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峡库区特色产业生态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2019-11-18冉运洪

新一代 2019年18期
关键词:贫困山区三峡库区特色产业

冉运洪

摘 要:三峡库区作为国家定义的生态屏障,聚集了大农村、大山区特点,虽拥有长江黄金水道,但大多数市、县(区)经济基础薄弱,交通条件不便利,资源相对匮乏。要使库区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生态文明建设宏观要求下实现持续永久的脱贫致富,必须要在自身实际情况上深入挖掘潜力,走一条自己的特色产业发展之路。本文结合重庆奉节县的特色产业发展现状,来探寻分析库区特色产业发展之路。

关键词:三峡库区;贫困山区;特色产业;生态发展

三峡库区包含长江流域因修建三峡水电站而被淹没的湖北省秭归县、兴山县、夷陵区、巴东县;重庆市所辖的巫山县、巫溪县、奉节县、云阳县、开县、万州区、忠县、涪陵区、丰都县、武隆县、石柱县、长寿区、巴南区、江津区及重庆核心城区。库区地处四川盆地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结合部,跨越鄂中山区峡谷及川东岭谷地带,北屏大巴山、南依川鄂高原,属于典型的大山区、大农村,在国家战略布局中,被确定为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发展自身的特色产业,是库区立足山区农村实际,发挥比较优势作出的正确战略举措,是库区人民在当好长江中下游平原生态屏障的前提条件下,实现稳定增收脱贫奔小康的重要路径和持续动力。

一、库区特色产业发展成效

(一)产业布局日趋合理

库区区县结合地理、气候、人力条件,逐步对特色农业进行规划,由单一或少量走向以“支柱产业”加“多样并存”大格局时代。以重庆奉节县为例:启动实施“4+3+X”产业发展规划,加快发展脐橙、油橄榄、中药材、山羊四大主导产业;巩固提升烟叶、高山蔬菜、粮油三大优势产业;因地制宜发展蚕桑、茶叶、生猪、肉牛、生态渔业、小水果等多个特色产业,初步形成了高山、中山、低山“三带”产业发展格局。

(二)产业规模逐步壮大

在生态发展的旗帜指引下,库区及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依托自身的山水林草资源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规模逐步得到壮大。重庆奉节县“奉节脐橙”种植面积达32.04万亩,2018年产值14亿元,品牌价值达26.25亿元,位居全国橙类第一。湖北巴东县各类特色农业总产值到2020年预计突破160亿元。重庆云阳县特色农业品牌“三峡阳菊”2017年产值7000万元,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产值8亿元。

(三)产业效益凸显成效

一是经济效益。随着库区特色产业规模的不断壮大,经济效益进一步凸显,成了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之一。二是生态效益。脐橙、柑橘、油橄榄、小水果、中药材等产业提高了库区绿色植被覆盖率;使用有机肥种植优质粮油、蔬菜、水果,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减少了养殖污染和面源污染。三是社会效益。特色产业兴盛推动了农业加快发展,提高了农民素质,增加群众就业,促进了社会和谐。

二、库区特色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地理条件制约

客观的地理区位和地形地貌,导致库区既没有长江中下游平原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机械化建设所具有的平坝山川优势,又享受不到“边疆地区”的特殊优惠政策。由于大山区交通建设的成本高、难度大,从渝东北往下的库区运输能力羸弱,至今没有一条建成的铁路,在建的郑万高铁也并非过境每个地方。这对库区特色产业发展造成了客观制约,导致产业发展的先天条件不足,加深了发展难度。

(二)资金投入有限

主要表现在种植业的基础设施建设、科学技术推广、标准化建设等投入不足,导致产量低、成本高,农业产业增长的后劲不足;其次,表现在养殖业的疫病防控、品种改良、畜产品深加工等投入不足,导致出栏率低、附加值少,增加了群众的养殖风险和养殖成本,降低了畜牧业的附加值;第三,表现在加工业的技术改造、设备更新、新产品研发等投入不足,导致精深加工能力弱,产品科学含量低,市场竞争力不强。

(三)产业布局重复

主要表现在种植业的规划布局上,缺乏科学的论证,产业布局和规划的合理性与协调性不强,同一区域布局多个相近的产业,造成产业之间相互“抢地盘”,新产业的兴起往往对老产业的生存形成挤压,最后容易形成什么产业都有,但什么产业都难成规模。比如脆李在巫山、巫溪、奉节等区县都有不同规模的种植,在产业发展空间和特色性上具有较大的挤压和不利于形成独立的地理标识。

(四)科技推广乏力

主要表现在农村实用技术实施针对性、系统性培训力度不够,农民对新技术、新品种的接受和推广运用还有一定的差距,农技部门服务“三农”的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基层农服组织技术人才匮乏,工作任务繁重,农业生产中技术服务难以跟上。其次,表现在畜禽的喂养、防疫、改良等技术推广普及不够,大部分农民还采用零星分散、传统落后的方式进行喂养,“养牛为种田、养猪为过年”的小农意识较强;第三,表现在农产品加工企业设备陈旧,工艺落后,产能低下,造血功能不强。

(五)龙头企业弱小

主要表现在特色产业大多处于农户个体经营和少量合作社发展的模式,还没有走上集约化发展道路,很多农户对集约化生产经营模式不能理解和观望抵触。仅有的少量龙头企业的规划较小、实力较弱。没有强大的龙头企业,抗市场风险能力就较弱,一但市场不景气,风险就会直接转嫁给个人,产生延迟收购、压级压价等现象,损害群众利益,挫伤农民的积极性,导致品牌产值始终难以持续快速扩大增值。

(六)产业发展信心有待提高

劳务经济是库区各县农村人口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之一,虽近几年各县都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给予了政策上的大力支持,但由于发展结果的未知性还是使得农民回乡发展产业的热情、信心不够。加之少数已经开始投入的长效产业尚处于提速发展的起步阶段,尚未产生明显效益,导致部分干部和群众迟疑和观望心理增加,对产业发展信心不足。

三、库区特色产业发展的主要对策

(一)做好土地资源和长效发展规划

各级政府要切实掌握海拔500米以下、500米至800米、 800米以上三个区域内各有多少耕地,有多少林地,有多少待开发、可开发的荒山荒地,根据划定的生态红线、耕地红线科学规划和布局高、中、低“三个经济带”的产业发展,避免小范围内产业之间相互争地,互相排挤现象的产生,提高产业培植的效益。组织政府部门进行市场调研规划,把准产业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建立相对稳定的销售目的地和市场,宏观调控本区域内特色产业的走向和品牌打造。

(二)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和创新融资渠道

通过向上争取支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引进外资合办、支持企业融资等渠道,对特色产业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对辖区内的龙头企业进行融资担保,对其重大技改项目给予贷款贴息,以及对种、养大户发放小额贷款等方面的扶持,发挥“四两拔千斤”的作用,带动各方面资金流入重点产业、龙头企业,推动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鼓励和指导农户走集约化经营道路

对土地流转要加大宣传力度和加快审批速度,尽快将“散户”生产经营改组为“集约”发展模式,建立农民合作社和进行工商注册,以此提高产品质量和抗风险能力,又便于技术支持和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形成专业的产销链条。政府要建立专门为本县农民销售绿色农产品的直销平台,并对进入直销平台的产品进行质量认定,对符合条件的产品给予准入资格。

(四)加大科技人才培养力度和技术服务

整合辖区内职教中心、农技校等师资力量,加大对农村适用技术人才、乡土人才的培养力度,不断提高农民群众在养殖业、种植业、加工业等方面的技术水平。探索由政府购买技术服务,分片落实技术人员,针对不同的特色产业开展技术指导和技术随访,创建自己的新型职业农民孵化基地。

(五)走精深加工和精品营销道路

特色产业如果仅仅停留在生产原始材料基础上,其产值空间将会一直相对低端。要立足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基础,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打造特色农业产业链,支持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建设。以“奉节脐橙”为例,普通果农的原始果子收购价格比合作社经过加工包装之后的平均价格每公斤低大约1——2元,养殖业的原始材料销售和精神加工后的产品销售价格差异更大。

库区要严格按照国家战略,科学把握生态保护与保障民生的关系,统筹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行动计划,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实现特色产业科学发展、有序发展、高质量发展,切实提高库区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全文参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 — —学习出版社,2018.5

[2]全文參考《推进生态文明 建设美丽中国》——人民出版社,2019.2

猜你喜欢

贫困山区三峡库区特色产业
党建引领谋发展,特色产业促振兴
聪明药
滇西贫困山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的满意度现状
新店:健身器材特色产业“化蛹成蝶”
三峡库区万家坝滑坡变形区稳定性复核研究
西海岸:特色产业振兴乡村
浅谈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北方贫困山区的应用与推广
多个特色产业在全国领先
三峡库区产业培育及结构调整的思考
山里炊烟暖 孩子笑开颜:“春苗营养厨房”落户宁夏贫困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