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社会工作参与脱贫攻坚的几点思考

2019-11-13肖雪燕陕西师范大学710119

新生代 2019年4期
关键词:互助合作助人调动

肖雪燕 陕西师范大学 710119

一 助人自助:从精准扶贫向自主脱贫的认知深化

目前,我国精准扶贫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其中仍然存在着一些深层问题,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少数贫困户不自强、不感恩、一味等补助、争当贫困户的问题。其实,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并不在于精准扶贫的规划、经费、措施,而是在于扶贫战略的主体性。精准扶贫强调通过扶贫主体帮扶贫困者脱贫,更侧重发挥帮扶者的作用;而自主脱贫是将贫困者视为扶贫工作的主体,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使贫困者具有主动脱贫的能力,更侧重发挥贫困者的自主性。可以说自主脱贫是对精准扶贫的进一步深化,通过精准扶贫对贫困者进行帮扶,使他们摆脱贫困,再通过自主脱贫,使贫困者具有主动脱贫和防止返贫的能力,最终达到永久脱贫的目的。

社会工作秉持“助人自助”理念,通过发掘案主潜能,发挥其独立性、自决性,使服务对象从“他助”转向“自助”。在社会工作参与脱贫攻坚工作中,注重发掘贫困者的潜能,着重培育其摆脱贫困的内在能力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才能做到真脱贫。

二 正向激励:调动贫困者自主脱贫的积极性

正向激励是对人的行为进行正面强化,使人以一种愉悦的心情继续其行为,并进一步调动其积极性。正向激励以激励和褒扬为主要方式,通常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奖金、提成等物质奖励,另一种是表扬、信任等精神奖励。正向激励出发的扶贫工作实践中,激励相容的劳动奖励转移支付政策在许多国家实施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例如,美国的Earned Income Tax Credit(EITC)政策,Short(2014)在其研究中表明,EITC政策使美国减少了15%的贫困人口,25%的贫困儿童。此外,四川乐山五通桥进行劳动收入奖励计划实验,通过收入实现端的支持和奖励,鼓励他们积极的参与劳动生产,促进主动脱贫,评估结果显示,就业率相对提高了13.5%。

可以看出,对于贫困者的正向激励有良好的效果。那么,在社会工作的实践中,不妨借鉴这类的正向激励方式。对贫困者的自主脱贫行为给予正向的物质或精神奖励,进一步调动其积极性,巩固其自主脱贫的行为,激发贫困人口内生脱贫动力。

三 社区营造:建设共同奋斗和互助合作的社区文化

社区营造的核心是公共参与,共同建设优美社区,重构社区生活。这种以居民为主体,政府、社会组织等是协同者的社区营造理念与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十分契合。在社会工作参与扶贫的过程中,首先要注重培养居民的社区意识,以贫困者、贫困地区的需求为导向;其次要以社区自组织为载体,搭建社区公共议事平台,让社区居民共同奋斗摆脱社区贫困,同时互助合作帮助个人走出贫困;最后,要发挥社区居民领袖的带动作用,赋予其一定的角色和任务,以点带面,调动社区居民共同参与脱贫攻坚的积极性。

通过社区营造建设共同奋斗和互助合作的社区文化,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点是,不仅要培养居民的社区意识、共同参与意识,还要重视脱贫攻坚的科学性和专业性。一方面可以通过具有专业技巧的社会工作者在社区营造过程中进行引导,另一方面是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组成的辅导团队在脱贫过程中给予的技术性指导,以及整体计划执行的监测管理。

四 资源链接:形成扶贫合力参与反贫困实践

脱贫攻坚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特别是在脱贫攻坚已经进入啃硬骨头的冲刺阶段,更需要传统政府扶贫模式以外的市场力量的参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汪三贵指出“精准扶贫的路径中,产业扶贫是主要路径,而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的主力就是民营企业。”近年,互联网巨头京东、阿里巴巴以及房产领域的恒大、万达、碧桂园等企业相继投身扶贫队伍并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社会工作参与脱贫攻坚可以作为资源链接者,统筹协调,促进政府、市场、社会协同发力,联系贫困地区和各方优势,形成扶贫合力。此外,社会工作的在助人工作中的角色更具有专业性。以社会工作为纽带,更有利于联系各方优势,形成扶贫合力。

脱贫攻坚是解决农村地区区域性整体贫困的重要战略,而脱贫问题也一直是社会工作的重要议题,社会工作作为化解我国农村地区贫困问题的现实需求和重要途径,不仅具有可行性,同时还具有其必要性和必然性。

猜你喜欢

互助合作助人调动
浅谈调动学生数学学习动力
助人为乐的事
数独驾到
响鼓
助人无需等待
助人为乐
热爱合作?快乐习作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互助合作学习
幼儿互助合作能力的培养
助人谁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