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空洞型肺结核患者行胸腔镜手术治疗临床效果

2019-11-21胡家喜

世界复合医学 2019年10期
关键词:肺叶空洞胸腔镜

胡家喜

黑龙江省传染病防治院胸外一科,黑龙江哈尔滨 150500

临床肺结核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则为空洞型肺结核[1],给予药物治疗,其疗程长,且给药剂量较大,患者肝肾功能受到影响,依从性低。 所以,近年来不少学者倡导给予手术治疗,因医学界各项技术逐步改进,胸腔镜逐步在各疾病诊治中取得一定地位, 空洞型肺结核疾病也不例外。 数据统计显示[2],大约有80%以上的肺叶切除术为胸腔镜辅助肺叶切除术。此状况下,大量研究均指出[3],胸腔镜手术治疗空洞型结核病疗效明显。 现纳入84 例空洞型结核病患者 (于2016 年4 月—2018 年12 月到院诊治)展开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方案经医院伦理会批准后实施。 按治疗方式分组84 例空洞型结核病患者。 入选标准:①患者术前均接受抗结核治疗6 个月或以上; ②均同意此次手术治疗方式;③病例资料齐全。 排出标准:①合并其他疾病者;②精神、智力障碍影响,无法配合此次治疗者;③中途脱落研究者。对照组:男性25 例,女性17 例,年龄31~68 岁,平均为(33.6±1.2)岁,病程时间5 个月~23 个月,平均为(12.4±0.6)个月,空洞位置:10 例右下肺背段,6 例右上肺后段,4例右上肺尖段,9 例左下肺背段,6 例左上肺后段,7 例左上肺尖段。研究组:男性26 例,女性16 例,年龄32~69 岁,平均为(33.8±1.1)岁,病程时间6 个月~24 个月,平均为(12.8±0.5)个月,空洞位置:11 例右下肺背段,5 例右上肺后段,5 例右上肺尖段,8 例左下肺背段,5 例左上肺后段,8 例左上肺尖段。 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研究组患者均接受胸腔镜手术治疗,气管插管全麻,全胸腔镜协助下实施操作。 在腋后线和腋前线第9 肋间和第4 肋间部位做操作孔, 腋中线第7 肋间部位做观察孔。 大部分患者胸腔中存在粘连,将粘连分离后,再按照空洞状况确定采用肺叶切除术、 肺段切除术、 楔形切除术。 病灶在叶支气管附近的给予肺叶切除术治疗,病灶在段血管、段支气管部位的给予肺亚段或肺段切除术,病灶在肺附近的给予楔形切除术。 病灶切除时,需切除病灶之外2 cm 部位。 切除组织送往病理检查,排除癌变。

对照组接受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 第4 或第5 肋做15~20 cm 切口。 按照冰冻病理结果和操作术中观察状况确定手术方式:①病灶在肺门附近,无法实施楔形切除或切除后残留肺组织较少,则实施肺叶切除术;②病灶在肺组织边缘部位,则给予楔形切除术。

术后引流,若引流量<100 mL/d 时,则将胸腔引流管拔除。 术后可静脉滴注异烟肼,术后1 d,可服用乙胺丁醇、利福平等药物。

1.3 指标判定

记录患者并发症(支气管胸膜瘘、 血胸、 切口感染等)、住院时间、置管时间、瘤体大小、出血量、手术时间等。

1.4 统计方法

数据分析使用SPSS 13.0 统计学软件,其中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并发症

研究组并发症4.76%低于对照组26.19%(P<0.05),见表1。

表1 并发症比较[n(%)]

2.2 围术期指标

研究组手术时间、出血量、置管时间、瘤体大小、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围术期指标比较(±s)

表2 围术期指标比较(±s)

组别手术时间(min)出血量(mL)置管时间(d)瘤体大小(mL) 住院时间(d)研究组(n=42)对照组(n=42)t 值P 值152.32±58.21 195.63±55.32 3.495 0.001 112.21±48.21 333.54±107.21 12.202 0.000 4.21±1.21 6.72±2.32 6.217 0.000 3.45±1.02 4.12±0.75 3.430 0.001 7.42±2.32 11.42±2.65 7.360 0.000

3 讨论

临床治疗肺结核疾病与胸外科医学技术发展有密切关系。 20 世纪中叶阶段,大部分患者均接受保守治疗,此时外科方式在肺结核疾病治疗中地位不高[4]。 但近年来,因保守治疗疗程长、患者耐药性高等缺陷,外科手术再次在肺结核疾病中显示出作用。 随着胸腔镜技术快速改进和发展, 胸腔镜在诊治胸部疾病中取得了一定地位和认可,且应用范围日益广泛。 已发展为近年来治疗肺疾病的主要手术方式之一。

空洞型肺结核疾病病灶部位会有大量结核菌不断繁殖,损坏局部组织,进而出现坏死性干酪样液化[5-6],支气管将其排出后,腔内进入大量空气,进而出现空洞。 邻近肺组织会因排出坏死组织而发生感染[7-8],引发双肺结核散播,也可能发展为新传染源,并寄生霉菌,引发大咯血,甚至危及其生命。 该研究认为空洞型肺结核患者接受手术指标需满足以下几方面:①接受抗结核治疗后,病灶局限或完全吸收;②反复咯血;③巨大空洞直径高于3 cm;张力性空洞;壁厚>0.3 cm,厚壁型空洞;④多次感染;⑤存在癌性空洞者;⑥空洞位置在肺门部位置,可能会侵蚀到大支气管、大血管,或病灶处于肺周围位置,可能会破溃,引发支气管胸膜瘘、脓胸等症状。

胸腔镜手术治疗空洞肺结核疾病需确保在保留肺功能的基础上,彻底将病灶清除。 保证肺断面不存在活动病灶,尽量在小范围中将肺叶或病灶切除,降低并发症。 若患者合并营养不良、糖尿病等症状,需控制营养稳定、血糖稳定后,再接受手术治疗[9-10]。麻醉时,做好吸痰工作,双腔插管,以免结核病灶传播至对侧肺部。 往往结核病变存在胸腔粘连症状,且粘连处比其他部位较为紧密,给予电凝钩将其做分离处理时, 需尽量游离, 避免发生胸腔污染。 术中勿挤压、钳夹病灶,降低胸腔污染率[11-12]。 术后需多次冲洗胸腔,因长时间受炎性刺激,纵膈侧、肺门部位血管增多增粗,术中进行支气管、血管解剖时,先将迂曲、增粗的支气管动脉离断,降低术中出血量。 若发生肺动脉误伤,出血量少、破口小的状况,可用海绵钳止血。 若大量出血,可在胸腔镜协助下进行处理,出血得到控制后,可将其转为开胸止血。此外,胸腔镜手术因其具备视野清晰、创伤性小等优势,患者接受程度高。 若患者并发大咯血症状,给予栓塞治疗无效时,可考虑给予急诊手术治疗[13]。术前准确判定患者出血位置,通过胸部CT、体检、询问病史、纤支镜等检查,判定出血部位。 手术需适当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

该研究结果显示, 研究组并发症4.76%低于对照组26.19%(P<0.05)。 研究组手术时间(152.32±58.21)min、出血量(112.21±48.21)mL、置管时间(4.21±1.21)d、瘤体大小(3.45±1.02)mL、 住 院 时 间 (7.42±2.32)d 低 于 对 照 组(195.63±55.32)min、 (333.54±107.21)mL、 (6.72 ±2.32)d、(4.12±0.75)mL、(11.42±2.65)d(P<0.05),提示胸腔镜手术比开胸肺叶切除术更具优势。 有关此点,刘宝帅等学者[13]曾在研究中共讨论了空洞型肺结核患者160 例, 分组治疗后,观察组并发症1.25%、引流置管时间(5.21±1.25)d、手术时间(57.23±11.25)min、术中出血量(347.45±21.22)mL均 低 于 对 照 组8.75%、(5.52±1.54)d、(97.26±20.07)min、(482.12±13.45)mL(P<0.05),表明胸腔镜手术可行性和安全性更高。 该研究结果与之相符。

综上所述,空洞肺结核患者接受胸腔镜手术治疗,按照结核空洞位置、肺血管、叶段支气管与空洞的关系给予相应手术方式治疗,有效且安全。

猜你喜欢

肺叶空洞胸腔镜
快速康复外科在胸腔镜肺叶切除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锻造过程中大截面塑料模具钢中空洞缺陷的闭合行为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奈维用于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后防止漏气的疗效观察
如何避免想象作文空洞无“精神”
空洞的眼神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临床研究
128层螺旋CT显示肺叶间裂的最佳重建方法及其临床价值
班有活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