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记录的岁月,描摹的砖瓦

2019-11-15邓俊峰

海峡影艺 2019年1期
关键词:肌理终极水墨

邓俊峰

近些年,随着摄影器材的高度智能化,摄影变成了人们下意识的一种生存方式,摄影丢失了本该属于她应有的个性。

我们置身在信息快速发展的时期,各种信息充斥在生活中,我们其实无法选择和甄别,停下脚步,留心美好不失为当下一种本该属于生活常态的存在方式,但这种方式离我们渐行渐远。

基于图像的手工再创作让我们可以追寻一种慢下来的生活,不确定的制作流程和未知的终极结果更像是落墨于宣纸之前的忐忑,对其终极结果的憧憬置换出的是“欣喜若狂”或“十分沮丧”,这就是创作的本真,艺术的灵魂。

基于图像的手工再制作是将摄影和绘画进行了结合,最后借助印刷得到最终的黑白效果,绘画学习的经历在摄影创作中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我对线条、肌理的理解与判断。

版画和摄影具有“可供复制”的共同属性,用摄影FILM结合手工绘制然后进行制版是将摄影的内容进行重构的一种探索性实验,最后印刷在水彩纸上的结果是一种源于摄影和绘画又高于摄影和绘画的另类效果,毕竟在图示语言上她游离于摄影和绘画而构成了一种新的视觉形态。

作品《机体系列》在2008年 的第八届全国高校摄影作品展上展出,是绘画还是摄影,在一片争议声中获得二等奖,这也坚定了我继续做下去的决心。 2009年我开始尝试用水墨在菲林上面进行创作,墨在光滑的菲林片上要自由流动还要留下肌理的实验并非一帆风顺,在颜料桶中加入墨、颜料、洗洁精、胶等各种介质, 经过不断地调整,最终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配方”,并入选第十一届湖北省美术作品展。

武汉作为洋务运动“波及”的百年老城不同风格的传统建筑鳞次栉比旧城改造的拆迁大潮让一些镶嵌于老街巷老城区的建筑迅速速消失,我们无法改变心头的黯然,用纪实摄影的方式呼唤保护显然过于“说教”,艺术的“感染”在此刻会更多一份对历史岁月的呼唤对人文精神的激活,现代数字技术的介入让诗意的想象成为现实,FILM的生成为后续的创作提供了“莫须有”挑战和亢奋,偶然的“配方”在FILM上进行“意到笔不到”的描摹挥洒,在印刷机的油辊碾压后出现的往往意想不到的图画。

画面上的水墨肌理是一种直觉的偶然,实验的过程就是一种探索的经历,没有标准的配方更没有印刷流程和“操作规范”但享受在拷贝台前的描摹和在印刷机前的忙碌一直到我认为的最佳一点的出现才是“精华”。流淌的肌理好似雨后建筑物上冲掉的岁月,像风烛残年的老者,如歌如泣的泪痕垂暮但脊梁挺拔。

这组水墨效果的摄影作品《家垣》参加了平遥国际摄影展,并在同年参加丽水国际摄影节获摄影大奖。 整个作品我关注的是理性的表达和感性的再现,天鹅绒般的暗部阴影和平版印刷中清晰的肌理表现,我希望自己的影像有一种更为具体的存在方式,那是一种境界、一种禅意、一种属于本我的表达。平版画摄影工艺的终极图像挑战着观看者的感知,它可以开启人们在看到的、想到的和梦到的三者之间的对话,毕竟她可以引导人们去回忆更多的往事佳话。

猜你喜欢

肌理终极水墨
《爱情神话》台词点到为止 描摹深入肌理
水墨
肌理元素在招贴设计中的应用
感受肌理
住宅室内设计中材料肌理运用的思考
泼尽水墨是生平
终极发明师
终极发明师
终极发明师
当代水墨邀请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