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埕北油田成长记

2019-11-15倪元锦岳月伟

财经国家周刊 2019年23期
关键词:渤海投产日方

倪元锦 岳月伟

2019年9月5日,无人机拍摄的渤海湾埕北油田B平台。

作为新中国海洋石油现代化发展的历史拐点,埕北油田,是中国海域第一个完全按照国际规范、标准建设的现代化油田,时至今日仍保持国际先进水平。

记者于日前探访了这个位于渤海湾的“高寿油田”。它的诞生,改变了昔日钢板管线储罐连成的海上简易试采油田的局面;它的建设,拉开了中国油田对外合作与海上现代化油田建设的序幕。

历史选择

埕北油田,是中国海域建成的第一个国际合作油田。1980年5月29日,在日本东京,中国石油勘探开发公司海洋分公司与日本石油公司签订了渤海西部、南部和埕北油田的联合勘探、开发生产合同。

许多人可能不解,早在1972年就已发现埕北油田、1976年中国人已建成采油平台,为何不继续独立开发、为何还需中日合作?

“当年,中国人用土办法建造的几个海上采油平台,工艺简单、设备简陋、寿命短暂。”中海油渤西作业公司党委副书记冯胜接受采访时说。

据他介绍,1965年,渤海石油人以铁人的意志,摇着舢板艰难起航,向大海要石油。1966年至1979年,渤海石油人依靠简陋的装备和仅有的技术“土法上马”,在渤海湾的中西部钻了50口左右的油气井,发现了埕北等中小油田,并建成了7个采油平台。

成果 埕北油田不仅生产石油,还“生产”了现代化的石油人、管理制度、工艺技术。

然而,许多年这样过来,中国海上油田开发仍处于初级阶段,钻井平台建造方面,既无国内标准,也无行业标准,更不怎么了解国际规范。

焊工没有资格证书,涂装就请些职工家属来干,先用砂布把钢管上的锈迹打磨一下,再简单擦擦就刷油漆,出海不久油漆便开始逐渐脱落,无法起到防腐作用……已建造的7个海上平台,普遍工艺流程简单、设备简陋、寿命短暂。

相较之下,日本建造1座导管架的图纸,就有几米厚,严格按照国际标准,还应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

中日合作,拉开了埕北油田建设的序幕,也促进了上世纪80年代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的成立和中国海洋石油工业整体的对外开放。

1985年5月,埕北B平台投产,同年9月3日埕北油田第一口井出油,当年10月1日,国庆节当日,埕北油田输出第一船油。1986年9月,埕北B平台操作者地位提前一年转移至中方。

1987年1月,埕北A平台投产,当年6月,埕北全面投产,6月30日,埕北油田操作者地位全部由中方管理。

2000年10月,埕北油田中日合作开发合同正式结束,油田转入自营生产。

埕北油田的诞生,改变了昔日钢板管线储罐连成的海上简易试采油田的局面,成为中国海域第一座完全按照国际标准建设的油田,直到今日仍保持国际先进水平。

继埕北油田之后,涠洲油田、惠州油田竞相涌现,埕北油田的工艺技术、精细化管理,应用到了中国海油随后开发的数十个中外合作油气田。

峥嵘岁月

从1982年开始,埕北油田组织了一次空前绝后的培训,历时三年多的时间,补文化课、学日语、学专业知识、实践操作技术。1984年3月,中方还派出以陶炳全为组长的8人小组,赴日本参加埕北油田的平台监造。真正的学习在实践中开启。

陶炳全作为埕北油田首任矿长,当年这位只读了三年私塾的“老石油”,硬是带头啃“天书”、爬管道。一百多张图纸资料上的所有外文标识、字母、符号,以及平台上每根管道拐了多少弯、每个阀门的位置在哪里,他都了然于心。

在陶炳全的带领下,中方人员铆足了劲儿学,全过程、全方位学,从导管架设计开始,全程派人参与,在建造过程中,派人到现场掌握第一手资料,同时根据生产实际,提出了上百条修改建议,都被采纳。

在随后的生产作业过程中,中日双方一对一按岗位上岗,日方的培训和考核制度格外严格,但相较于此,中方学员的学习热情和渴望更甚。

“我们当时‘追着学,知道日方要操作关键技术,就追到现场去学”,埕北油田第一任指导员薛成原回忆说,“我们还‘逼着教,给日方出题目,请他们讲课。”

短短三个月后,锅炉工、发电工便独立顶岗。

随后,在拥有A、B两套独立生产系统的A平台B系列的投产过程中,按照中方想法,日方已组织投产A系列,那么B系列可由中方来组织投产。然而,日方认为,中方人员无法拿下这项工作。

经过多次磋商,日方提出,要出题进行考核。两轮命题,中方人员均亮出整体好成绩,日方这才同意让中方人员试一试。结果,一次成功。这标志着中方人员对于整个工艺流程能够使其从静止启动为正常运转。

2019年9月5日,渤海灣埕北油田B平台的一名工作人员在检查电力系统。

随后,中方人员又将目光瞄向了平台的1B级关断。平台上有100多个信号,有不同级别的关断,1B级是操作级别上最高的关断级,是要求在平台上出现各种故障或者各种复杂情况时的及时应对举措。

“由于平台设计非常复杂,对有些级别的报警关断,由于太过复杂和繁琐,日方人员也没有做过,”作为当时1B级关断试验的组织者,周守为依然记得每个细节,他说,“日方不仅要书面考试,还要实战演习,只有经过他们认可,我们才可以进行关断操作。”

最后,中方人员成功实现1B级关断,日方由此认可中方有能力全面接管。

1986年9月,埕北油田B平台操作者地位转移到中方。1987年6月30日,整个埕北油田作业全部转移到中方。

燎原成势的埕北模式

翻开海油人的履历,从中国海油决策层到渤海湾海上油田的监督,从工程设计大师到建造安装专家,从工程项目管理人才到优秀的油田管理者,可以发现,很多人的成长与提升,都留存着埕北油田的背景。

作为中国第一座达到国际技术标准的海上油田,埕北油田不僅生产石油,还“生产”了现代化的石油人、管理制度、工艺技术,积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形成了“爱国奉献、艰苦创业、求真务实、合作双赢”的埕北精神。

埕北油田最早的技术培训教材,是职工们手中的300多份技术总结。他们将这些资料分门别类、划分等级,并编印成册,埕北油田各岗位培训材料由此诞生。由此,人才培养更具计划性、系统性,在后来渤海油田的大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从埕北油田走出的王海林,在2005年调任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主持人力资源工作后,正值大批油田投产在即。

王海林说,以往,油田投产时会临时组建队伍,但这可能影响到油田投产和运行的效率,如果操作得不熟练,还可能影响油田平稳、安全运行,因此需要提前储备好人才。

由此,老“埕北人”王海林提出了“油田要提前投产,人力资源必须提前储备”以及“储备更多高素质大学生”的建议。此后,这一做法推广到了海油的各个海域,对各个油田人员结构调整、新投产油田人员素质提高起到了关键作用。

时至今日,埕北油田除了为渤海贡献原油之外,它的工艺技术、精细化管理,也应用到了中国海上油田随后开发的数十个油气田中。

通过借助埕北教材、模式,许多优秀的管理人才和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被输送到渤海、东海、南海东部、南海西部的油田,埕北油田成为名副其实的人才摇篮。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原副总经理周守为说,埕北油田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之一,对海洋石油工业的对外开放起到了引领作用,也对中国现代海洋石油工业技术体系的建设贡献巨大,是中国海洋石油现代化发展的历史拐点。

目前,渤海油田共拥有四十多个在生产油气田,截至2019年8月30日,累计向国家贡献原油近4.5亿方。

猜你喜欢

渤海投产日方
我国防部:日方这个“摄影师”不要也罢
三峡电站是何时全部投产的?
渤海大学美术学院2019级学生作品
2018年中国部分企业投产的卫生纸机项目
The Evaluation of Navigate Coursebook (Advanced→C1)
A Survey on Teachers’ Strategies of Lead—in inMiddle School English Class
扎尔则油田地面改造工程EPC项目试运投产概述
聚酯纤维化工项目投产
渤海国文化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