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城市基层党建新路子

2019-11-19中共永济市委书记徐志英

支部建设 2019年7期
关键词:驻区党组织党员

◎ 中共永济市委书记 徐志英

去年以来,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践行党的建设“两个走在前”要求,紧扣城市基层党建融合互动、共驻共建的灵魂,立足永济半农半工、半城半村“四半特点”,通过“四坚持四同步”,大胆探索、积极实践,走出了一条具有县级市特点的多主体、多资源、多途径融入融合的城市基层党建新路子。

坚持压实责任和抓好起步同步,为城市基层党建扎实开局奠定基础、提供保障

永济市城区共有3个街道办事处、22个社区、7个城中村、246个生活小区、14.3万常住人口;共有基层党组织485个,党员5680人。一半是城市、一半是农村,一半是市民、一半是农民,城乡混合,村社交错。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城市群体和城市社会组织构架发生显著变化,原来条块分割、碎片化的传统党建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时代形势需要,对巩固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提出严峻挑战。我们牢固树立政治意识,把城市基层党建作为固本强基的政治举措,主动扛起政治责任,一是把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列入市委重点承诺事项,作为书记抓改革的重大事项之一,先后6次召开常委会议专题研究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划拨专项经费全力保障工作创新,亲自召开动员会、推进会,对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进行部署,明确把城市基层党建作为年终述职评议重要内容,以最坚决的态度、最强劲的措施,确保永济市党的建设始终干在实处,走在各项工作前列。二是把抓好顶层设计作为关键,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社区大分类、组织大归类、党员大起底、资源大排查”活动;副县级党员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大起底大调研;针对永济实际,把农村也纳入城市基层党建范畴,开展了五大领域党组织、“三级”书记大学习大讨论活动,精准把脉市情特征,深刻把握城市基层党建规律,高标准出台了《关于加强新时代城市基层党建的实施意见》和《关于驻区单位党组织和街道社区党组织开展共驻共建的实施方案》两大总纲。三是把强化思想认同作为前提,成立专门的城市基层党建培训小组,在全市基层党组织中开展大培训,编印工作简报,凝聚思想共识、激发工作热情、传授互联互动方法、传导工作压力,在全市形成了浓厚氛围,确保了城市基层党建扎实开局、有效破题、稳步推进。

坚持打好基础和推进融合同步,确保城市基层党建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开展

我们以“三基建设”为统领,全力抓好各领域党建,为城市基层党建打牢基础,同时以城市基层党建“融合”为抓手,推进各领域党建在互联互动、共驻共建中补短强弱,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一是实施“三基建设”品牌引领计划,从2017年开始,围绕基层组织规范化、基础工作标准化,对照省委下发的规范化建设标准,制定出台了5大类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的500余条具体标准清单,通过“对单创建—组织申报—专项评估—定期复检”的方式,持续推进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二是提升街道社区统筹等级,出台了《驻区单位党组织到社区备案登记制度》《城市基层党建考核制度》,赋予街道社区党组织对驻区单位年终考核、评先评优建议权,达到了街道社区“发令”单位“行动”的效果;社区工作人员全部达8人以上,全市500平方

以上的社区达75%,1000平方以上的达32%,保障了党员活动有“阵地”,群众活动有“场所”;把最优质的资源下沉到社区,“千人计划”新提拔的7名市直副科级干部挂职社区“第一书记”,3名正科级年轻干部挂职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充实了街道社区工作力量。三是突出系统集成、整体建设,围绕“组织全覆盖、机制大融合、管理无缝隙、监督无死角、作用大彰显、群众有获得”的工作目标,完善纵向责任联动和横向资源整合的工作体系。建立纵向“三级联动”组织体系。在市级层面,成立全市城市基层党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谋划全市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在街道,以街道党工委为主体,成立“街道共建委员会”;在社区,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建立“社区联建委员会”,形成以上带下、以下促上,一贯到底、强劲有力的“动力主轴”。同时,将社区联建委员会,通过社区党组织这个“统筹核心”,和区域内的网格党小组和楼院党员示范户进行对接,实现了组织下沉,在全市构建起了比较完整的金字塔型组织体系。建立横向左右联动、资源整合工作机制。出台《驻区单位党组织到社区备案登记制度》《城市基层党建考核奖励制度》《住区党员到社区备案登记服务居民制度》《党员协管通报“十条”规定》等制度,有效将区域内各领域党组织、各领域党员和服务资源有效纳入区域党建工作范畴,进行统筹整合、集约利用,通过契约式、集中式、认领式、引导式、订单式和指定式等方式服务群众。四是树立规范化、标准化工作理念,制定出台了《城市基层党建领导小组议事规则》《城市基层党建街道共建委员会议事规则》《城市基层党建社区联建委员会议事规则》《城市基层党建街道共建委员会、社区联建委员会规范化建设标准》等制度,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走向常态、形成习惯。

坚持典型引路和整体推进同步,实现城市基层党建全面提升、全面进步

从组织部门、党组织和党员3个层面,部署开展了三大类别活动,引领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全面深入开展。组织部部务会“1+6”挂牌领题行动计划。组织部门发挥牵头抓总作用,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分类确定6个示范点,由组织部长总牵头,部务会6名成员每人牵头负责一个示范点,组织分管科室人员组建课题组全程包联示范点,进行探索破题、打造典型、示范引领。“机关党组织进社区”系列活动。坚持先易后难原则,从机关单位融入所驻社区入手,开展“驻区党组织进社区·送党课”“驻区党组织进社区·共办主题党日”“驻区党组织进社区·访民生办民事”,先后讲党课126场次,举办主题党日活动243场次,解决群众困难问题523件。党员“立足岗位做骨干,奉献社区做模范”活动。活动分两大主体和两大主题,党员以双重身份参加活动,其中在基层党组织中开展“立足岗位做骨干”活动,在社区开展“奉献社区做模范”活动,基层党组织和社区党组织分别定期评选“业务骨干”和“奉献模范”,并进行“双向展示”。同时,在评选全市优秀党员时,实行“双认可”标准,必须既是单位评选的“业务骨干”,又是社区评选的“奉献模范”,推动党员融入社区作用发挥,同时强化社区党组织对驻区党员监督管理。

坚持强化政治引领和社会治理同步,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走向深、实、细、精

坚持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彻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一条红线,寓政治引领于服务中,以党建引领深化为民服务,织密城市治理的“针脚”。一是把“三个一定”作为铁的纪律和要求。坚决要求社区在组织活动、开展服务中,把“一定都要以党牵头的方式开展,一定要体现党的色彩,一定要把党的标志亮出来”作为基本原则,让群众时刻感受到“党组织就在身边,服务就在家门口”。二是推行“十联”工作法。推行党建联抓、组织生活联过、资源联用、事务联管、服务联做、公益联搞、活动联谊、文明联创、难题联破、治安联防,引导各级党组织齐心协力,共同建设美好社区。三是把党建融入城市发展经络。发挥党建文化的强大政治引领作用,在全市建设了4个城市党群服务驿站,打造了城市党建文化主题公园,建设了理想信念教育展厅面向群众开放,把党建工作从“四堵墙内”拓展到“公共场所”,从“教育党员”拓展到“引导群众”,从“教条说教”转变成“潜移默化的感染渗透”,以党建文化涵养社会正能量,引领群众自觉听党话、跟党走。

猜你喜欢

驻区党组织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倔”楼长是个老党员
党员之家
对67个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巡诊”
村党组织委员会候选人预备人选的推荐与确定
交纳党费的过程中,下级党组织上缴党费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社区的党建“轮值制”
构建区域一体化党建工作新格局
推进街道社区党组织与驻区单位党组织共建互补
党员标准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