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数学和乐课堂的构建

2019-11-15黄林丹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讲授数学知识素养

黄林丹

基于核心素养下,遵循“和谐发展、快乐成长”的教学理念,从学生健康快乐出发,积极追求“和而不同,樂而轻松、和谐融通、快乐成功”的教育思想,构建小学数学和乐课堂的构建,能够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核心素养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和创新实践,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础。而小学数学和乐课堂是将数学教学中丰富的“和”“乐”因素与数学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使教学克服枯燥乏味现象,形成一种轻松、自主、快乐的教学课堂,从而实现学生自我实现、完善、创造、主动追求。基于核心素养,构建小学数学和乐课堂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设计各种教学游戏,借助各种教学手段,将“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从而提升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一、利用情景步入的教学方式,唤起学生的求知欲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以一个巧妙的方式导入新课,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可以使教师乐在其导,学生乐在其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发自内心地主动学习新知识。一方面,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还不是很强,因此,为了让小学生能够直观感受和认识相对抽象的数学概念,教师可以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激发小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提升小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如,在讲授“长度和长度单位”一课中,教师可以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际的游戏中,用尺子让学生分别体验1毫米、1厘米、1分米和1米的长度,接着再让学生进行比较,并让学生猜测教室、课桌、书本、自己的高度,促使学生体验到和谐快乐的课堂气氛,获得知识。另一方面,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教学方法渗透到了教学的各个方面,给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多媒体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以其生动画面和音像更好地呈现出教学内容,并可以最快的速度将学生引入课堂中。如,在讲授“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一课时,为了展现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教师可以桌凳、案几、电视机的液晶屏幕为例,采用多媒体播放这些物体,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多媒体带来的不一样感觉的同时,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在探究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唤起学生的求知欲。

二、通过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提升学生主动、探究和合作的能力

核心素养是培养主动、探究和合作的学习方式,而处于小学时期的学生定性还不够,缺乏学习主动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根据学生求知行为的发展需求,促使学生具备主动学习和探究等能力。教师应在吃透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充分掌握形象丰富的教学素材,通过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不断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果。首先,为了增加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采用游戏教学法,让他们在游戏中完成对数学知识的认知和掌握。如,在讲授“100以内的加减法”一课中,可以采取让学生从1开始报数一直报到100,引领学生做数字接力游戏,也可以采取让学生算出自己与家人之间的年龄差距或者年龄之和的游戏,促进学生比、学、赶、超,带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望,帮助学生形成相对完善的数学知识结构。其次,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自己“做”数学的过程。因此,在小学教学过程中,要将学生形成的数学概念过程转变为自主操作、自主探究的过程。如,为了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在讲授“圆的认识”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发现圆的一些特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比一比、画一画、量一量等活动,使学生发现圆半径、直径之间的联系,发现所有半径、所有直径都是相等的,并且直径是半径的2倍。通过这样的引导,可以促使学生观察、实验、操作和发现能力的提升,使学生懂得归纳知识的一般方法,并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另外,数学的教学旨在教会学生在生活中学以致用,不仅仅只是教会学生数学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情景代入法。如在讲授“人民币”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超市购物的情境,采取情景代入的方法,加深学生对数字计算的认识和理解,让学生运用学到的数字计算和人民币相关知识,学会衡量物品的价值,并根据物品价格来“付钱”“找零”,使学生逐渐学会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存能力和购物能力。同时对于答不出或者犯错误的学生,教师应帮助他们找出犯错的原因,与他们一起分析问题,鼓励他们改正错误。

三、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促使数学学习具备启发性和直观性

数学知识与我们身边的生活息息相关,其来源于生活,数学教学旨在让其服务于生活。数学与生活挂钩对学生具有启发性和直观性,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授“周长的认识”一课时,课堂上,教师应适时引导学生:“同学们,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周长到处可见,一片树叶的长度、台灯的周长等等,都是我们随处可见的,放学后,同学们可以自己动手选几个你很熟悉的物品测一测、量一量,并认真记录测量情况,我们看看谁找得好,测得好,好不好?”这样的设计,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使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的知识得到无限的延伸。再如,在“统计与概率”一课中,为了让学生加深对统计的认识,可以采取让学生回家统计房子的窗户、班级人数等,让学生观察三辆车在十字路口左转的概率等方式,初步理解统计的概念,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小学数学和乐课堂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南平市南平实验小学  福建】

猜你喜欢

讲授数学知识素养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思政课教学中如何做到讲授“活”?
注重有效讲授 打造高效课堂
浅谈数学课堂讲授的时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