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潮气量肺保护通气策略对老年人胸腔镜术式过程的作用及对PaO2、PaCO2 等指标的影响

2019-11-21魏本忠张曙朋

世界复合医学 2019年10期
关键词:潮气量胸腔镜插管

魏本忠,张曙朋

南京鼓楼医院集团仪征医院麻醉科,江苏仪征 211900

伴随着当前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胸腔镜技术得以发展与完善,被广泛用于临床疾病治疗工作中,效果良好,其具有术野清晰、对患者创伤低等优势,备受患者的认可与好评[1]。 对于老年患者来讲,其身体各项机能均出现下降, 在接受胸腔镜手术麻醉期间极容易发生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等并发症,不仅影响手术质量,同时可能危急患者预后恢复[2]。 因而,找寻一种安全、高效的保护措施成为了医疗界重点探究的问题。 该文以2018 年1 月—2019 年5 月该院收治60 例接受胸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为例,探究小潮气量肺保护通气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选择于该院接受胸腔镜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 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总计患者30 例,包括男性18 例,女性12 例,最小年龄65 岁,最大年龄82 岁,平均年龄(72.8±1.1)岁,其中患肺癌疾病患者15 例,患食管癌疾病患者15 例。 观察组总计患者30 例,包括男性16 例,女性14 例,最小年龄66 岁,最大年龄81 岁,平均年龄(72.9±1.2)岁,其中患肺癌疾病患者16 例,患食管癌疾病患者14 例。 通过专业统计软件对两组患者基本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研究。 该实验经伦理委员会许可,患者均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同意书。

1.2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 ①全体患者经诊断均需接受胸腔镜手术治疗;②全体患者年龄范围在65~82 岁之间。

排除标准:①排除手术禁忌患者;②排除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③排除患精神方面疾病的患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双腔支气管插管, 麻醉药物选择0.01 mg/kg 阿托品 (国药准字H33020793)、0.05 mg/kg 咪唑安定(国药准字H20031037),1 μg/kg 瑞芬太尼(国药准字H20030197)及2 mg/kg 丙泊酚(国药准字H20010368),静脉注射,维持麻醉药物选择瑞芬太尼0.5 μg/kg,静脉泵注,同时以七氟烷吸入麻醉。 完成插管后,对照组患者辅以常规通气, 新鲜气体流量参数设定为2 000 mL/min,潮气量10~12 mL/kg。 观察组患者辅以小潮气量肺保护通气,新鲜气体流量参数设定为2 000 mL/min,潮气量6~8 mL/kg,呼吸末正压同期参数设定为0.49 kPa。 手术期间,密切关注患者体征指标变化, 相应调整同期频率及设备参数, 尽量将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控制在4.67~9.33 kPa之间,维持患者血氧饱和度指标超过90%。

1.4 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不同时间相关指标变化情况。 时间选择术前、插管麻醉后30 min、拔管后10 min。指标包括:PaO2(血氧分压)、PaCO2(二氧化碳分压)、CVP (中心静脉压)、AaDO2(肺泡-动脉氧分压差)、MVP(平均动脉压)、HR(心率)。

1.5 统计方法

利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对该次研究结果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PaO2、PaCO2 指标差异

观察组患者术前、 插管麻醉后30 min 两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10 min 观察组PaO2指标高于对照组,PaCO2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PaO2、PaCO2 指标比较[(±s),mmHg]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PaO2、PaCO2 指标比较[(±s),mmHg]

组别PaO2术前 插管麻醉后30 min 拔管后10 min PaCO2术前 插管麻醉后30 min 拔管后10 min观察组对照组t 值P 值82.15±1.04 82.16±1.03 0.210>0.05 81.35±2.02 81.19±2.05 0.190>0.05 84.22±1.19 70.49±1.18 26.410<0.05 36.67±3.02 36.68±3.01 0.230>0.05 40.72±2.11 41.52±2.12 0.440>0.05 35.01±1.25 39.49±1.24 7.690<0.05

2.2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CVP、A-aDO2 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CVP 指标在各时间点与对照组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aDO2指标在拔管后10 min 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CVP、A-aDO2 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CVP、A-aDO2 指标比较(±s)

组别CVP(cmH2O)术前 插管麻醉后30 min 拔管后10 min A-aDO2(mmHg)术前 插管麻醉后30 min 拔管后10 min观察组对照组t 值P 值6.35±0.35 6.36±0.34 0.25>0.05 8.23±0.46 8.25±0.47 0.51>0.05 7.51±0.22 7.56±0.21 0.82<0.05 24.58±1.23 24.59±1.22 0.31>0.05 137.58±3.22 137.60±3.21 0.42>0.05 21.66±0.22 32.26±0.23 21.05<0.05

2.3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MVP、HR 指标比较

表3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MVP、HR 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MVP、HR 指标比较(±s)

组别MVP(mmHg)术前 插管麻醉后30 min 拔管后10 min HR(次/min)术前 插管麻醉后30 min 拔管后10 min观察组对照组t 值P 值95.17±0.80 95.14±0.81 0.170>0.05 95.27±0.79 84.28±0.76 6.890<0.05 97.12±1.82 95.45±1.81 1.490>0.05 75.36±1.42 75.32±1.41 0.440>0.05 76.32±1.44 68.34±1.35 8.870<0.05 80.14±1.50 79.17±1.51 0.630>0.05

两组患者术前、 术后10 min MVP、HR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后30 min 两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 讨论

老年患者由于身体素质较差, 通常在选择手术方法时需尽量避免开放式手术, 尤其是如开胸手术这类损伤较大的。 因此胸腔镜下手术治疗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其不仅创口较小,而且能够保证足够的手术视野[3-4]。 通常在胸腔镜手术前需要为患者建立CO2气胸, 这本是为保障手术顺利开展的支撑手段, 但同时对循环和呼吸系统也会造成影响,可诱发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等并发症[5]。 老年人肌肉弹力会随着年龄逐渐下降, 这就导致肺组织平滑肌的收缩能力下降, 加之肺部表面的活性物质相对减少,使得其对于气道的支撑力也逐渐降低。 根据临床研究显示,老年患者开展胸腔镜手术过程中由于麻醉、手术压迫等原因的影响,很容易产生呼吸困难的情况,为保障手术的开展,需通过人工通气的方式进行干预。 传统的大潮气量通气能够有效保障循环系统中氧气的含量, 但同时会影响心脏的排血量,也会进一步损伤肺部组织[6-7]。 利用小潮气量、 高频通气保护不仅可以改善呼吸和循环系统的症状,还可避免过大的正压通气对肺组织造成的损伤。

该文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拔管后10 min PaO2(84.22±1.19)mmHg、PaCO2(35.01±1.25)mmHg 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该结论与彭晓慧等人发表文章[8]结论C 组患者术后PaO2(74.03±9.65)mmHg、PaCO2(36.77±2.13)优于P 组患者术后PaO2(76.15±13.39)mmHg、PaCO2(34.21±2.38)mmHg 一致。

综上所述, 老年患者接受胸腔镜手术治疗期间辅以小潮气量肺保护通气能够改善患者肺功能, 降低对患者心率、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值得临床应用并大力推广。

猜你喜欢

潮气量胸腔镜插管
快速康复外科在胸腔镜肺叶切除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奈维用于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后防止漏气的疗效观察
气动电控麻醉机潮气量日常监测数据分析
重症肺结核并呼吸衰竭的最佳机械通气策略分析
《奶牛子宫角和卵巢子宫静脉插管方法的研究》图版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临床研究
小潮气量机械通气治疗小儿麻疹并肺炎呼吸衰竭56例分析
深昏迷患者应用气管插管的急诊急救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