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喉舌论”到“治国论”
——习近平新闻思想关于新闻舆论功能的新定位

2019-11-19李科洲

新东方 2019年5期
关键词:理政治国舆论

李科洲

在2016年2月19日举行的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这一重要论断,把新闻舆论工作与两个重要事项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党的执政地位、治国理政,是对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工作性质作用的新定位。

马克思在为《新莱茵报》辩护时指出:报刊是“无处不在的耳目”,是“热情维护自己自由的人的精神的千呼万应的喉舌”。自此以后,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引领下,逐渐形成了“喉舌论”。习近平在继承这一思想的基础上,更深入地强调了新闻舆论的重要性,并把它定义为“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从“喉舌论”到“治国论”,新闻舆论的治国理政功能得到了彰显和更加有意识、更加自觉的使用和发挥。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新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舆论工作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正在实践中持续得到丰富与完善。

一、内涵:新闻舆论功能巨大

为什么说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因为它极端重要,体现在“五个事关”。“五个事关”把新闻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选择联系起来,和党及国家前途命运联系起来,把新闻舆论的重要性提到了新的高度。

在2018年8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用“举旗帜”等15字来阐明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此前,在“2·19”讲话中,习近平用“高举旗帜”等48字来阐明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分析15字和48字,可以看出它们都强调了新闻舆论的几大功能:传播信息、引导舆论、服务社会、教育教化、组织鼓动、交流沟通、展示形象等。其中,传播信息、引导舆论和服务社会是新闻舆论的三大主要功能。

(一)传播信息功能

这里的“信息”,主要是指新闻信息。传播信息,旨在满足人们了解新近发现的事实这一基本需求。这是新闻舆论最基本最重要的功能,是其他功能发挥作用的基础。这种传播行为,当然也包括以下两种:把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传播到群众中去,把群众的意见、呼声、意志、愿望传达给执政者。“澄清谬误、明辨是非”,强调的就是要传播正确的信息。

(二)引导舆论功能

引导舆论功能,就是我们常说的导向功能。引导舆论功能体现在于引导群体前进的方向,也就是上面所说的“举旗帜”“高举旗帜、引领导向”等。一个政权要兴起,首先要在舆论上造势,如“陈胜王”的鱼腹藏帛书。而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如前苏联的巨变是先从新闻舆论的失控开始的,东欧的“颜色革命”最先启动的是新闻舆论战。政权更替时,必然会发生对新闻舆论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的争夺。

习近平高度重视新闻舆论的导向作用。他反复强调,必须主动抢占宣传思想阵地,特别是对涉及重大原则问题和是非问题上的“噪音”、杂音,不能任其扰乱思想。历史证明,失意识形态者就会失天下,因此任何时候都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三)服务社会功能

服务社会功能,就是指新闻媒介作为一种公共媒介所具有的为公众提供相关服务的功能,如传播知识、提倡道德、提供娱乐等。新闻舆论在科学知识普及、教育和文化的传承中,在“联接中外、沟通世界”中,都具有明显的公益性。因此,它必须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服务于社会的公共利益。无疑,这和国家的治理与稳定也是息息相关的。

新闻舆论还有监督功能等诸多功能。这些功能的有效发挥,同样能对治国理政、定国安邦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探源:对“喉舌论”的继承与发展

喉舌论,指的是报刊等新闻媒体是中国共产党、政府和人民的传播机构。“喉舌论”来源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马克思用“耳目喉舌”来表述报纸的功能和作用,指出人民可以借助报刊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并将之当作革命斗争的有力手段。

(一)“喉舌论”的历史脉络

“党报是党的喉舌”这一指导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影响下形成的。1929年创办于上海的《党的生活》最早提出了党报党刊的喉舌作用。它在“发刊词”里提到:“《党的生活》与其他刊物的区别,不仅在于他要讨论党内的问题。而更在于他是一般党员的喉舌。”

随后,在革命斗争的实践中,“喉舌论”进一步得到发展和完善。从党的喉舌,到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其内涵日益丰富。1948年,毛泽东在与晋绥日报编辑人员谈话时就说到新闻舆论的喉舌功能。他指出,报纸能使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等,迅速而广泛地同群众见面。1959年,他更是提出了“政治家办报”的著名论断。

1980年,在《目前的形势和任务》的讲话中,邓小平要求宣传思想工作“一定要无条件地宣传党的主张”。此后,党的领导人对“喉舌论”多有论述。1989年,在《关于党的新闻工作的几个问题》中,江泽民强调,国家的报纸、广播、电视等,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在2002年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胡锦涛也指出,党的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

199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新闻舆论工作的若干意见》就作出明确定义:“我们党和国家的报纸、通讯社、广播、电视是党和人民的喉舌。”

(二)“治国论”是在新形势下对“喉舌论”的继承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为,“意识形态”属性是新闻媒体的第一属性。“喉舌论”强调引导舆论的功能,即我们常说的宣传。“治国论”继承了这一思想,也十分重视舆论导向,同时又有所拓展。

第一,更强调导向功能的作用与覆盖面。治国论把新闻舆论导向功能的影响和作用提到了新的高度,强调导向功能的全覆盖,即新闻舆论的导向功能涉及所有媒体,涉及媒体的所有版面或栏目,涉及新闻舆论“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习近平在“2·19”讲话中指出,讲导向的要求是全方位的,涉及各个新闻媒体平台,包括各级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也包括都市类报刊、新媒体;涉及各个新闻栏目,包括新闻报道,也包括副刊、专题节目、广告宣传;涉及各个新闻品种,包括时政新闻,也包括娱乐类、社会类新闻、国内新闻、国际新闻。

第二,更强调对新闻舆论的自觉运用。对各级领导干部,习近平要求他们要增强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新闻媒体是高音喇叭,可以宣讲政策主张;是耳目,可以了解社情民意、发现矛盾问题;是泄洪阀,可引导社会情绪;是助推器,可以动员人民群众,可以推动实际工作。如何敢用、善用新闻舆论来推动实际工作,是新时代党和政府面临的新课题。一方面,我们要加强和改善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另一方面,我们要自觉利用好新闻舆论这一治国理政的重要资源和重要手段。

第三,更强调新闻工作者的修为。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提高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还要打造一支可靠的、有战斗力的新闻队伍。为此,习近平对新闻舆论战线提出了系统性的要求:追求“四向四做”、践行“四者”、加强“四力”,为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提供必要保证。

三、背景:国内外新闻舆论生态

新形势下,国内外的新闻舆论生态都在发生着急剧的变化。“治国论”正是在这一深刻的背景下提出的。

(一)媒体产业的发展对新闻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

在市场化进程中,新的媒体形态不断出现,如晚报、都市报、非官方娱乐休闲类媒体、信息服务类媒体等;新技术的发展也催生了众多新媒体和自媒体,如微博、微信、公众号、客户端、直播平台、短视频应用等。它们不仅分流了传统媒体的受众,还引发了新闻舆论多样化的转型。

习近平高度重视对新媒体的管理与运用,他多次到新闻媒体单位调研。2015—2019年,习近平先后到解放军报社、人民日报社、中央电视台等,对媒体融合发展情况进行调研,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指出,要全方位创新理念、内容、手段和体制机制等,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掌握舆论战场上的主动权。早在2014年8月,中央深改组就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从顶层设计的高度为媒体融合进行了谋划。

(二)国内外意识形态的斗争对新闻舆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日益趋向复杂化,在人力、物力的投入上,在手段的多样化上,在覆盖面的广泛性上,都达到了新的高度。而另一方面,我们在国际上话语权的丢失给我们的新闻舆论工作乃至党和国家的事业造成很大的被动。

当前,在这方面存在着三大矛盾:中国国际话语权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不匹配的矛盾、构建中国国际话语权与西方话语体系占据主导地位的矛盾、中国对外话语权需求与现实中失语和自语的矛盾。正因为如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要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

(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新闻舆论提出新要求

做好新闻舆论工作,是社会治理能力提升的表现。而要提高对社会力量的引导作用、提升治国理政的能力,就必须熟练运用新闻舆论工具。作为一种文化产业,新闻产业面临着重大变局,也迫切需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使之在运营模式、经济实力、管理体制上都能参与现代文化市场的激烈竞争。

四、路径:自觉和科学利用新闻舆论

增强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不断提高治国理政能力和水平,是习近平对各级领导干部的要求。必须把自觉地、科学地运用新闻舆论,提高到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伟大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舆论支持的高度来认识。

(一)加强和改善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

新闻舆论被俗称为“笔杆子”,是一种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重要手段。从尧舜设“谏鼓谤木”广开言路,到农民起义以“鱼腹藏书”造势,再到东欧“颜色革命”舆论先行,都在提醒我们,新闻舆论的作用不可轻视,必须加强和改善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

首先,必须坚持党管媒体,牢牢掌握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权。2015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解放军报社视察时就强调要强化三个意识(政治、政权和阵地意识),把政治家办报要求严格落到实处。

其次,要把新闻舆论工作纳入各级党委工作的总盘子,做到总体部署、主动谋划、统筹安排。

最后,要打好新闻舆论主动仗。领导干部不能害怕与媒体接触,更不能躲避媒体,不能回避社会热点、焦点、难点,而是要主动回应、主动发声,主动、及时把控舆论导向。

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善党对新闻舆论的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还要从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加大对媒体和媒体融合发展的支持力度。宣传管理部门也要改革创新管理机制,配套落实政策措施,推动媒体和媒体融合朝着正确方向发展。

(二)善于利用新闻舆论推动工作

领导干部应该主动与媒体沟通,建立长期稳定的互动关系。是否善于应用新闻媒体,是衡量领导者理政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领导干部要学会利用媒体信息和数据,为决策提供参考。新闻报道、舆论监督、内部参考读物等,都是可以利用和借助的方式手段。领导干部甚至还可以和新闻媒体沟通,有意识地策划一些新闻报道或活动,有效推动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就经常通过考察新闻媒体、在媒体上刊发文章、对新闻报道进行批示等方式,促进工作。

(三)坚持并不断推动信息公开

新闻舆论是政务公开的一个重要平台。新闻发言人、新闻发布会,是政府和新闻界以及公众进行沟通的方式。这一制度可通过议程设置对舆论进行把控,既可满足公众的知情权,也能较好地进行舆论引导。因此,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纷纷设立发言人,以推动信息公开,进行舆情应对,传播理性声音,提升党委和政府的履职能力。党政部门还可以通过自建新媒体平台,如客户端、公众号等,加强信息公开工作。

(四)新闻舆论工作要强化互联网思维

当前,新兴媒体不断发展。2019年1月25日,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这一把“课堂”设在了媒体融合发展第一线的学习,是中央政治局2019年首次集体学习,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继2013年9月30日在北京中关村集体调研科技创新后,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的第二次户外集体学习,体现了中共中央对新闻舆论新理念、新手段的高度重视,具有重大的政治内涵。

(五)新闻舆论工作要抓好媒体融合

习近平强调,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使主流媒体具有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的场合多有论述。首先,要抓紧做好顶层设计,打造新型传播平台,建成新型主流媒体,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版图,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开、传得更广、传得更深入。其次,在信息生产领域也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理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创新,使正面宣传质量和水平有一个明显提升。最后,要打造一支本领高强的新闻工作者和宣传干部队伍,一支适应媒体融合新形势的队伍,一支能打胜仗的队伍。

猜你喜欢

理政治国舆论
排列问题中的顺序处理
哈里梅根活得这么欢脱 却以一己之力引发英美两国舆论
图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怎么学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韩新政府成立百日:文在寅谈治国理政重要目标
广播节目主持人的正确舆论引导
基于大国视角的中国治理问题与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论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