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背景下国产电影青年文化性研究

2019-11-15冯一岭

电影新作 2019年3期
关键词:青春文化

冯一岭

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新媒体的发展也突飞猛进,国产电影这方充满热力的艺术领域也愈发活跃,在此背景下,更易于接受和运用新媒介技术的青年群体无疑是当之无愧的主角。青年一代凭借其在技术上的优势,在思维方式上给电影带来了互联网思维,在创作内容里,还不断渗透青年的生活观念与思考方式,在表现方式上也强势引入网络特有的语言风格,甚至带来了中国电影创作主体、创作内容和创作方式的改变,当代青年自我觉醒和主体性成熟的程度也得到了适时反映,在这个浮躁的社会语境中呈现出某种时代的真实性和开放性,使得当今电影显示出很强的青年文化性倾向。青年文化性是赋予青年鲜活生活、现实多样性和不可多得的创新力,以及个性最有力的特性。究其实质而言,是青年在社会化过程中参与活动时由其特殊的行为方式所体现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意义及思维方式等方面的概括,也折射出了对人类本质力量的追问。而怀揣突破创新梦想的国产电影吸收了青年文化中创造性与感性的特质,引起了青年群体观众的情感共鸣和消费认同。因此,审视新媒体的发展环境,探讨当下国产电影在某种程度上泛青春化的发展态势,重新界定电影与主流青年观影群体之间的关系,思考其青年文化性发展倾向的价值诉求与意义探寻是我们要研究的课题。

一、电影创作泛青春化的趋势

现今有了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电影的生产者。处于社会边缘的青年人都想拥有自己的话语权,也想要实现自己的艺术理想。而突破了文化垄断,卸下了条条框框的新媒体技术便为青年文化群体提供了广阔的电影创作实践空间,其创造力得到释放的机会,能够将其转化为电影领域多样化的艺术实践,并且在与网络等新媒体阵地中,发出自己的声音。利用这种话语权,在创作中彰显个人内心的观念或是对梦想和激情青春的浪漫憧憬,或是用新的感性形象诠释生命的体验与追求,他们不再是离散、碎片式的后现代性主体,而是主动参与、积极生产的个体,这种文化行动本身带有强烈的渴望认同,渴望表达的意味,呈现出不可遮蔽的青年文化性表征。

1. 创作主体的日益年轻化

年轻人往往有着难以名状的心绪却无处宣泄,只得将关注点转向了美剧、网游或是手游,有的干脆通过《一个馒头引起的血案》《满校尽是大波妹》等恶搞作品表达失望的情绪。可是,无论青年人怎样折腾,无论在网络世界里如何大胆颠覆,都很难轻易撼动当下国产大片的文化资本运作机制。不过,创作主体的日益年轻化,也在悄悄改变着电影的话语体系。于是,就有如徐静蕾那样关于爱与青春的多向诠释,优雅、从容而动人;或是像韩寒那样通过青年人的不凡旅程去找寻生命的意义和命运的归宿,在这些影像中,青春故事里的隐秘和纠结,没有任何的夸饰和虚构,所呈现的那种青春期的迷惘、寻觅、冲动以及身份认同的困惑,极易引起青年人的共鸣,并与之融汇和对话。

面对这样一个异彩纷呈、丰富多样的社会,这些日趋年轻化的创作者以平视的姿态在影片中使用青年文化的词汇,努力从中找到那些最符合他们个性特征的表达方式,文化符号和认同空间,为青年创造属于自己的独立区域。虽表面上对主流文化进行了一场狂欢式的颠覆或反叛,有时候甚至还有遁入自我世界而带有规避压力的意味,但是这种“仪式化”的抵抗是没有实质意义上的杀伤力。最终,这些青年创作主体通过创作与主流文化协商,有些时候甚至要妥协,希望既体现为自我与群体身份认同的确立,又能得到主流文化的关注,并重新被主流文化和强势文化资本所接受。毕竟后者仍掌控着艺术创作的内容生产和发展走向。与此相关的,电影文化趣味选择会不断变化,使得人们不再需要审美上的趋同,而是更具开放性和多样性。目前,这种多元化文化格局正在形成。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些年轻的创作者通过电影对强势文化、权力阶层形成了符号层面的挑战。

2. 创作内容:符合新媒体特性的个体表达

新媒体对社会生活不断渗透,也促进了当代常规电影创作内容上的变化和相关的美学思考,必然带来电影的重新编码,在内容层面,和社会多种文化尤其是青年文化继续互相渗透,成为观念阵地。

创作者可以在青春题材电影里公开尽情地表达青年个性化的话语诉求和真实的欲望需求,青春的在场感很强。《左耳》《匆匆那年》等电影用放肆的话语抒发着青春的迷惘与孤独,讲述反叛与残酷的青春物语,解构青年的潜在欲望,在电影空间里挥洒自如,呈现出“从社会现实批评层面的退场,转而走向怀旧与自嘲的青春记录书写”。①使得在新媒体背景下的文化表达变得更加丰富驳杂,青春不再是一味的清新、明净,也不是单纯的忧郁和痛楚,而是将之置于更为个人化、更易接受的语境中传递出怀旧的情绪和难以言明的悸动。

媒介环境的变化使当今电影具有一种泛青春化品格,不仅青春题材电影,展现的都是青春的迷茫伤痛,将当下中国转型期青年文化的流动性、不确定性、虚拟性、短暂性、碎片化、异质性和个人主义等非理性的特征表现出来。而且非青春题材电影也在不同程度、不同侧面表现出较为鲜明的青年文化特征。以《驴得水》《七月与安生》为代表的剧情片,以《夏洛特烦恼》为代表的喜剧电影,以《绑架者》《火锅英雄》为代表的犯罪片,以《盗墓笔记》《鬼吹灯》为代表的盗墓题材,也有以《奔跑吧!兄弟》为代表的综艺类型,甚至以《长江图》为代表的文艺片,都是在电影创造的拟态环境中设置年轻人感兴趣的年轻人自己的故事,努力寻找这个群体独特的自我表达方式和心理沉积,同时显示出青年群体的思维观念、价值准则、审美倾向、行为方式、思维模式等等。

二、电影与主流青年观影群体之间的关系嬗变

征服青年观众,也就征服了市场主力。毕竟,青年虽不是经济的主控者,却是毋庸置疑的文化消费的主流和时尚的引领者。电影作品出品后,观众往往会运用百度等搜索引擎主动捞出电影,通过微博、微信、论坛、贴吧等得到相关信息。运用豆瓣打分、网络微评、点“赞”方式、节点即时评论模式等等形式,匿名性发表评论,把自己的意见与观点毫无顾忌地表达出来,其中不无调侃、恶搞等非理性表述,从而青年群体自我得到无限释放,也分散了“正权力”推动网上舆情朝向主流方向发展的力量。另一方面,青年在网络话语空间的参与性与自由性,由于信息循环与传播所具有的存储、互动、链接、搜索等自媒体功能,这些青年观众可以畅所欲言,就电影中的各种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进行自我的表达,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确立了自我身份,由此冲击了少数精英掌控的影像霸权。

现如今,电影产业虽然努力扩大了投融资渠道,从民营资本、海外资本去开拓电影资金源,但风险依旧很大,电影资金的回收,不单依靠电影院、电视等传统方式来获得营利。而现代通讯手段和互联网交流,逐渐延伸出电影的后续市场,很可能让网络中十分活跃的这些年轻的观众越来越成为电影拍摄和制作的重要推手。于是,基于网络媒体传播模式,新媒体吸纳了影视媒介,在电影故事材质设计中提出话题策略。利用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制造着关于电影内外的新闻事件。多种形态的社交网络平台,能将某个有着共同情感体验的电影方面的“话题”或“评述”即时传播出去,“话题”的生成与传播越来越快,比起传统媒体,“话题”的生成周期要短得多,也折射出现实话语权的缺失。比如,从话剧到电影的《驴得水》被人认为是从笑点、泪点、台词、配乐到思想都可圈可点的喜剧,从电影标题到故事桥段引出话题不断,“由于一系列新媒介技术的出现,媒介消费模式也发生了深刻的改变,这些新媒介技术使普通公民也能参与媒介内容的存档、评论、挪用、转换和再传播”②,参与文化成为新媒体时代的文化新范式。青年观众在这样的语境中找到了以兴趣、价值为纽带的共同体,也就有了文化归属,又拥有了表现自身价值的空间,获得了实现自我价值的满足感,弥补先前电影富含霸权意味的单向传播的不足。

三、青年文化性的价值诉求与意义探寻

电影作为社会发展衍生出的文化媒介,它的发展与延续始终都与社会的经济发展与文化形态具有深刻的关联。而如今新媒体的不断扩张和网络世界的不断发展,为青年群体提供了参与文化的工具和氛围,使参与成为时尚。在这个充满青春气息的“草根秀”时代,电影无论是否青春题材,青年多数都是其中的主角,片中社会的变化,青春成长和情感的起伏相互交织,相互缠绕,共同构成了一代人青年文化的生成状态。青年群体通过新媒体构建自己的文化身份,是以青葱岁月、叛逆个性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文化表征。这种文化表征容纳了多重层面并彼此形成了复杂关系,在电影中呈现出呈现丰富交错的文化生态面貌,具体表现为价值诉求的多样性、青年文化消费主义刻痕愈加深刻,在电影与新媒体间的相互作用中创建意义等。

1. 价值诉求的多样性

首先,青年文化个性化发展倾向是由青年的主体性促成的,也充分显露了青年文化的创造性和非主流化,使得个体的自由与发展成为青年的主要人生目标。《中国合伙人》里成东青、孟晓骏和王阳等在那些飞扬的岁月里挥洒青春,按照自己的价值取向,以激流搏浪的胆识和气魄来选择个人发展和社会参与方式,在新的领域积极开拓创新,自觉强调的是青年在文化上的责任担当和理性反思,从而成功实现自我价值。其次,人的现代性价值诉求在此被肯定。有些电影作品选择从内部体验的角度传达对人的欲望的现实关怀,捍卫了个人的精神空间,从而以人为本的美学得到关照。譬如《心迷宫》等作品,就揭示出了这种直面现实和人性本真的现代美学价值观。当前中国青年文化积极表达时下的生活困境,将现实体验用直观的方式融入自己的艺术作品中,从而实现了对现实话语的重构,另一方面,源于个体或集体的忧伤、茫然、惶恐或愤慨,还有传统意识和主导文化给予的精神压制,需要努力发泄、挣脱与呐喊,在个体经验的群体整合中开拓出了独立空间,也使自我的本真得以恢复。

最后,众多青春题材的电影作品的价值诉求更多地体现在情感抒发和自我表达上。往往采取的不是激烈和极端的方式,而是较为温和的“协商”方式,展现着私人的青春经验和感受,抛弃了很多沉重的寓意、消解了教化的责任,以这种方式来表现自己对主流文化的“偏离”和“改写”,体现的是青年在文化上的自我认知、自我甄别、自我领悟和自我创新,从而实现对主流的象征性抵抗。青年文化群体一方面标新立异来突出自己的成长、存在和貌似成熟,看似所言所为在颠覆传统、颠覆经典,表现出强烈的颠覆性,实际上他们的这种外在形式有时甚至是直接挪用主导文化来引起主导文化对之的注意,以期望得到主导文化的承认和接纳。

社会的多元化导致青年接受的价值观念多元繁杂,青年文化也呈现出众生喧闹的局面,《小时代》背后反映的是当今社会年轻人对物质、性魅力和权力的追逐,以及被人欣赏、被人看重的需求。不过在这个白日梦背后, 总是充满了对自我的过度审视,而缺乏一种豁达、大气的态度。其实蕴含的是不成熟的个体利己主义立场,表达了部分青年的价值判断和意义建构。

2. 青年文化消费主义刻痕愈加深刻

在全球化、技术化和多元化的交互影响下,市场机制控制着电影表现热点的发展, 在新媒体构建的平台上,国产电影以其独特的表达内容和表现手法, 变成一种全新的大众娱乐,表现出一种娱乐、游戏的精神,这是青年社会化过程对其个性的被压抑所做出的必然反应。青年文化中的流行策略、流行价值和精神指向借助电影的文化力量慢慢浸透到了青年群体中,有对话,也有冲撞,具有逆反特征,即在一定程度上对主流文化的疏离和抗拒。

文化是社会观念与意识的集中表达,代表了社会的价值取向。电影文化在当代的变化,突出表现的是娱乐化的表达,同时抗争意识弱化。有的作品尽情地玩弄着符号的游戏,以狂欢化的文化消费来抵制主流文化,庸俗的东西被奉为新潮和时尚,以满足人的浮浅俗气的需要。深刻而崇高的东西却被视为落伍,结果一些作品只是徒有绚丽的影像而缺少灵魂的空壳。在当下的消费社会语境下,青年文化也随着商业大潮发生着深刻变化,更多改变为个体利益诉求,电影中直接的商业符号乃至植入广告却逻辑坚定地出现,就是佐证。而电影文化也正因其强大的标志和鉴定功能,而成了一种商品,造成文化生产与消费中所表现出的媚俗现象日益严重。电影中对物的疯狂消费往往成为青年人建构自我认同和群体认同的重要手段,《窈窕绅士》等影片就折射出了当今社会多种的文化冲突和深层次的价值危机。这种消费主义带来的只能获得短暂的感官愉悦,却无持续的感染力,也不能真正挽救内心深层的那些危机和满足其精神需求。

青年文化、电影与商业市场间形成一种相互勾连,互谋其利的关系,在新媒体技术与消费主义理念相互激荡的过程中,青年群体在看似个性展示的背后却隐藏了种种不安、危机与焦虑。

3. 在电影与新媒体间的相互作用中创建意义

在电影的“青春激情”中,其青年文化性既表现为叛逆的一代青年的激情与骚动,又表现为在叛逆符号的消费与幻想天堂巡游之后,青年重新回到现实生活的情境之中。《致青春》呈现了一幅青春怀旧的浪漫图景,人们争相观看,它展现的不是青年男女之间卿卿我我的虚幻满足,而是一种感怀,一种时间拉开之后的朦胧美,是观众将自己的过往、现今状况、审美趣味和深隐的情感等与影片视域融合在一起,以疗治灰暗的现实人生,同时,影片拒绝平庸,试图创造新的叙事模式。创新精神是当代青年人对于新的视听文化发展的最基本理念。彰显个性、锐意创新以及追求突破正在以温和、非对抗的方式影响着主流文化。如近年来观众对于电影的形式创新、个性营销等需求不断扩大,就透视出主流文化正从欣赏中庸逐步转向对个性的肯定。

结语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为电影的创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和可能性,也为电影提供了多元化的言说方式,带来了电影实践方式的更新。因此,在作品中,不再刻意主张建立一种与主流文化相对立的青年文化,而是以以人为主体的生命追问,去体现文化的人文关怀精神;在对主流价值主动适应中构建相对稳定的社会身份与个体价值;在多重的社会角色中,去关注社会重大问题或者主流文化所忽视甚至排斥的问题,展现出对未来发展趋势和存在向度的敏锐探寻和深度把握。同时,在电影艺术的实践中,青年应更多地谋求与主流社会文化与体制的平衡与协商,为其获得电影产业的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更重要的是,随着新媒体影响的日趋深入,给青年成长提供更加平等和开放的身份认同环境和自由展示的平台,也为推动民主化自我表达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和可能性。

【注释】

①王建磊.刍议国产青春电影的“共时性”表达[J].当代电影,2016(3).172.

②[美]亨利·詹金斯·昆汀·塔伦蒂诺的星球大战——数码电影、媒介融合和参与性文化[M],见陶东风:《粉丝文化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01-113.

猜你喜欢

青春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青春睡不着
谁远谁近?
幻青春
埋线:1厘米提升的青春
青春献礼
青春不打烊
我的青春谁做主 爆笑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