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特产

2019-11-14陈泳甫

青年文学家 2019年27期
关键词:舶来品戒律土特产

陈泳甫

就整个人类历史和社会发展来看,自然科学是舶来品,而道德伦理却是“土特产”。

舶来品自外而来,不稳且易变,其共识的达成也往往迅速。而相较于舶来品,土特产的特点便是根深蒂固,因此道德的分歧也就普遍而难以避免。

“乡愿,德之贼也。”能被一乡人称为谨愿的人,在孔子看来是老好人,是伪君子。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一般人眼中的常态,在孔孟眼里是同乎流俗,合乎污世而令人不齿的社会祸患。类比于今,则各种弹性惩罚备受争议,被害与受害两方阵营剑拔弩张,以致局内之人头晕目眩,局外之人寄以嘲讽。

道德的本质是一种“契约精神”。道德分歧的根本便在于这种契约的弹性。针对此种弹性,儒者要“复礼”,墨者要“兼爱”,道者期以无为至有为,无一不助长了这种弹性,只有申韩,用规则与戒律从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这种弹性,使道德退居幕后,使分歧置于判台。

然而,土特产之所以为土特产,便在于其流通领域的广泛。

社会行为可以有规则与戒律,而文艺领域,戒律确无从插手。

法朗士曾言:“真正的批评家只叙述他的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他不齿法官,不齿道德家,恰如王尔德所认为的“伦理之于艺术家是一种不可宽恕的风格怪癖。”

分歧自此产生,在“伪艺术家”那里,準时会变成时间的盗贼,愚蠢会被拔高颂扬成一种哲学。如梁问道所担心的那样,现代审美的败落,将从宣扬丑开始。于是在艺术的铁屋子外,戒律不敢入内。宣扬无道德的自由艺术时,只要稍加批评,便被扣上看不见皇帝的新衣的愚蠢之人的帽子。

林岗在“双典批判”中提到过,文艺作品的修辞越是精妙,如果它与人类基本道德存在分歧,那么它的毒性就越大。如同加了糖丸的毒药,饮者只赏其甜味,而不知觉中毒素也随之进入体内。

因此,尽管康德极力推崇的判断标准中道德的善和情感的美常常错位,但如果分歧永远存在,或越拉越大,那么土特产只能一直土下去抑或是腐败变质。

如是,则我们应有一个基本的准则—人类的价值共识,为土特产包装,使其“土”而不俗不败。

猜你喜欢

舶来品戒律土特产
重庆彭水县:土特产线上“赶场”
给土特产穿“花衣” 打开销路闯出富路
“月球快递”已签收,“土特产”研究拉开序幕
一种土特产,养活一个县 阿里擦亮地域品牌帮农民脱贫致富
自觉遵守“十条禁令”、“十条戒律”承诺书
喝热水是“舶来品”
戒律和自由
论鼎湖山庆云寺的戒律学传统与地位
REAL GAMERS DO IT WITH DICE
论我国家庭农场不是西方舶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