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严重多发伤伴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不同液体复苏方式对其临床疗效的影响

2019-11-21陈锋王莉王二义袁素梅汤海梅李会芬

世界复合医学 2019年10期
关键词:失血性限制性病死率

陈锋,王莉,王二义,袁素梅,汤海梅,李会芬

江苏省泗洪县分金亭医院重症医学科,江苏泗洪 223900

严重多发伤伴创伤失血性休克是ICU 收治的最为常见的急危重症, 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1],尽快恢复患者有效的循环血容量、增加组织脏器的有效灌注是休克抢救的关键,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具有较高病死率[2-3]。 研究显示,创伤失血性休克出现之后的1 h之内为黄金抢救时间,利于挽救患者生命,促使预后得到改善。 临床抢救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时, 需要严格遵循“恢复循环血量”的原则,且不同复苏方式的复苏效果各异[4-5]。 该研究选取2015 年2 月—2019 年2 月该院收治的120 例严重多发伤伴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分别采用了传统积极液体复苏方式与限制性液体复苏方式, 并对其应用效果行对比探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ICU 收治的120 例严重多发伤伴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 所有入选患者均符合严重多发伤诊断,纳入标准:①均符合严重多发伤诊断标准。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 观察组患者年龄30~65岁,平均年龄(41.28±2.19)岁,共60 例,男性40 例,女性20 例。 对照组患者年龄31~64 岁,平均年龄(41.19±2.15)岁,共60 例,男性45 例,女性15 例。该研究获得患者知情同意,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对比两组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为两组患者均建立起静脉通道,同时监测血压、心电图,行吸氧治疗,对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进行密切监测,对照组行传统积极液体复苏, 即于发病早期就实施快速扩充血容量,给予患者足量、快速输注平衡液、胶体、将平均动脉压(MAP)控制在7.98~9.31 kPa 之间;观察组患者则行限制性液体复苏,给予患者输注平衡液、胶体,当MAP在6.65~7.98 kPa 之间时,将输液速度减慢,对补液量进行严格限制,将MAP 维持在5.32~6.65 kPa 之间。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病死情况、治疗前后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血清乳酸变化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发症包括MODS(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ARDS(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6]。

1.4 统计方法

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病死情况对比

观察组病死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临床指标对比

对比两组治疗前APTT、PT、乳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APTT、PT 均有所延长, 但观察组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乳酸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病死情况对比[n(%)]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s)

组别APTT(s)治疗前 治疗后PT(s)治疗前 治疗后血清乳酸(mmol/L)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60)观察组(n=60)t 值P 值29.63±2.85 29.72±2.75 0.176 0.861 42.58±4.58 32.28±2.18 15.729 0.000 13.08±1.25 13.12±1.19 0.226 0.626 18.56±1.58 14.02±1.52 13.259 0.000 3.65±0.42 3.96±0.35 0.326 0.228 3.19±0.63 2.02±0.52 10.327 0.000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17%, 低于对照组的19.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

3 讨论

现阶段, 临床治疗严重多发伤伴创伤失血性休克的主要方式为早期液体复苏疗法, 以往临床通常会选择积极液体复苏治疗方式, 其主要目的在于促使有效循环血量快速恢复, 促使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接近于正常状况或者尽可能处于正常状态, 同时对重要器官血液灌流进行有效维持[7-8]。 虽然该治疗方式能获得一定效果,但临床实践认为,若患者为出血未控制的创伤失血性休克,如果早期对其行大量液体复苏, 会明显提高患者病死率与并发症发生率, 这主要是因为若在彻底止血之前行大量液体复苏,便会对血管收缩反应产生影响,导致血栓移位,将出血量增加[0]。 再加上大量输液会过度稀释血液,不利于有效止血,极易出现再出血现象。

该研究中,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APTT、PT均有所延长,但观察组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血清乳酸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死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15.00%,并发症发生率为5.17%,低于对照组的19.61%(P<0.05), 提示严重多发伤伴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方式治疗的病死率低, 利于改善凝血,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王浩等[10]学者也经研究发现,限制性液体复苏组患者病死率为13.04%, 低于积极液体复苏组的32.50%,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低于对照组的37.0%(P<0.05), 这与该研究结果具有高度相似性,证明严重多发伤伴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方式治疗能获得理想的临床疗效。 究其原因,限制性液体复苏属于一种新型治疗模式, 其主要目的在于寻找一个平衡点, 通过适当液体复苏不仅可以促使复组织器官血流灌注恢复, 同时还能避免对机体内环境与代偿机制产生干扰。 若患者属于活动性出血的失血性休克,行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不仅可以将出血量减少, 同时还能将酸中毒程度减轻, 对机体内重要器官的血流灌注进行有效维持,最大程度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综上所述, 严重多发伤伴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方式治疗的病死率低,利于改善凝血,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猜你喜欢

失血性限制性病死率
全髋翻修术后的病死率
分析妇产科治疗失血性休克治疗的相关手段
因“限制性条件”而舍去的根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车祸创伤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干预措施分析
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急性失血性休克肾血流灌注的实验研究
呼吸科医生应当为降低人口全因病死率做出更大的贡献
甘肃当归对失血性血虚小鼠外周血常规及肝、脾、胸腺指数的影响
54例重型病毒性肝炎预后因素与肝性脑病分析
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常见易错题例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