检查出现误诊现象; 如果患者的膀胱充盈度不够,则容易影响超声诊断检查成像的清晰度,导致对患者病情诊断不准确。 同时,常规超声也受腹壁厚度的影响,对于肥胖患者,腹壁比较厚,因而容易影响超声诊断检查的结果。 介入性超声诊断检查能够直接接近卵巢部位,对患者病灶诊断检查的清晰度比较高, 特别对腹膜转移的诊断检查率比较高, 但介入性超声诊断检查的扫描范围比较小,因此扫描检查受到一定的限制[11]。 在临床诊断检查中,将超声诊断检查与介入性超声诊断检查联合运用,能够相互弥补不足,提高患者临床诊断检查准确率。 为患者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综上所述,在卵巢癌腹膜转移临床诊断检查中,采用常规超声诊断与介入性超声诊断检查相结合的方法,能够相互弥补不足,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猜你喜欢

介入性卵巢癌腹膜
分析经导管介入性治疗肿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方法与效果
miR-181a在卵巢癌细胞中对顺铂的耐药作用
优质护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性治疗老年冠心病的护理效果分析
活血化瘀药对腹膜透析腹膜高转运患者结局的影响
山莨菪碱在腹膜透析治疗中的应用
新生儿腹膜后脓肿2例
介入性超声医学影像在临床中的应用
CXXC指蛋白5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卵巢癌脾转移的临床研究进展
microRNA与卵巢癌转移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