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黄裕翔的音乐课为例分析多感官教学的使用

2019-11-14刘晨晨香港教育大学

新生代 2019年3期
关键词:感官节奏音乐

刘晨晨 香港教育大学

一、什么是多感官教学

音乐教学中的多感官教学是指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的变化,通过课堂教学的实践,以明确的方式呈现出学生内在的隐性音乐知识,使学生在无意中注意到音乐的发展,从而提高学习效果。教学过程主要体现在教师引导学生自觉地将听、唱、玩的美感、表达和创造结合起来,使学生对音乐感兴趣,提高欣赏音乐的能力。学习知识不仅要用我们的头脑思考,还要用我们的眼睛看,用我们的耳朵听,用我们的嘴说,用我们自己的手操作,和我们自己亲身体验,用我们的心感受。在各种感官的刺激下,学生的直接体验就是他们的学习成果。总之,通过对儿童音乐认知发展的了解,关键要把握音乐教学的理念,同时结合多种感官刺激的原理,使其通过动觉、触觉和操作、视觉辅助等提高听觉敏感性和音乐知觉,可以帮助儿童音乐的发展和学习,从而达到儿童音乐教育的目的。

二、参考文献

多感官学习主要是指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听觉、视觉、触觉、动觉、所有感官的刺激(Wanless,D.2012)。同时,通过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使学生能够通过多感官(眼、耳、口、鼻、身体)对信息的刺激,有助于学生用多感官的方法来吸收和体验全方位的发展潜力(Miller,D.2007)。幼儿的感觉运动经验越多,他们就越容易学会在日常生活中成功地发挥作用(Miller,D.2007).

三、黄裕翔的音乐课中的多感官教学

1.听觉:利用声音、音乐、歌曲来感知世界

黄裕翔是一位盲人,所以他的耳朵非常敏感,在他的音乐生涯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可以说他一直用自己的双耳去聆听和学习音乐。在黄裕翔老师的音乐课中,课堂的一开始为了让小朋友们真正打开耳朵,他先带大家玩了一个游戏就是所有人把眼睛蒙上走路,不让他们用眼睛看身边的世界只是用耳朵来行走。大多时候正常人用眼睛来观察周围的人与事物,能看到各种不同颜色、形状,但往往大家忽略了自己的耳朵,我们同样也可以用耳朵来听世界。为了激发同学们的兴趣,黄老师通过在小卡片上敲出的不同音高来演绎名曲大黄蜂,通过自己的改编演奏将献给爱丽丝和土耳其进行曲合成一首曲子,将青花瓷改成悲伤版和摇滚版。

2.触觉:通过双手触摸感受

在黄老师的音乐课堂中,他让学生用手敲不同的物体比如铅笔盒、直尺、水杯、饭盒来制造出不同的声音,让学生们自己用双手去感觉物体的不同。

3.动觉:通过整个身体的运动、玩来进行学习

黄老师带学生们去超市办快闪活动,让他们寻找超市中的生活物品并使它们发出有节奏的声音一起进行合奏。

四、多感官教学的益处

听觉体验是理解音乐,把握音乐形象的先决条件。音乐欣赏不同于一般活动,音乐欣赏的基本属性是感性的,因为在这种活动中,欣赏音乐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听觉获得体验,而不是通过理性获得知识,感受作品中的情感首先要做的就是认真倾听。听觉的体验是培养孩子学习兴趣和良好音乐欣赏习惯的基础。优美的音乐能使孩子获得美好的享受和愉悦。在课堂上听音乐的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孩子们听,好的音乐欣赏也是建立在听音乐的基础上的。所以音乐欣赏课是听力的基本体验,引导孩子的听觉注意,培养孩子听音乐的习惯,教孩子听音乐的方法,提高孩子听音乐的能力。

在音乐欣赏中的视觉参与更容易吸引人们观看的兴趣,人们往往会对自己所看到的东西印象深刻,包括音乐欣赏。视觉参与可以帮助孩子们建立空间的想象。如果你说“听”,是指引导孩子们去欣赏音乐。音乐图像的最初联想,则“视觉”是进一步深化对具体形象的联想,音乐欣赏不仅是对听觉刺激和视觉画面的具体形象,同时,画面的生动形象与优美的音乐很容易引起儿童的联想,与他们产生共鸣。所以视觉参与的欣赏更容易让儿童理解作品。由于儿童心理和生理上的发展与成人不同,对外部世界的接受基本上是直观的,基于感性的视觉表现,所以视觉更是一种迫切而必要的需要,对于作品的欣赏,他们感兴趣的是盯着屏幕欣赏,当音乐出现在屏幕上时,他们会有兴趣去欣赏。与情感、内容相关的具象画面组合,一幅生动的画面会使视觉上的音乐变成声音,使儿童对音乐表达情感、内容更容易接受和感受到更深更直接的情感,同时将大大提高兴趣他们的兴趣,自然会在画面中接受和理解音乐。

当人们欣赏音乐时,人的感官除了听觉视觉活动外,还具有运动性活动,它是身体的感觉,与音乐的节奏,音调的起伏有着紧密的联系。在音乐欣赏中,肢体的运动即节奏、身体的运动或节奏的感觉来体验音乐中的情感,身体的感觉可以提高孩子的兴趣并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其中。老师和孩子们利用音乐的韵律感受音乐很容易在课堂上营造出良好的氛围,孩子们也喜欢这样欣赏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五、如何利用多感官教学教授学生

听觉:听音乐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课无处不在。听音乐从根本上讲就是“听 ”,也就是说,听音乐要学会用心听,用心去感悟。问题是很多学生他们没有用耳习惯,也没有听音乐的能力。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训练,养成听音乐的习惯。只有在安静的环境中,才能获得最佳的听力效果,所以在听音乐时要特别强调“安静”,教师和学生才会进入听音乐的状态。在听之前老师可以问学生一两个问题,比如“这音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或指出在听力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方法,如提醒学生注意音乐的强弱、快慢,并引导学生全身投入音乐欣赏。

视觉:看音乐

音乐教材中的插图、地图、旋律线和图像实际上是对音乐作品的提示或建议。教具、图像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感受音乐。观看音乐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音乐艺术的理解,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对音乐艺术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用视觉感知促进听力的发展。例如,当欣赏音乐《春之歌》时,教师可以把春天的画面给孩子看,比如这些鸟、花、草、水、学生会有丰富的音乐联想,然后让他们聆听优美的旋律,舒缓的节奏,感受音乐的内在美。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不再是一次单独的聆听之旅,而是对音乐的整体感知,升华了音乐欣赏的品位和品味。

感觉:想音乐

音乐是一种非语言的信息,是一种非具象的艺术,它是一种模糊的意象,因此,学习音乐不能脱离想象。在教学中,教师应丰富学生的情感,增加想象力的深度和广度,引导学生正确掌握音乐的表现。由于音乐的不确定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一种模糊的联想。对于音乐,我们往往不能,有时甚至不可能回到作曲家的形象原型,但音乐的感觉很可能是非常强烈和相似的。例如,当学生听到欢快的音乐时,想象力的产生会多种多样:朋友聚会、节日、嘉年华。教科书的目标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感基础上思考,鼓励学生运用语言进行想象。

动觉:玩音乐

玩,是孩子的天性,如果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玩音乐,学生会很开心。对学生来说,玩游戏是他们的最爱。在教学中,使用各种有趣的游戏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学生强烈的参与和竞争心理的教学形式与游戏可以满足中小学的需求。例如,老师可以制作一个游戏来练习孩子的听力,名为“蒙眼听力”,找一个学生走到教室的前面,蒙着眼睛来听老师弹奏的旋律或其他学生演奏的节奏他模仿的旋律或节奏。在表演歌曲、节奏、舞蹈、节奏音乐的教学中,我们可以把其中许多作为音乐游戏的一种形式来设计,只要根据音乐的表现特点把教学内容恰当地融入游戏中,用游戏的方法和手段来刺激儿童的兴趣,能使学生在快乐、愉悦的氛围中积极获取自己的音乐知识。总之,在音乐课堂上,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的认知特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看、听、想、玩音乐作为一个变数无穷的魔方,让学生越来越爱学习。

猜你喜欢

感官节奏音乐
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节奏
轻快漫舞
感官训练纸模
感官训练纸膜
音乐
视唱练耳教学中节奏训练之我见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