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念头』莫『过头』

2019-11-18蔡建军

支部建设 2019年31期
关键词:黑豆念头初心

蔡建军

世间最难把握的不是一生,是一念。小事小节,一念之间,但不能不在乎、不警惕。唯有经常叩问灵魂深处的初心,寸步不让一念之错,方能控制私念心魔,守住内心清明。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关键是要有正视问题的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向自己的“邪念”开刀,由内到外进行一次深度解剖,来一次彻底革命,搞清楚问题到底是什么、症结在哪里,哪些是老问题、有无改进,哪些是新问题、如何产生,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感知自我、认识自我。

北宋官员赵概在案头摆放一个瓶子,以及黑白两种豆子。“起一善念,投一白豆于瓶;起一恶念,投一黑豆于瓶。”刚开始,黑豆甚多。后来随着他时时内省、改过迁善,瓶中的白豆越来越多,黑豆越来越少。赵概也以高德之士名世,我们共产党人理应比封建官吏更要有崇高的道德水准、高尚的思想境界。

应当看到,在全面从严治党的今天,绝大多数党员干部头脑是清醒的,但也有少数人在不知不觉中陷于困境,在温情脉脉中丧失斗志。一位“落马”高官在“悔过书”中写道:“私念像精神鸦片,麻痹了我,使我灵魂出窍,闯下大祸;私念像脱缰的野马拉着我奔向深渊,私念、私欲成了毁掉我人生的导火线,成了万恶之源。”这样的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人吃五谷杂粮,有七情六欲,有个诱因,难免就起嫉妒、贪婪、烦恼、报复各种念头,关键是要有自我革命的精神,不仅敢于改造“外污”,还要勇于“自洁”,把邪念拒之门外。一念不炽,就烧不毁理智清明,挺为劲草,淬就真金。

晚清重臣曾国藩每天坚持在日记中省察自己:“一日之中,一念之差,一事之失,一言一默,皆笔之于书,书皆楷字……盖其慎独之严,虽妄念偶动,必即时克治。”他在日记里批评自己的好利之心:“座间,闻人得别敬,心为之动。昨夜,梦人得利,甚觉艳羡,醒后痛自惩责,谓好利之心至形诸梦寐,何以卑鄙若此!”曾国藩之言,今日读来,依然韵味无穷。

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是的,身是菩提,才能感受别人的善意;心若明镜,才能明辨各种是非;若窗有阴霾,看万物必是黯然失色;心窗无尘,你才能看见今天的万里晴空阳光灿烂。

人人都有念头,会产生各种想法、意念、思考,由头脑这个“中枢”形成思想来支配行为。一念之差,千差万别,有“念头”但不能“过头”。有的党员领导干部“身在官场心在商场”,在“亦官亦商”中忙得不亦乐乎并不鲜见;有的对“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常表态、不表率,脑子里浑浑噩噩、内心里不以为然;有的在重大原则问题和大是大非面前装糊涂、玩暧昧,缺乏应有的政治敏锐性、鉴别力和斗争精神;有的摆个“木偶”在前台唱戏,自己躲在幕后“遥控”敛财……“当灵魂失去庙宇,雨水就会滴在心上”。没有平时的涵养功夫,缺少关键时刻的自我省察,难免自我膨胀、滋生贪念,人生的轨迹必然就会走偏、脱轨。

聪明人知错就改,糊涂人有错就瞒。一些党员干部腐化堕落,往往是从念头变邪念开始的。地要天天扫,脸要天天洗。如果哪一天在自我净化上懈怠,灰尘就会“向我们的脸上大批地扑来”。一个人把控不住内心的躁动,就会在诱惑面前,低头折腰,放弃原则、丧失气节。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更应当具有知己、反己的智慧和态度,既要活得清醒,有认识不足的能力,也要活得坦荡,有敢于纠错的胸襟。只有内心净化、正心明道,才能志向高远、力量无穷。如果跌进万劫不复的大坑才懂得这个道理,就太晚了。

心胜则兴,心败则衰。领导干部肩头有千钧重担,身后有千军万马,要率众服众,须在修身立德上发挥好表率作用,靠硬身板增强感召力,用硬作风弘扬正能量。只有不断纠偏正向、纠错正行,不断锤炼和完善自己,才能不违背当初的誓言,永远保持初心闪光。唯此,才能对得起共产党员的称号。

猜你喜欢

黑豆念头初心
傻蛋儿捞黑豆
自炒黑豆茶
永远的初心
论“不忘初心”
早晨锻炼
黑豆豆
十八而志 不忘初心
十八而志,不忘初心
为何要多吃醋泡黑豆
鱼和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