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素质拓展训练在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第二课堂中的运用

2019-11-14邵诗宇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长江丛刊 2019年30期
关键词:第二课堂素质心理健康

■李 嘉 邵诗宇/ 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近年来,由于信息化网络的普及,人们对知识、文化的获取途径也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模式,对于高校教育来讲,学生获取知识的范围面也在逐渐扩大,进而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层面的教导,在教学理念的逐层渗透下,可与素质拓展训练相契合,进而提升为学生的身心发展提供基础保障。但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易使第二课堂教学模式过于制度化、表面化,令其失去开放式教导的特性,严重阻碍教育工作的开展。为此,应通过科学性、合理性的方法,对素质拓展训练计划进行渗透,以此来提升实际教学质量。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第二课堂模式论述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校发展的重心,在社会主体发展趋势的影响下,专业化教育也在向素质化教育、综合型教育方向转变,以此来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价值观念等。高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素质化教育工作开展的主要平台,通过规划型教育可对学生进行思想层面的引导,以避免学生受到当前外界不良信息的影响。但在传统教学理念的作用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面临着“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困境,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难度,为此,如何将心理健康对学生进行渗透式讲解,令学生产生思想层面的共鸣,使学生的被动学习行为转变为主动获取行为,是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重心。

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延伸形式,当第一课堂以专业教育、固定框架、基准教学内容为主,第二课堂则是以教学重心为主,并以此为节点施行拓展化教育,例如,组建学习活动、讲座等,其课堂教学模式可脱离教材,扩大学生的学习范畴。对于心理健康第二课堂来讲,其可对传统教学产生的枯燥、单一的学习氛围进行优化,为学习过程增添趣味性,并可建构一种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参与性。与此同时,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其主动学习意识产生的学习效果,要远远高于被动接受知识产生的学习效果,为此,通过第二课堂的组建,可为学生提供学习平台,通过对拓展知识的学习,可提升学生的认知度,增加学生的学习能力、承受能力、思维能力等,进而提升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质量。

二、素质拓展训练对第二课堂的积极影响

(一)扩展素质教育范畴

素质拓展训练是以课堂教学为平台,通过理论知识、实践知识等学生进行理念渗透,以与学生的心理特性、成长特性相贴合,进而为素质化教育的发展提供基础保障。高校教育不仅是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培养,还应依据社会主体发展趋势对人才的需求,来进行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教育,并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以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素质拓展训练是以人才培养模式为主体,通过主体课堂的教育延伸,将教育范畴发展为课下教学、校外教育等,通过教育资源的集成,令学生自觉地参与到教育过程中,以此来提升素质化教育工作的开展效率。

(二)完善素质教育体系

素质化教育作为一种理念,其需要以课堂教学为载体,来巩固学生的思想基础,令学生形成潜意识学习习惯。素质拓展训练在第二课堂的教学模式下,可依据第二课堂教学的灵活性、适用性等特点,将教学知识、实践活动、技能应用等进行整合,以此来对学生的心性、体魄等进行锻炼。当前大学生在高校学习过程中,受到体制化教学体系的影响,在第一课堂接受到的知识已成为定性模式,为此,在第二课堂的作用下,素质拓展训练可进一步完善教育体系,令学生明确自身在整体教学体系的定位,令学生充分与社会体系相接触,进而提升学生的适应能力、学习能力等。

(三)创新素质教育模式

传统的第二课堂教学属于开放式教学模式,缺乏规划性,且大部分高校未能对第二课堂产生的实际效果进行重视,在学生参加教学活动后,也未能进行实时记录,此种情况将使第二课堂的教学形式过于表面化。素质拓展训练作为当前教育事业发展的主体方向,在社会人才竞争以及专业的多元化发展形式下,将对学生的学习观念进行规划引导,学生也将对自身的学习行为进行改变,以提升自身在未来行业中的竞争力。为此,素质拓展训练可通过教学模式的创新,来塑造学生的品格、责任心等,以保证学生的全面化发展。

三、素质拓展训练在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第二课堂中的运用

心理健康第二课堂教学体系在建设过程中,应依据学生的成长特性、学习行为、兴趣点等来对教学模式进行规划。素质拓展训练则为心理健康第二课堂的教学模式提供方向,并为当前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注入新的活力,令传统的教学模式充满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保证素质拓展训练可发挥持续性效果,应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目标为主体方向,积极培养学生的品质、心性等,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基础保障。为此,素质拓展训练在第二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习惯,并以此为基础,将素质拓展工作逐层渗透到实际教学中,令学生产生潜意识层面的共鸣,进而为第二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基础保障。与此同时,在整体教学过程中,由于第二课堂属于开放式教学,应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以此来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逐步完善德行品格。

第二,在教学过程中,应突破传统的教学思维模式,利用发散思维,来建立动态型教学体系,并将教学内容与外界社会环境相融合,增加学生的代入感,以此来深化素质型教育,并与学生的发展特性相契合。

第三,应大力开展素质教学项目,借助第二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理念化教育、素质型教育,对第一课堂的主体教育内容进行延伸,以达到教学反馈的目的。与此同时,学校应组建社会实践、文化活动等,为学生的身心发展、思维发展等提供学习平台,并依据学校现有的学习资源,建设创新型项目,以来带动学生的参与性,以提升心理健康第二课堂的教学质量。

第四,应建立基准化评价体系,将素质拓展训练作为一项定性化教学体系,在长时间的教学下,对学生的学习行为、思维行为进行合理引导,以此来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程度。在评价体系建立过程中,应确保“写实为主、认证为辅”的理念,并通过体系内的互评、透明化监督等,来督促学生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进而使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进而为心理健康第二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基础保障。

第五,学校应充分发挥团组织作用,令其通过生活行为、学习行为等对其他同学进行同化,以此来建构良好的学习氛围。高校团组织在第二课堂教学中应起到引领作用,将素质拓展教育工作通过组织体系来进行发展,并树立正确的服务理念,在实践活动、课堂教育的主观影响下,令学生可积极参到第二课堂的教学体系中,以确保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六,在心理健康第二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起到全过程监督的作用,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考试成绩、实践成绩等进行调研,并做好第二课堂的宣传作用,令学生充分理解第二课堂的教学模式。但同时也应将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教学模式区分开来,防止学生过度依赖于第二课堂,而忽略第一课堂教学主体的作用,进而提升第二课堂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文章对心理健康第二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论述,对素质拓展训练在第二课堂模式中产生实质意义进行分析,并对其具体应用进行研究。通过学习行为引导、开展素质教学项目、建立评价体系等,可提升素质拓展训练与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体系的对接度,以此来对学生进行思想层面、心理层面的引导。

猜你喜欢

第二课堂素质心理健康
“第二课堂”课程化建设路径探究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01—02合刊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高职院校第二课堂学分认定制管理的有效性研究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成长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