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实践性探索

2019-11-20崔常娟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学科素养历史

崔常娟

[摘   要]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历史教学的宗旨。文章通过淝水之战及前秦失败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能力,形成得民心者得天下的认同感。通过孝文帝改革一目的学习,引导学生能够以实证精神看待历史问题,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而北方民族大交融这部分的内容则通过史料实证,培养学生多角度多元化看待历史的能力,通过历史解释达成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个民族共同创造的,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这一家国情怀培养目标。

[关键词]历史;学科素养;实践性探索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28-0074-02

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应通过历史课堂,润物细无声地教会学生唯物辩证、全面客观地看待历史,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已被新课标确定为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本文以《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一课为例,探讨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文本的分析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在“课程内容、教学活动建议”中关于本课的表述为:“通过北魏孝文帝改革,初步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搜集南北朝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资料,编写一期板报。”本课内容分为三个子目,分别是“淝水之战”“北魏孝文帝改革”“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的时期,蕴含着从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发展趋势,而北方民族大交融是隋唐统一的必要条件。北方内迁的两个少数民族政权前秦和北魏都统一了黄河流域,但他们在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上有很大差异,前秦采取的方式主要是民族冲撞(淝水之战),北魏采取的方式主要是民族融合(汉化政策),在价值取向上我们倾向于和平改革的民族交融方式。虽然前秦和北魏都未完成全国统一大业,但客观上都促进了北方民族大交融。北魏孝文帝改革是本课的重点内容,民族交融的方式和意义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把这些理性、抽象的内容变成学生的感性知识,实现教学立意与素养的无缝链接,体现了历史学科素养的潜移默化。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情导入,知识迁移

展示动态画面,学生同唱腾格尔的《敕勒川》。

设问:《敕勒川》是由哪个少数民族创作的?(鲜卑族)和它同时迁入中原的少数民族还有哪些?五十六个民族中有这些少数民族吗?他们到哪里去了?(课件显示图,略)

设计意图:由大家熟知的《敕勒川》入手,回顾内迁的鲜卑族和北方游牧民族,通过新旧知识的迁移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有利于历史核心素养的落实。

(二)组织学习,合作探究

【第一篇章】历史的教训:兵戈声中看交融——淝水之战

展示动态地图:《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形势图》《淝水之战》形势图。(图略)

设问1:根据《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形势图》说说这个时期的特点。

设问2:前秦和东晋分别是由哪个民族建立的?你认为苻坚是怎样的帝王?

设问3:淝水之战的时间、双方、兵力、典故(故事)、结果、性质(特点)、影响分别是什么?(图1)

探究1:前秦87万兵力为什么打不过东晋8万兵力?(小组合作探究前秦失败的原因)(图2)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课本,从民族关系的细节中分析前秦失败的原因。通过史料分析,得出前秦军队里有汉族,也有鲜卑族、氐族、羯族、羌族、匈奴族等,民族成分复杂。前秦军中的汉族自然希望汉族政权东晋胜利,而其中的少数民族对前秦的统治非常不满,不愿为前秦卖命。前秦军内部民族矛盾严重,民族融合程度不深,是前秦失败的最主要原因。由此可以看出,要想得天下必须得民心,凝心聚力才能统一天下是淝水之战的历史教训。

设计意图:通过《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形势图》和《淝水之战形势图》,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自主完成淝水之战的表格,提高学生历史解释的能力,使学生掌握了学习战争的角度和方法,为以后战争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从民族关系的细节中分析前秦失败的原因,引用史料“前秦这个由各民族各个势力组成的马赛克般的政权,瞬间瓦解”,引起学生的共鸣,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第二篇章】歷史的趋势:改革潮中促交融——孝文帝改革

课件展示:《南北朝并立形势图》和《孝文帝迁都形势图》,孝文帝的生平及黄河流域出现民族融合的趋势。

设问1:北魏的建立和发展是怎样的?孝文帝是怎样的帝王?

设问2:据图分析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和根本目的。(图3)

探究2:孝文帝迁都后又进行了移风易俗的汉化政策,这些政策增强了北魏的实力。依据教师提供的材料,探秘孝文帝采取了哪些措施。(教师分发信封装的史料,各小组进行合作探究)(图4)

探究3:据史料分析孝文帝改革的影响(图5)

设计意图:通过《南北朝并立形势图》和《孝文帝迁都形势图》,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时空观念,还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形成了历史解释素养。孝文帝改革的措施部分,教材叙述很简略。通过探秘孝文帝改革内容的情境创设,增强神秘感,符合七年级学生的心理,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激情;尤其是运用史料实证,学生形成感性认识,落实了史料实证方法的运用,实现史料实证核心素养的提升,使课堂氛围达到高潮,这是教学设计的亮点。

【第三篇章】历史的延续:胡风汉韵大交融——交融中的发展

设问1:通过以下的读图识史,你怎样理解民族交融的方式?(图6)

设问2:通过学习你认为鲜卑族及其内迁的匈奴、氐族、羯族哪里去了?(融入汉族)你身边的哪位同学或者亲朋好友曾是少数民族?他们现在的衣食住行等方面和汉族有区别吗?

设问3:根据图片和史料,谈谈民族交融对我国的影响。(图7)

探究3:今天,在我们的56个民族中,已经没有了鲜卑族。有人认为这是由于当年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使得鲜卑族消失和北魏衰亡,所以孝文帝的改革不值得肯定。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评价人物的标准: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是否推动社会进步。)

探究4: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怎样理解马克思的“落后民族征服先进民族,最终被先进民族的先进文明所征服”? (背景音乐《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设计意图:关于民族交融的方式和影响,初一学生凭借原有的知识和能力是很难理解的。图文结合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印象,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时空思维。通过 “通过学习,你认为鲜卑族及其内迁的匈奴、氐族、羯族哪里去了?”这一问题,使课前设计的问题得到了呼应,前后一致,整体优化。通过“你身边的哪位同学或者亲朋好友曾是少数民族?他们现在的衣食住行等方面和汉族有区别吗?”这两个问题及展示以“胡”为名的实物图,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北方民族大融合及北方民族的交往、交流與交融,为中华民族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这一历史解释。充分利于图片等史料进行实证,通过学生的描述和教师的指导,帮助学生形成感性认识。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突破了难点,更使学生的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核心素养得到了培养。

通过对孝文帝的评价,使学生在思考和辩论中培养了正确看待历史人物的能力。在对比中帮助学生多视角、多样化地学习历史,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使家国情怀的素养悄然落地。

引导学生进行“落后民族征服先进民族,最终被先进民族的先进文明所征服”的合作探究,使学生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经过教师的点拨,最后达成历史解释:孝文帝通过汉化政策的改革,说明鲜卑族不仅被汉族的先进文明征服 ,把鲜卑族融入汉族,而且把鲜卑族的先进文化融入中华民族的文化中,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由此可见,中华民族是由各个民族共同缔造的。背景音乐《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响起,引起学生的共鸣,实现教学立意的同时,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的素养悄然落地。

【课堂小结】(图8)

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看出民族关系的特点:一是民族冲撞,也就是民族矛盾严重。前秦面对严重的民族矛盾,希望通过战争(如淝水之战)去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结果失败。二是民族汇聚(融合)。孝文帝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通过和平改革,推行汉化政策促进民族融合。北方地区民族大交融,为以后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与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无论是民族冲撞还是民族交往都是民族交融的方式。各个民族的界限不是固定不变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责任编辑    袁    妮)

猜你喜欢

学科素养历史
基于新课程改革深入下的高中历史学科素养培养
从历史文物古迹到架构学科活动的探讨
教师学科素养及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探究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学科素养的渗透初探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九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5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