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喜剧小品《老伴儿》的语用浅析

2019-11-14山东科技大学

长江丛刊 2019年32期
关键词:表演者老伴儿小品

■李 玲/山东科技大学

一、简介

喜剧小品通常内容简短,但其承载的内涵却十分丰富,这种艺术形式大多都是来源于生活的题材,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反映了现代人生活的真谛。这种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吸引了大量的观众观看,也受到了研究学者们的关注。喜剧小品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可以从不同的语言学角度进行研究。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喜剧小品,如语音韵律特征、地方音调、双关语等修辞特征、合作原则和会话含义、关联理论、言语行为理论的视角等。而语用学这一角度,内容丰富,专门研究语言的理解和使用,以及特定情境中的特定话语。每年的喜剧小品层出不穷,活跃在大众舞台,因此研究资料非常丰富,这两者结合在一起的研究也很有价值。《老伴儿》是2017年登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喜剧小品。在不同语用学知识中,本文选取了语用预设这个角度对其进行探讨,解释这部小品中所体现的有趣的语用学知识,交际双方所产生的会话含义,以及带给观众的喜剧效果。

二、理论基础

预设又称为前提,该术语最早是由德国哲学家弗雷格在他的著作《意义和指称》中提出的。何自然(1997:58)指出,预设亦称“前提、先设”,是“有关的前提关系”。在言语结构上,预设是根据逻辑,场景,交际的目的来对话语的意义进行推理。何兆雄(2000:281)认为,语用预设是说话人对语境所作的设想,并基于这些设想展开话语交际。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预设已经不能仅仅局限于语义领域,仅仅从逻辑的角度来研究预设带有明显的局限性,因此语用预设引起了更多的关注。它涉及到语境和说话人等众多的因素,在解释语言现象时也更灵活。语用预设与说话者的态度、所处的语境、共同背景信息和知识密切相关。而且,语用预设要基于交际双方所共有的知识,基于这些共有的知识,交际双方才能实现成功的话语交际,即说话者发出一个主张,并相信这个主张会被听话人接受并同意,但事先并不会就预设与听话者进行沟通,而是要通过听话者自身的知识背景进行推理。日常生活中,预设的使用随处可见。对于喜剧小品这种特殊的艺术形式,说话者为产生幽默效果,引发观众思考,做出恰当的语用预设是必要的。但如果表演者与观众之间的交际语境不同,所拥有的共同的知识背景不同,那么听众可能难以理解表演者想要传达的信息,因此很难达到幽默的效果。

三、语用预设在《老伴儿》中的应用

在小品《老伴儿》中,有许多可以体现语用预设的例子,值得推敲。

① 潘斌龙:关键是这老头啊,记得自己有老伴,但是忘了自己老伴长什么模样了,找不着老伴他就不吃饭,三天了!喂他什么他都不吃。没办法,来找您来了嘛!

蔡明:吃我呀?

语用预设是单向的,它是由说话者本人做出的,这意味着说话者不会与听话者就预设进行谈判。预设是在将信息发送给听者之前,只存在于说话者。在接受到信息之后,听话者可以进行逻辑推理以理解说话者的预设,从而建立共知性。如果听话者不能理解说话者,则预设失败,说话者想要传达的信息和实现的交际目的也随之失败。这个片段就是语用预设失败的例子。潘告诉蔡,老头在找到他的妻子之前不吃任何东西,三天了他仍然没有吃东西,于是潘就来找蔡了。潘在这里做出的预设是,要想让老头吃东西,必须找到他的妻子,于是来找蔡,即蔡是老头的妻子。因此,说话者建立了预设并相信听话者可以理解。然而,语用预设是单向的。蔡没有得到这些信息,也没有与说话者建立共知,所以预设也就失败,潘没有达到自己的交际目的,但这个片段因为蔡有趣的回答取得了幽默效果。

② 蔡明:唉!咱们敬老院那么些老太太,干嘛非得我去啊?

潘斌龙:因为这老头记着他老伴有三个特点,你看,温柔贤惠……

蔡明:张大妈去。

潘斌龙:身体健壮……

蔡明:李大妈去。

潘斌龙:关键是特别漂亮!

蔡明:扶我起来!

在这个片段中,出现了一个因果关系。蔡问潘原因时,潘强调,老头的妻子有三个特点,所以他必须找到蔡。这里的因果关系所预设的是,蔡拥有这三个特征,就像老头的妻子一样。当潘说其中一个特征是温柔贤惠时,蔡推荐张大妈。那么第二个预设就是张大妈也温柔贤惠。接下来,潘继续指出另一个特征是身体健壮,蔡立即推荐李大妈可以去帮忙,那么第三个预设就是李大妈身体健壮。紧接着,潘说最后一个特征是特别漂亮。此时,蔡立即请潘帮忙扶自己起来,即最后的预设是,蔡相信她很漂亮并且决定去,因此,语用预设是动态的,根据说话人的内容的变化,语境也随之变化,因此产生不同的预设,这里也取得了相应的幽默效果。

③蔡明:我救了你? 潘长江:对。

蔡明:你娶了我? 潘长江:没错。

蔡明:你为什么要恩将仇报呢?

在第③个片段中,蔡明使用了“恩将仇报”这个词,意思是用仇恨的方式回报所受到的恩惠。这里的前提就是有恩也有仇,自然恩就是“救”,仇就是“娶”。基于表演者与观众共同知识背景,“恩将仇报”这个词通常作为一个贬义词来使用,用在这样的语境下,观众就能轻而易举的意识到,蔡明认为被潘长江娶是一件很不愉快的事情,也就产生了相应的幽默效果,令人捧腹。

④潘斌龙:蔡阿姨您在干嘛?

蔡明:说瞎话是要遭雷劈的!

在这个片段依旧是语用预设的例子,背景是蔡说潘长江长得很好看,同时手做了一个避雷针的姿势。潘斌龙对蔡的行为感到困惑,所以问蔡在干嘛。蔡的回答是“说瞎话是要遭雷劈的!”蔡似乎说了一些与这个问题无关的内容,她并没有直接提供给潘斌龙所需要的信息。“说瞎话”要“遭雷劈”,同时做了一个避雷针的姿势,即避雷劈。那么预设了蔡说瞎话了,即夸奖潘长江好看是在说瞎话,这里说话人言语及行为一起产生的预设,带来了这部小品另一个幽默之处。

总之,在喜剧小品这样的表演类节目中,使用语用预设的策略是很重要的。如果双方都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那么就没有任何预设和推论,对于喜剧小品这种形式来说,幽默效果也就无法实现。其次,表演者之间没有建立共同的知识背景,即共知性,或一方故意不接受另一方的预设,使预设失败,是产生幽默效果的一种策略。但表演者与观众之间共知性的建立是产生幽默效果的关键,只有观众接收到了说话者的预设,并理解其中的含义,才能令人捧腹,达到喜剧的效果。因此,语用预设是喜剧小品中常见的策略。

四、结语

喜剧小品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集中了说与演,是社会,艺术和文化的结合。但这种艺术形式不只是通过表演者的动作和姿势就可以完成的。为产生幽默效果,语言本身的应用也很重要。喜剧小品的语言简练清晰,语言特征明显,每个表演者的话语都可以从语言学的角度进行详细研究。语用学在相应的语境下,对不同的会话进行有趣生动地解释。在不同的喜剧小品中,表演者总是倾向于使用不同的策略来实现幽默效果。本文从语用预设的角度分析了《老伴儿》中的个别片段,探究了其语用预设的应用所产生的令人捧腹的幽默效果。

《老伴儿》的幽默效果与表演者所使用的语用预设有很大关系。其中为达到预设效果,一些因素也很重要,例如语境、说话者、共同的背景信息和知识。上下文是动态的,因此预设也不稳定,根据不同的语境变化,这也是语用预设区别于语义预设的一个特征。其次,说话者与听话者之间建立共同的知识背景,预设才能成功实现,观众接收到了表演者预设的信息,后面对应的幽默效果也就实现了。此外,语用预设是单向的,在听话者接受并理解语用预设之前,它只存在于说话者身上,如果听话者没有共同的知识背景,没有接收到说话者预设的信息,交际也就失败了。同时,对于喜剧小品这样的艺术形式,如果观众理解表演者所表达的预设,就可以实现幽默效果。

语用学是一个内容丰富的语言学领域,喜剧小品也是一种丰富有趣、诙谐幽默的艺术形式,这两者的结合会迸发出很多学术研究的火花。此外,喜剧小品十分活跃,每年都会更新,不断更新的研究资料也为以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更多的空间。

猜你喜欢

表演者老伴儿小品
《临宋人小品》
钢琴表演艺术中审美素养能力提升
小孙和小于
如此“老伴儿”
老伴儿学艺
手称扑克
十二生肖诗书小品
2012年龙年网络春晚节目单
聪明的表演者
多疑的老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