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品牌扶贫典型案例

2019-11-15

农村.农业.农民 2019年21期
关键词:柘城县甘薯绿色食品

本栏目与河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合办

民权县胡集乡韦博种植专业合作社

无公害农产品+农户扶贫

民权县胡集乡韦博种植专业合作社有甘薯基地2200亩,建有育苗大棚300座,年育甘薯苗10亿株,年产甘薯6000吨。2017年,该合作社的甘薯、马铃薯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产品顺利销往全国各大批发市场。通过电商、商超等渠道销售,利润大增,以甘薯为例,价格由原来的1.6元/千克增加到现在的4.6元/千克,单价增加约3元/千克,每年增收1.8万元。

该合作社积极实施农业品牌扶贫带动模式,安置贫困户200余人就业,贫困人员到基地干活,人均年收入1.5万元以上。下一步,合作社将大力发展甘薯产业,发展品牌农业脱贫攻坚,促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商丘市睢阳区穗穗平安葡萄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无公害农产品+农户扶贫

商丘市睢阳区穗穗平安葡萄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位于河南省商丘市市区西南处。2017年,该合作社的葡萄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认证前亩产葡萄2000千克,售价约3.6元/千克,亩效益7000元左右;认证后,售价7元/千克,亩效益1.4万元左右,仅此一项效益就增加500万元左右。

该合作社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按照品牌扶贫的标准和要求,吸收周边村贫困户10户在基地工作。在适宜的季节,合作社安排贫困户除草、采摘等,多劳多得,工资不低于每人每天40元,高的可达每人每天60元。

夏邑县鑫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无公害农产品+农户扶贫

夏邑县鑫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双孢菇、草菇种植、加工、销售,公司占地180余亩。2017年,公司产品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双孢菇从原来的8元/千克提高到10元/千克;草菇从原来的7元/千克提高到9元/千克。公司产品供不应求,年产值由300多万元到500多万元。

公司采取“无公害农产品+合作社+贫困户”的种植模式,由公司投资建设菇棚,统一购买原材料、统一供应菌种、统一技术服务、统一收购销售,贫困户只需要投入劳动力,做好菇棚的日常管理,有效解决了贫困户资金、技术、销售等方面的问题。公司共带动贫困户60户,户均增收5000元,贫困户每座菇房年利润达2.5万元。

永生堂饮品股份有限公司

绿色食品+农户扶贫

永生堂饮品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河南省民权县南华工业园,是国家林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该企业坚持走绿色产业化发展之路,以绿色食品为引领,全面实施品牌战略,着重在“三品一标”上做文章,努力实现产品名牌向区域品牌转变。

2016年,公司产品樱桃获得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颁发的绿色食品认证,价格由原来的8元/千克增加到15元/千克,直接带动贫困户128户,人均年增收3500元,户均年收入3万多元。更可喜的是,绿色食品樱桃被民权农户誉为“摇钱树”,仅龙塘镇2017年就新增樱桃1000多亩,新增种植户100多户,绿色食品的品牌价值日益凸显。

柘城县亚东三樱椒大蒜种植专业合作社

无公害农产品+农户扶贫

柘城县亚东三樱椒大蒜种植专业合作社位于河南省柘城县陈青集镇党庄村,成立于2008年12月,注册资金1000万元。合作社主要产品有辣椒酱、豆瓣酱、糖醋蒜、酥制腐乳等10多个品种,产品主要销往重庆、四川、上海、广东、山东等省市。

2011年以来,合作社建立了三樱椒、大蒜生产基地5000亩,年产值3500万元。2012年,合作社产品三樱椒、大蒜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销量和价格连年提高,年产值达4000万元。合作社为周边农民创造了600个就业机会,其中安排贫困人口120人,人均年收入达1万元。

罗山县亿峰生态林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无公害农产品+农户扶贫

2003年,罗山县亿峰生态林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总资产7000多万元,主要经营生态林业旅游开发、茶叶种植、加工销售,代用茶的加工与销售,公司现有茶园基地2.6万亩。2014年12月,公司在河南省罗山县灵山镇茶园基地(面积3005亩)生产的茶叶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获证后,公司销售额增加了100多万元,此后销售收入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

为了充分发挥“三品一标”示范基地引领和带动作用,公司以“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农户”的运作方式,辐射带动1600多户农民从事无公害茶叶种植,户均年收入增加9000元以上,使229户贫困户脱贫。

猜你喜欢

柘城县甘薯绿色食品
甘薯种植技术及实施要点分析
益生菌发酵甘薯汁的工艺优化
柘城县村镇规划建设发展现状及对策
柘城县卫计委召开全县卫计系统脱贫攻坚及健康扶贫迎检会
多管齐下 防好甘薯黑斑病
什么是绿色食品
我国撤销392个绿色食品产品标志使用权
甜甘薯
绿色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