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韶关仁化石塘月姐歌的女性民俗研究

2019-11-20广东韶关学院文学院

长江丛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石塘妇女文化

■黎 欢/广东韶关学院文学院

石塘村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西南面,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1368年),是广东省韶关市历史文化底蕴最深厚、古建筑群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而石塘村的月姐歌是石塘村妇女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从唐朝以来流传在石塘村女性人群中的一种带有神秘色彩的民间风俗歌曲,并成为了石塘村妇女欢庆中秋佳节的独特活动。它以独特的方言(虱嫲声)和演唱形式形成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和特点,是客家民歌中一枝独一无二的艺术奇葩。2010年“月姐歌”被列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

月姐歌最引人注目的特点即是女性属性,只有女性参与,村中男性认同这种习俗,但不允许参与。本文将从女性学与民俗学相结合的视野来研究月姐歌的女性民俗特色,女性民俗是各民族女性在自己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反复出现、代代相袭的生活文化事象,它包括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妇女的衣食住行习俗、生产工艺习俗、婚姻礼仪习俗、生育习俗、民间信仰、岁时节日及游戏竞技等诸多方面。石塘月姐歌正是一种具有鲜明的女性民俗特色的中秋节日民俗。

一、月姐歌民俗沿承的文化背景

月姐歌相传起源于唐朝,一个叫月莲的妃子逃出皇宫后流落民间,后在石塘村定居,并把平日在宫中对月吟唱的月姐歌传给石塘妇女。每逢中秋佳节,平日甚少出外交往的女性相聚在一起设歌堂,摆放供品,装饰歌堂,从八月初一到十五,举行迎月姐—迷月姐—送月姐的仪式,在祭祀拜月过程中互述衷肠、对月歌唱。“仁化县石塘镇的月姐歌堂以组织严密,活动时间长,咏唱曲调丰富而闻名。”[1]石塘村自古有耕读传家的传统,除了女性之间口耳相传,男性文人与受过教育的大户人家的女子都参与了创编月姐歌。明朝月姐歌活动达到鼎盛时期,全村设立的歌堂多达十一个,每个歌堂的成员有三十多人。清朝之后,月姐歌活动规模有所减少,但依旧如期举行。在特殊时期,月姐歌被全面禁止传唱,村中妇女只能以手抄心记的形式传承。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地方政府文化部门开始调查、收集、整理月姐歌资料,并组织石塘妇女参加各种演出,对月姐歌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目前石塘村的月姐歌堂仅存2个,会唱月姐歌的妇女有100多人,以50岁左右为主。

月姐歌沿承至今,首先有赖于历史古村文化的积淀。早在清代康乾盛世时代石塘村就已是千家村,被誉为“粤北第一村”,古村集古寨、古巷、古井、古宅、祠堂、庙宇、古风、古韵于一体,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历代石塘村人才辈出,村中文化氛围浓厚,崇尚“文武合一”和“耕读合一”,对月姐歌的创编和传唱发挥了积极推动的重要作用。古村地处粤北地区盆地,农业生产条件较优越,村民安居乐业,人口流动不大,各乡镇的方言有较大差异,以虱嫲话方言演唱的月姐歌在隔绝的小环境中获得较稳定的世代传播。

二、以女性为主体的民俗文化内涵

(一)月姐:女性与月亮一体化的原型符号

月姐歌的所有仪式都是以“月姐”为核心,而月姐正是女性与月亮一体化的原型符号。从月姐歌的民俗事象看,石塘女性对月神的信仰崇拜,是女性精神信仰追求的现实表现方式。“中秋节的形成,源于上古时期就开始的月亮崇拜,源于祭祀月亮中的女神嫦娥。”[2]中秋神话中的主角嫦娥,中秋信仰中的月姐、月婆,实际上是远古女性崇拜的集体记忆的复现。中秋节中女性崇拜文化得以保存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女性—月亮一体化的原型心理,月亮神话遵循月亮—女性一体化的心理定势,将远古的集体意象保存了下来。因此,“中秋节俗与古人对月亮的认知、赋予明月的种种意象属性密切相关。”[3]广东的信宜、化州、梅县、韶关多地都流传着“拜月姑”“迎月姐”的习俗,女性在这种带有神秘色彩的中秋节习俗活动中都是扮演主角,与古人认为“日为阳、月为阴”的观念有关。“中国传统社会的妇女劳动分工可以概括为‘女主内’和‘严闺阁’。女性比男性更需要某种精神寄托,希望冥冥之中会有超人的力量帮助她们改变较低的地位。”[4]女性参与拜月这种祭祀活动,不仅承载着万物有灵思想的沿承,也满足了女性对精神慰藉的心理需求,有效地使她们在现实困境中获得信心和力量。这类活动的信仰色彩也赋予女性正当理由来参与仪式活动,使男性家属不会反对和干预。

(二)歌谣:女性乡土生活经验与情感追求的原生态叙述

中国多地流传着“女歌”,“凡是当地女性用方言吟唱的押韵或押调的歌谣都可称作女歌。”[5]这种女歌是一种自然的产物,具有原生态的艺术美。首先,月姐歌是以方言清唱的形式吟唱,包括绣香包调、石榴打花调、睇龙船调、送月姐调,具有浓厚的唐朝宫廷乐韵,旋律动人。演唱形式丰富,有独唱、合唱、对唱和表演唱等。月姐歌善于用形象的比喻,将叙事、写景和抒情相结合,多叠章(章段重复)和复句(句子重复),一咏三叹,适合拜月仪式中演唱和表演的需要,并不断强化歌者情感的渲染力度。比如“椒子打花心里黄,寻条杉木斗凉床,斗起凉床鸳鸯对,对起鸳鸯对凤凰,对就对,唔该对起三五岁,夜晚抱上床,叫f是阿娘,日里抱下地人说是夫妻。”(《怨爷娘》)在借物抒情、回环咏唱中尽情倾诉了乡村童养媳的凄苦和无奈。

其次,月姐歌具有高度的写实性,将民俗与女歌结合,客观详实地记录着古村妇女的日常习俗与生存状态。由于过去乡村妇女普遍不识字,大多是歌者即兴现编,反复吟唱,然后口耳相传,因此,很多歌词不事雕琢,虽然有的作品歌词缺乏文采,但质朴自然,体现真情实感。歌词的内容涵盖了神灵崇拜(如《送月姐》)、时令节气(如《季节歌》《竹叶歌》)、耕作织造(如《倒采茶》《香包歌》)、家庭生活(如《桃花开》《一轮丝片》)等,以女性日常生活内容与乡土生活的情感体验为主题。特别是月姐歌歌词中出现的丰富的意象符号,呈现出石塘女性丰富复杂的情感世界。比如“月”和“花”的意象在月姐歌中反复出现。“在中国人的观念中,月亮是一个美好的所在,人文意义上的居所,寄托了无限幻想。明清,功利性的祭祀祈求与世俗的情感和愿望,构成普遍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6]如“八月香包绣八行,绣起八仙翻龙江;绣起天上峨眉月,绣起天上月团圆”(《绣香包》节选)这首歌的月亮意象表达出石塘妇女对团圆聚合的美满生活的向往之情以及对分散别离的感伤愁绪。“花”在月姐歌中是一种寄寓美好事物的审美对象,象征着美好时光或美满的爱情。如“正月好罗桃花开,桃花开,桃花开开又结子,手把花枝望郎归呀,哩罗哩,望郎归呀。”(《桃花开》)当桃花已经盛开又结子了,而郎君却迟迟未归,妻子用歌声把对美好爱情的期盼和等待的孤独焦虑心理表达得形象而丰富。月亮与花的意象同时也表达了女性在卑微的生存困境中的压抑和反抗,对月歌吟成为传统社会女性在囚禁中守望的姿态,花的盛开与零落尽显女性命运的无常。

三、为女性发声的民俗文化功能

月姐歌作为一种情感媒介,为女性提供表达工具、交流的纽带和精神的滋养。月姐歌以坐歌堂为表演仪式,八月初一至十五妇女们聚集在月姐歌堂载歌载舞,游戏狂欢。

首先,月姐歌是一种女性发声的媒介。在男权文化语境中,女性语言资源严重匮乏,话语权受到限制,自我意识的淡薄导致女性对他者身份的自我认同。月姐歌的流传让女性话语空间得以扩大,通过歌谣对不平等的生活现实的控诉,表达出妇女的愤懑和反抗。

其次,月姐歌为女性群体提供了一个交流的社交载体,拓展了女性的社会生活空间。封建男权社会中的石塘妇女缺乏出外交往的自由空间,缺失清晰自觉的个性意识,尤其是当时为数较多的童养媳,只能在歌堂相互传唱中获得同性的理解和交流的机会,增进同命运共患难的姐妹情谊,满足了该地域的劳动妇女一定的社交、结社的心理需求。一个个封闭的“她”相聚到相互交流的“她们”中,获得了根植于自我又超越自我的群体体验,有利于强化女性群体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月姐歌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女性取得社会地位的需求,以平等的身份进行节庆娱乐与狂欢,获取两性关系暂时的平衡。

此外,月姐歌为女性提供了精神的滋养。这种习俗的本质是以娱神为借口,以娱人为目的,为女性提供了宣泄情感和表达美好愿望的途径和方式。女性在欢唱的娱乐活动中释放生存压力,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回忆和向往,抚慰了寂寞的心灵,平衡了失落的心理,淡化了生活的苦难,满足了自我表达与人际传播的需求,得到了精神的慰藉。尤其是寄托驱邪纳福的愿景,对女性群体起到心理调节和娱乐审美的文化功能,实现女性个体的心理和谐。

四、月姐歌的传承与发展

传承和发展是遗产保护的最终目标,通过代际延续、时空传播实现保护的目的。目前月姐歌传承面临女性传承人老龄化、人数少、出现断层等问题,应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活化传承原则。

首先,提升女性传承人的文化自觉性与文化适应性。当前的石塘妇女从被隔绝于家庭到逐渐出入外部世界,社会生活日趋丰富,她们的社会角色、自我认同感都发生巨大变化。因此,对具有特定性别属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提高月姐歌女性传承人的自主意识和创造意识,让女性在平等、自由的生活环境中传承、享用和建立良好的女性民俗,实现两性平等的对话与交流,同时在担负文化传承责任中获得精神愉悦和社会认同。第二,地方政府文化宣传部门应采取有效激励机制,调动传承人参与的积极性。目前,对月姐歌的传承保护和活化利用还缺乏有效的财力保障,一定程度制约了传承人的积极性。地方文化宣传部门应重点培养传承人队伍,一方面帮助现有的传承人提升演唱水平、突出特色、形成品牌,另一方面帮助村民组建各类文艺队伍、带动更多的群众成长为传承人。第三,改变单一的口传心授式的代际传承方式,拓展月姐歌传播的深度与广度。一方面,主动做好民间文化资源普查工作,尽快对月姐歌作品进行全方位的搜集和整理,大力挖掘散落在民间的原生态的歌谣,采用摄像、录音等现代化手段将这些原始民谣原汁原味地保存下来,建立区域性的月姐歌档案库。另一方面,发挥乡村互联网+文化传播功能,让月姐歌成为活跃的“活态”文化,让月姐歌能够保存流传,传播给更远的区域,影响更多受众。如在“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等电子博物馆收录月姐歌,韶关市近期启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抢救性拍摄记录工作,制作十集大型纪录片《韶关非遗印记》,其中包括月姐歌项目。第四,激活民俗文化传统,把月姐歌的传承渗透在古村社区活动中。深化“一村一品”特色文化建设,打造以月姐歌为品牌特色的中秋节庆活动。积极鼓励和引导村民自办文化活动,着力挖掘传统文化积极因子,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业余文艺队伍,使它在新时代的乡村文化振兴计划的实施中发挥重要作用。第五,以利用性的保护方式,立足本地文化旅游资源,为月姐歌的传承与发展创设长久而富有活力的舞台艺术平台。以文化宣传、节日欢庆为诉求,带动文化建设和产业发展同步向前。注重地域文化与民谣资源的有机融合,让传统文化在旅游产业中展示民族风情和民俗文化特色。

猜你喜欢

石塘妇女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漳浦县妇联走访慰问“两癌”贫困妇女
作品赏析(1)
一株“灵芝”——一位贫困妇女的脱贫自述
谁远谁近?
Старинный приморский город
当代妇女的工作
鱼的温暖
礼仪是一种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