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实践

2019-11-14张文卷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年24期
关键词:渗透策略心理健康教育小学语文

张文卷

【摘 要】学习是学生的主要活动,小学生的学习是影响他们心理状态的主要因素,而学生的学习状况反映了他们的知识水平,是他们自我评价和判断的主要依据,因而学生的学习困惑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问题。一般来说,学生往往把自己的学业成绩作为其知识获取和卓越的重要基础,当学业成就与自我期望存在差距时,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一旦这种差距不能得到改善,学生的自卑心理就会产生心理问题。面对沉重的学习负担,会引起身心疲劳,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学应与语文学科中的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注重沟通和交流,在潜移默化中渗透学生的健康心理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培养学生的毅力和意志品质,促进学生的积累和发展,实现自我、全面、和谐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渗透策略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4-0059-01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不仅是理解在身体的健康,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尤其是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基础,影响着学生生活的快乐幸福和他们将来在事业上取得的成功。小学阶段是学生心理发展变化的基础性阶段,因此在这个阶段里,教师必须抓好学生的心理教育,利用好课堂教学,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真正实现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作用。

一、深挖教材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语文教材的编排越来越合理化了,语文教材不仅注重学生学习文化知识,而且更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和人格的培养,教材中的每篇文章都是一个很好地教育素材,都是可以对学生起到模范作用的,都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教学更加融洽。例如:在教学《为人民服务》和《一夜的工作》时,去感受之中那服务于人民,心系本性的崇高思想和为了人民的良好生活鞠躬尽瘁的高尚品质,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凡卡》时,去品读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贫苦儿童的悲惨生活,和她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教育学生懂得欣赏自己的美好幸福,并要去珍惜,去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在教学《小英雄雨来》时抓住文中“雨来”的形象,教育学生面对邪恶势力要勇敢、机智、敢于斗争、不畏强暴的精神,在教学中去挖掘教材的内涵,去引导教育学生,去培养他们高尚的品质心灵得到提升,得到健康心理教育。

二、构建良好的师生互动,创设宽松自由的心灵空间

学生的内心世界是简单而复杂,纯朴而奇特,丰富多彩的,看似天真活泼的性格,其实他们的心理也是有着负担和压力。这是来自于学习和生活上的负担和压力,心理学家已研究表明,当学生处于轻松愉快时,学生学习时效率最高,效果更明显,学习时,只有自主去学,快乐去学,才能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才能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优化,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师生间的情感交往,用自己对学生的美好情感去感染学生的情感反应,去唤起他们美好的心灵,营造民主、和谐、融洽、平等的课堂氛围,创造轻松快乐的心灵空间,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有效地学习知识,不断培养自己的能力。例如:在语文课堂上,许多学生不愿意发言,不积极举手,不善于表现自己,怕老师批评、同学嘲笑,这时教师就要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平等的交流、沟通,教师要用一颗真诚的心,去面对学生,清除学生的顾虑,逐渐消退恐惧心理,创造一个平等、和谐、积极、活跃,富有激情的教学环境,这样学生的心理也就没有负担了,学生就能轻松、自由、愉快的学习顺利开展各种学习活动,学生的心灵,在教师情感的关爱下,得到感化,使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拥有健康的人生,具有崇高的價值观。

三、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心理

《课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的心理发展是有阶段特征的,教师要根据不同阶段学生,不同教学内容,要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以使得语文素养得到提高。“教学有方,但无定法”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教材内容来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如故事法、讨论法、情境法等。同时要把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与传统的教学法结合起来,使教学流程得到优化,创新意识得到了培养,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荣誉感,这不仅使学生的精神需要得到了满足,心灵得到熏陶,而且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例如,在教授古代诗歌时,可以建立一个“教师指导—学生模仿—学生自由学习”的教学平台,既可以满足学生“自学”的心理需求,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授某些情境或角色时,学生可以创造不同的情境,扮演不同的角色,让学生在实践经验中体验生活的美丽和人类的真爱,从而促进学生健全心智的健全。

四、善用积极正向的评价,巩固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林肯曾说过,每个人都希望受到赞美,教育心理研究告诉我们,教师对学生及时积极评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业进步,而且可以通过鼓励积极的评价、抓住学生的闪光点、采纳鼓舞人心的评论、积极引导他们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鼓励学生的日常表现。因而在学生的阅读、作文以及口语交际等语文环节的评价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由此巩固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总之,“人”真正的健康,不仅要有身体的健康,更要有心理上的健康、人格的健全,心理是否健康是判断小学生是否健康的重要方面,是小学生能否形成良好习惯,能否具有高尚品质的前提条件。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使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地融合到语文教学之中,使学生在语文教学中,不自觉地就受到了熏陶和引导,最大限度地消除他们的干扰和阻力,探索最适合的教学方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沈翠红.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学周刊,2012(23):50-51.

[2]张爱年.乐学·体验·领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J].新课程学习(上),2015(2):23-23.

[3]杨亚文.关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学周刊,2016(7):60-60.

[4]佚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反思[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7(5):164.

猜你喜欢

渗透策略心理健康教育小学语文
中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探析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杀成因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