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湘潭地区春暖大棚线椒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2019-11-14谢维蒋巧巧谢海虹陈李贺升华

长江蔬菜 2019年19期
关键词:湘潭整地粉剂

谢维 蒋巧巧 谢海虹 陈李 贺升华

导读: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辣椒的需求和应用越来越多样化,干鲜兼用线椒在湘潭地区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笔者从市场需求出发,引进筛选出适合本地区栽培的干鲜兼用线椒新品种6个,经过示范和生产性试验,这些品种综合性状优良,表现出较好的丰产性、商品性和抗病性。一般每667 m2鲜红椒产量3000~3500 kg,平均每667 m2产值可达2万元以上,表现出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线椒果实中含有辣椒碱和辣椒红素等化学物质,是一种人们喜欢的加工干制调味品,其营养价值高,除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钙、磷、铁,还含有极为丰富的维生素C,每100 g线椒中维生素C含量达100~198 mg、钙含量达75 mg、铁含量达3.2 mg。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辣椒的需求和应用越来越多样化,干鲜兼用线椒在湘潭地区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笔者从市场需求出发,引进筛选出适合本地区栽培的干鲜兼用线椒新品种6个,经过示范和生产性试验,这些品种综合性状优良,表现出较好的丰产性、商品性和抗病性。前期收获鲜椒,后期鲜椒价格低的时候,可以留作干椒。一般每667 m2鲜红椒产量3000~3500 kg,产值可达2万元以上,表现出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将其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品种选择

干制线椒品种应选择株型紧凑,果实微皱细长,结果多,部位适中,红熟一致,成熟果深红色,皮薄肉厚,果肉含水量低,干椒率高,辣红素含量高,香味浓的高产、优质、抗病、中早熟品种,如精品辣四、博辣红牛、湘辣14号、干椒一号、辛香8号与镇研20号。

2 选地

辣椒忌连作,应避开前茬茄果类作物和多年种植蔬菜作物的平整田块栽培[1]。前茬以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和冬闲茬口最好。

3 合理安排茬口

根据本地的气候条件和辣椒品种生长特性安排茬口,在湘潭地区春暖大棚栽培可以于10月下旬11月初育苗,翌年2月中旬至3月初定植,4月中旬开始采收上市。

4 加强育苗措施

4.1 浸种催芽

先将种子置于55℃温水中不断搅动,至水温降到30℃去除坏籽秕籽,用清水洗种2次,再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种20 min,放在32℃恒温箱中用清水浸种6~8 h,后搓去种皮黏液,最后用湿毛巾或者湿纱布包好置于30℃左右的恒温箱中催芽。辣椒种子不休眠,需要在黑暗条件下催芽,光线太强不易发芽[2]。当少部分种子发小芽时,再将催芽温度降至25~27℃蹲芽,5~6天当有 70%的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4.2 播种期

将腐熟农家肥与砂壤土按1∶5比例混匀作营养土,加适量草木灰和过磷酸钙。先用1 m2营养土与95%敌克松(敌磺钠)可湿性粉剂60 g均匀混合,再用0.5%福尔马林溶液喷洒,拌匀后用塑料薄膜密封1周,撤掉薄膜,等药味挥发后装钵,钵径8~10 cm[3]。采用冷床育苗,播种量一般每667 m2为80~100 g,播种后盖籽土应该保持1 cm厚左右,防止幼苗“戴帽”。育苗时间为100~120天,育苗期可一直延长到花蕾较大但未开花时为止。

4.3 发芽期

播种后出苗前覆盖薄膜保持水分,相对湿度保持在80%以上,白天控制在28~35℃,夜间20~25℃;出苗后到子叶展开保持白天25~28℃,夜间15~20℃;定植前一周缓慢放风,以利炼苗,适应大棚气温,白天控制在 15~20℃,夜晚控制在 10℃以上。

4.4 幼苗期

当小苗4叶1心到8叶1心时,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溶液或0.3%尿素溶液2~3次。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乙铝·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交替喷雾,预防苗期猝倒病和立枯病,以后每隔7~10天喷洒1遍抗菌和抗病毒药剂[4]。同时特别注意防治鼠害。

5 整地施肥

整地、施肥、覆膜于定植前15~20天完成。翻耕、晒土、整地、作畦和覆地膜要求仔细、平整,畦沟深度20~25 cm。每667 m2施优质有机肥3000 kg左右、过磷酸钙 50 kg、硫酸钾 30 kg、生物菌肥150 kg作底肥。底肥施用量占整个生育期所需肥料的80%左右,其中磷肥全部作为基肥施用,结合整地将肥料均匀打入耕作层。然后深耕,起宽80~100 cm、深40 cm的高畦,畦上覆盖地膜,提高地温到15℃以上,以备移栽。

6 合理定植

湘潭地区一般在2月下旬3月上旬棚内10 cm土壤温度稳定在12℃开始定植。定植前严格分级,剔除伤苗、弱苗、病苗,选用6~10片真叶,株高16~20 cm,叶色深绿,茎秆粗壮、无病虫害的壮苗于晴天上午移栽[5]。定植株行距40~45 cm,栽培密度一般为2500~3000穴/667 m2,每穴双苗。栽培深度为小苗土团上部与土面齐平即可,切忌栽苗过深,栽苗后浇足定根水。

7 定植后田间管理

7.1 缓苗期

定植后1周内为缓苗期,保持较高的湿度,控制在80%左右。线椒的生长适温为20~25℃,夜间给大棚加盖薄膜,以保温为主,保持不低于15℃,白天温度低于25℃以下不通风,高于25℃揭膜通风换气,15:00~16:00关门盖膜。 当幼苗新叶开始生长,观察到有白色的新根扎进土时,表明缓苗结束,进入快速生长期。

7.2 结果期

线椒较耐旱不耐涝,要获得高产,必须加强温湿度和肥水管理,开花结果期温度保持在25~30℃。加大通风量,门椒坐果前不浇水,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50%~60%。另外要适当打掉老叶、抹掉第一分枝下的所有侧枝,改善通风透光,于开花时用30~40 mg/L的防落素喷花,防止高温高湿造成落花落果。大棚线椒追肥要避免偏施氮肥,氮肥过多,容易引起植株徒长,不抗病。在辣椒定植后1个月左右第一次追肥,结合浇水每667 m2追施尿素15 kg、硫酸钾10 kg,结合喷药可用0.3%磷酸二氢钾+中微量元素肥进行叶面追肥。每采收1~2次后追肥1次,以促进分枝和开花结果。

8 病虫害防治

病害主要有病毒病和根腐病等。病毒病可用6%氨基寡糖素水剂1000倍液、20%吗胍·乙酸铜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或50%菌毒清水剂200倍液,隔5~7天喷一次,连喷2~3次;根腐病可用70%噁霉灵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0%抗枯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隔7天左右喷1次,连喷2~3次。

虫害主要有蚜虫、茶黄螨和红蜘蛛等。蚜虫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喷雾防治;茶黄螨和红蜘蛛用43%联苯肼酯悬浮剂2000~3000倍液、11%乙螨唑悬浮剂5000~7500倍液或34%螺螨酯悬浮剂4000~5000倍液喷施,隔5天喷1次,连喷2次。

9 收获

前期门椒和对椒要及时采收上市,以利多结果。否则,后期开花质量降低,结实率下降。而对生长旺盛甚至有徒长的植株,可延迟采收,控制茎叶生长。一般在午后或浇水前采收,可避免收后植株倒伏。制干用的线椒可在最后一次拔株时采收。

猜你喜欢

湘潭整地粉剂
湘潭:天生C位
粉剂灭巢法毒杀红火蚁
浅谈农业机械整地技术的优势及实施方法
猪缺锌患皮炎咋治
猪缺锌性皮炎的诊治
湘潭红色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研究
塞罕坝采伐迹地不同整地方式效果研究
湘潭大学艺术学院作品选
浅谈造林穴状整地
湘潭80万亩超级稻增产6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