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学习力的特征和培养

2019-11-15时吉梅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学力显性场域

时吉梅

小学数学学习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力主要表现在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接受和理解能力上,是学生数学学习中必须具备的学习能力。在数学学习中,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加强对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

学习力原来是企业发展中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开始被定义为“组织或企业保持竞争和创新的系统动力”。学习力既影响企业的组织与管理,同时也影响企业的发展。只有具备良好“学习力”的组织才是一个有生命的、不断前进的优秀团队。

一、数学学习力的特征

学习力、学习、教育这三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教育领域,西方很重视学生的学力研究和数学思想的渗透。学习力是指一个人或者某个组织在学习动力、毅力、能力三方面的综合体现,简称学力。

(一)小学生数学学力的特征和表现

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力,简单地说,就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表现出来的对数学学习的接受和理解的能力。小学生数学学力具有两个特征,一是显性特征,学生的数学学力通常显性学力外显,可观察,表现为当下的学习结果,即学习的知识与技能;二是隐性特征,通常隐性学力内隐,难以考查,只能通过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去体现。“显性学力”是靠“隐性学力”的支撑才能存在与发展的。一般认为“显性学力”相当于“基础性学力”,“隐性学力”相当于“发展性学力”。

学生的数学学习力是有区别的。学生是具有学习差异的个体,由于学习兴趣和学习思维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的表现形式也不同。有的学生思维敏捷,但缺乏稳定性,他们在数学学习中反应快,但有时候不够沉着,做习题经常出现错误,有的审题不严密,有的是用错了方法。这类学生的学习力显性特征明显。有的学生考虑问题周全,看习题时认真,对数学问题中已知条件和题目的要求都能认真思考,能主动运用数学思想去分析问题。这类学生的数学学习力基本上是隐性学习力,平时虽然不声不响,但考虑问题全面而周到。

(二)小学生数学学习力的水平类型和表现

学习力是指一个人或者某个组织在学习动力、毅力、能力三方面的综合体现。根据显性学力与隐性学力的高低,可以区分出学生学力水平。学生的“学力”,是指学习者通过学习过程所习得能力的总体,是一个人或者某个组织在学习动力、毅力、能力三方面的综合体现。学力既是学习的基础,也是学习的结果,可以分为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两个层次。数学思想是学生学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的隐性学力,它影响了学生显性学力的提升。

二、小学数学学习力的培养

学生的数学学习具有个性化特征,学生数学学习力的表现是不同的,对学生数学学习力的培养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不同的方法去培养不同个性化的学生学习力。数学个性化学习,即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根据个性化教育计划,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学生以个性需求为基础,以内心需求为核心,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按照自己的学习方式和进度进行学习。教师的教顺应每一位学生的学习。

基于学习场域创新的小学数学个性化学习,是指通过学习场域的创新建设,变革教学范式的一种行动研究,包括教学环境的个性化、学习内容的个性化以及学习方式的个性化。

(一)数学学习力培养的理论依据

1.场动力理论

场动力理论由库尔特·勒温提出,主要用于解释个体行为产生及其变化的空间场域和深层原因。场动力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取向取决于内部力场和环境力场的交互作用,而主要的决定因素是内部力场的张力。依据场动力理论,我们构建了个性化学习的动力系统及其生成机制。

2.“做中学”理论

杜威认为“做中学”就是从生活中学,从经验中学。他指出“从做中学要比从听中学更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在他看来,从“做中学”充分体现了学与做的结合,也就是知与行的结合,它使得学校里知识的获得与生活过程中的活动联系起来。依据“做中学”理论,我们构建了基于学习场域创新的小学数学个性化学习的教学范式。

3.多元智能理论

加德纳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而非一元的。因此,我们的教育教学就应当尊重个体在这些方面的差异,使学生更好地进行个性化学习。多元智能理论拓展了对人的智能的认识,为个性化学习的必要性进行了有利的辩护。每个人有不同的优势智能,因此我们要创造宽松的学习氛围,以利于个体的不同优势尽量无阻碍地发展。

(二)建构数学活动教学中学习力的培养范式

基于杜威“做中学”理论,构建了数学个性化学习的教学范式,旨在有效激活数学个性化学习动力系统的生成机制,以此引发数学个性化学习动力系统的良性运行。在这种教学范式中,重视过程甚于结果,重视个体差异甚于同一性,但最终指向学生的个性发展。

1.要从显在场域和潜在场域两个方面进行

显在场域表现为物质环境的构建,潜在场域表现为学生、教师、学材、环境“四要素”相互作用。重在突出“四性”,即活动性:无论是显在场域还是潜在场域,都是围绕数学个性化学习的开展进行设置与重构;生本性:场域的建构聚焦于人的发展,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创新性:将数学个性化学习放置于创新的学习场域中实施,创新数学活动的动力系统和生成机制;素养性:场域的建构都是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通过数学学科素养的有效落实达成综合素养的培养目标。

2.要在數学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力

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是一种非常个性化的学习体验。调查表明,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方式是“数学活动”,学生喜欢在活动中学习、交流、收获。“综合与实践”,是《课程标准(2011版)》设置的四个内容领域之一,也是特色领域。依托“综合与实践”这一板块,建构教学范式、划分活动类型、研制评价量表,根据学生的学习特征去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力。

三、结语

小学数学学习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力是学生数学学习中必须具备的学习能力,在数学学习中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加强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建国路小学  江苏】

猜你喜欢

学力显性场域
基于“自主入园”的沉浸式场域教研
民主论辩场域中的法律修辞应用与反思
学历与学力
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对管理绩效的影响
社会权显性入宪之思考
从“课堂目的的确定”到“学力发展的灵动”──语文“学力发展”课堂“形态论”
组织场域研究脉络梳理与未来展望
大学生学力评价的问题与改革路径分析*
显性的写作,隐性的积累——浅谈学生写作动力的激发和培养
意识形态教育中的显性灌输与隐性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