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T治理视角下高校信息化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2019-11-21吉朝明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9年21期
关键词:巴哈信度问卷

吉朝明 向 磊

1.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四川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中心 四川成都 611130

2.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四川南充 637000

近年来,我国高校的信息化发展迅速,经历了从“重建设”到“重应用”的发展过程[1],为高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起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但是,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出现了IT投资“黑洞”和“信息化投资悖论”等现象[2]。IT治理作为一种全局性的自上而下的管控体系,对高校实现IT投资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已成为高校治理问题的研究热点。

本文从IT治理的角度出发,以国内外IT治理的研究成果和高校信息绩效评价的相关文献为基础,研究高校IT治理指标体系和信息化绩效评价体系,构建两者之间的影响模型,并利用所收集的数据对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1 研究现状

1.1 IT治理研究成果

IT治理的研究成果根据研究流派可分为控制型和引导型两大流派[3]。控制型流派关注的是IT治理过程中的管控内容,发布了著名的信息及相关技术控制(COBIT)框架模型[4],吸引了众多学者在此基础上开展研究。引导型流派关注“如何治理”,认为IT治理水平可以通过权责利等相关制度安排来提高,特别强调IT治理中的组织结构、治理模式及沟通关系。高校的IT治理要落到实处,必须将“治理内容”与“如何治理”有效结合,把两者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因此,本文将控制型和引导型流派的研究成果相结合,对于IT治理的测量遵循引导型流派所提出的组织结构、治理流程和沟通关系三维度,同时,又将治理流程维度所关注的内容与控制型流派所提出的IT关键控制领域紧密结合。

1.2 IT治理对教育信息化的影响研究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可以看出,国外关于IT治理与企业价值和绩效的研究取得了大量的成果,主要包括:IT投资与企业价值的研究[5]、IT绩效与组织绩效的研究和IT生产率悖论与企业价值的研究[6]。这些研究成果基本都是关于IT治理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在这些成果中既有大量的理论模型分析,也有从实证研究角度进行的分析;但是目前很少有学者从IT治理角度出发,研究影响高校信息化绩效的因素。因此,本文依托已有的IT治理研究成果,站在与已有文献不同的视角,从IT治理的角度对高校信息化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

2 研究模型的构建

2.1 IT治理因素分析

本文将控制型IT治理和引导型IT治理的研究成果相结合,将IT治理从制度维、组织维以及控制维三个维度分解影响高校信息化绩效的因素。其中,在制度层面,把制度环境作为影响IT治理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组织层面,从组织结构、治理流程和关系沟通三个方面进行分解[7],三者相互关联,共同实现高校的IT治理;控制层面,按照控制的不同层次分成高层控制、一般控制以及应用控制。高层控制是指校级管理层面的控制,是为保障IT价值的实现,建立相关的IT风险管控机制、组织设置控制以及IT审计机制等;一般控制针对执行活动,用于对IT管理和技术、与基础设施相关的控制;应用控制主要针对于具体操作方面的控制,用于对IT作业流程、与日常操作活动相关的控制。

2.2 信息化绩效评价分析

目前国内关于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价的研究有很多,大致可分为:绩效评估方法研究、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研究、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研究、绩效评估实证研究、绩效评估实践研究[8]。本文对于高校信息化绩效的评价,在王河堂等[9]构建的信息化绩效评价体系的基础上,从高校事业发展的角度,围绕高校核心功能,分为管理决策、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方面的信息化绩效。

2.3 模型构建与研究假设

本文提出总体假设H为IT治理对高校信息化绩效具有正向的显著影响。根据高校IT治理要素的分析,本文从IT治理三个维度的7个要素对高校信息化绩效的影响提出假设,构建的关系模型如下。为了能够有效地检验本文所分析的IT治理的7个要素对高校信息化绩效的影响,提出以下假设:(1)假设H1:制度环境对信息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假设H21:组织机构对信息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3)假设H22:治理流程对信息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4)假设H23:关系沟通对信息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5)假设H31:高层控制对信息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6)假设H32:一般控制对信息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7)假设H33:应用控制对信息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3 实证研究分析

3.1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整理

本文针对高校IT治理设置的问题主要包括制度环境、组织机构、治理流程、关系沟通、高层控制、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等7个要素,设计28个题项。高校信息化绩效的测量主要从管理决策、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五个维度设计问卷,设计18个题项。本文问卷的制作与发放通过问卷星进行,问题的设计全部采用7级李克特量表形式,分值越高,表明学校IT治理水平越高或者信息化建设的效果越好。

本研究以高校教师作为调研对象,涉及信息化部门负责人、IT部门技术人员和专职教师、专职科研人员、普通行政人员等,通过QQ群、微信群发放问卷收集所需数据,并定向邀请高校信息化部门的骨干教师和负责人参与问卷调查。从2018年10月初至12月底,通过问卷星共收集问卷447份,来自于38所不同高校,包括本科高校16所、高职院校22所,其中信息化部门负责人的问卷占14%,IT部门骨干教师的问卷占35%,问卷来源于四川、甘肃、浙江、湖北、山西、陕西和广东等省份。通过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剔除所有评分项得分都相同的问卷,共剔除问卷32份,保留问卷415份。

3.2 信度和可靠性分析

对于量表的信度分析采用克朗巴哈信度系数来衡量,克朗巴哈信度系数越接近1,表明信度越高。本文采用SPSS v20.0统计分析软件作为数据分析工具,对收集整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问卷的信度分析结果见表1。

表1 信度分析结果表

根据分析经验,IT治理中组织机构、治理流程、高层控制和应用控制等要素的克朗巴哈信度系数大于0.9,认为量表高度可信;一般控制的克朗巴哈信度系数为0.849,处于0.8~0.9,认为是可接受的;制度环境和关系沟通的克朗巴哈信度系数分别为0.710,0.711,处于0.7~0.8,认为量表设计存在一定问题,但有一定参考价值。信息化绩效中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管理决策这3个要素的克朗巴哈信度系数都大于0.9,认为量表高度可信;而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克朗巴哈信度系数为0.884,0.896,处于0.8~0.9,认为是可接受的。从整体上来讲,IT治理和信息化绩效的各要素的克朗巴哈信度系数都大于0.7,因此,本问卷具有较高的可信度,说明调查数据的可靠性较高。

3.3 假设检验

回归分析作为研究变量之间的非确定关系的一种通用模型,在自然界、社会科学等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为了研究IT治理角度下影响高校信息化绩效的因素,本文采用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得出的实证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信息化绩效作为因变量,IT治理的7个要素作为自变量,模型的整体拟合优度(调整R2)为0.712,值越接近1说明模型越好,能较好地反映IT治理各要素与信息化绩效之间的关系。通过回归方差分析结果,该模型的F值为144.193,其对应的sig值为0.000,小于0.01,表明自变量对因变量产生显著的线性影响,说明整个回归模型具有价值意义,有效的IT治理能显著提高信息化绩效,这能验证本文的研究假设H。

根据表中的回归分析数据显示,制度环境、治理流程、关系沟通、高层控制和一般控制的sig值都为0.000,都远远小于0.01,因此对信息化绩效的正向影响是显著的,从而验证了假设H1,H22,H23,H31和H32。组织结构的sig值为0.215,大于0.01,说明组织机构对信息化绩效的影响并不显著,与本文的假设H21不一致;应用控制的sig值为0.034,说明应用层级的控制对高校信息化绩效的影响并不显著,与本文的假设H33不一致。

总而言之,以上整体和单个要素的实证分析基本达到了本文的研究预期,回归结果也表明IT治理水平对高校信息化绩效的提高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是要进一步提高信息化绩效水平,需要重点关注制度环境、治理流程、关系沟通、高层控制和一般控制等因素。

4 分析与结论

本文结合COBIT模型与我国IT治理研究中心的成果,从制度、组织和控制维度的7个要素来测度高校的IT治理水平;同时从管理决策、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5个角度来衡量高校信息化绩效。最后以问卷调查收集的数据实证分析影响高校信息化绩效的因素,通过研究得出结论如下。

第一,制度环境对高校信息化绩效水平的影响显著。制度环境是IT治理有效运行的基础,实证研究表明高校信息化建设所面临的相关制度环境越完善越严格,其IT治理越成熟,虽然可能会增加一定的治理成本,但是其综合效果提升明显,能显著提高信息化的绩效水平。

第二,IT治理的组织机构对高校信息化绩效的影响并不显著。根据目前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高校虽然都设立了IT治理相关的组织机构,但是这些机构的“责、权、利”不明晰,没有切实履行相应的职责。合理完善的IT治理流程能对IT投资决策和审批的过程进行有效监督,能有效控制信息化建设的风险,提高信息化绩效。沟通关系是高校IT治理过程中的一个软环节,加强各部门之间和各层级之间的协作沟通,能有效促进信息化建设目标的达成,促进信息化绩效的提升。

第三,高层控制对高校信息化绩效的影响显著,说明高校IT治理的有效落实必须得到管理层的重视,战略层面的IT管控机制越完善,越能促进信息化绩效水平的提高。一般控制也能对信息化绩效起到显著的提升作用,说明在IT建设与维护的具体执行活动中,对开发与变更、维护等过程控制得越好,越能提升IT治理水平;应用控制对信息化绩效水平的影响不明显,说明日常操作活动相关的控制从目前来看并不能真正影响IT治理水平,需要与其他因素相结合才能发挥更为有效的作用。

猜你喜欢

巴哈信度问卷
一种新型巴哈赛车车架的设计及优化
巴哈赛车的悬架优化设计及操稳性分析
《广东地区儿童中医体质辨识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
作为数学教育研究质量分析的信度
Z11巴哈赛车前差速器的轻量化研究
原始的能量——莱尔·卡尔巴哈
平衡损失函数下具有时间效应和通胀因子的信度估计
问卷网
中文版脑性瘫痪儿童生活质量问卷的信度
问卷大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