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教育

2019-11-13黄汉城

报刊精萃 2019年2期
关键词:教材语文课堂教学

黄汉城

江西省丰城市秀市中心小学,江西丰城 331119

一、充分了解教材,做好备课工作

教师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定位,认识到作为课堂教学引导者所要承担的责任与义务。首先要充分了解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标与重难点。在此基础上充分挖掘教材所要表达的内涵。只有这样才能保障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能有的放矢。其次教师必须充分了解自己,认识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如何做到扬长避短是教师必须在备课时就思考清楚的问题。年轻教师就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在备课时将课件、图片等准备好。最后则是充分了解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引导其进行学习时,如果不了解学生的身心特点与学习能力,自然不能有效。备课时教师自然要思考诸如“学生前面的知识掌握的怎么样”“学生喜欢什么类型的课”等。这样才能事半功倍。比如在《狐狸和乌鸦》这一课,教师就可以了解教材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特长,根据孩子年龄小、好动、喜欢小动物的特点,将课件制作成图文并茂的漫画形式。教师甚至还可以亲自手绘狐狸、乌鸦、大树等动植物的立绘,引导学生角色扮演,激发学生兴趣。

二、教学方法要多样

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要讲究课堂教学的艺术。教师要深入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语文学科的性质特征,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女如:情境创设法、问题设置法、故事传神法、师生互动法。

三、改善课堂教学环境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第一位老师,因此,关于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师教育对策的考量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为了最大程度的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现今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多半会使用到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创设新的教学环境,例如使用音频视频等有声有画面的教学材料来作为课文的提前导读,这与以往由教师带领全班同学一起朗读课文的不同之处在于,有趣的教学录像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发挥出对于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激发出自我的创新意识。

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重视教材中的人文元素,强化学生的自我提升意识。语文学科的学习有很强的趣味性,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开发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并认真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自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将学习和生活经历结合在一起,深入理解学习内容。

学生通过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发展智力,激发发散思维,丰富自己的想象力,在诸多方面学生可以有较大进步。小学语文教材中,学生应该理解作者的目的,站在作者的角度思考其观点,理解作者的心情,了解整篇文章,才能够引起兴趣,这样优点能够学生进步,教材里面有很多优美的句子,而且也让学生感受到了各种语言魅力、并且能够利用其价值,可以起到引导作用。学生在教师的培育下,他们可以自由想象,非常适合学生的心境。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发挥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去利用积极方面,修炼学生的日常行为,完善学生的人格品德,铺面提升小学生的个人素质,帮助小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五、培养学生良好听课习惯

叶圣陶先生曾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习惯。课堂是小学生学习知识、发展能力的主要渠道。听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可以尝试通过一些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听课习惯,提高学习的效率。

1.课前先检查,上课准备的东西。学生自控力差,单凭教师的一句简单的“做好准备了吗?”绝对不行,他们根本不去想什么“课前准备”,也不去想“应该怎样去准备”。必须通过实际操作,反复演练,直到形成习惯。

2.做好课堂笔记,防止他们走神。课堂上要让学生有一个课堂记录本随时记录老师讲课的精彩部分、重要的或一些自己不懂的内容。但由于记笔记很费时间,不免就影响了听课。听讲和记笔记之间关系如何处理好?课堂笔记尽量要用短语、数字、图表及各类符号,眉目要清楚,语言要简练,文字要清晰,写得要快,以减少记录时间,从而使听、看、记、思相互结合,并能及时对讲授信息作出反馈。笔记应该记什么呢?一是老师讲及板书的重点;二是老师讲自己没能理解的方面,便于课下复习巩固;三是老师在课堂上拓展的内容。切忌不要全抄全录而顾此失彼。

3.课堂上多提问这些学生,让他们紧跟课堂步伐。课堂上老师要提一些问题让听课精力不集中的学生,或者让他们在黑板上做题,这是锻炼的好机会,不要轻易放过。他们有的爱面子,怕答错了,老师对自己有不好的印象,或者担心同学会笑话自己,这种顾虑是不必要的。要培养他们在思想上始终保持向老师提问的倾向,听课时,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听不懂或不十分明白的地方,课后要多想多问,问自己,问同学,向老师和教科书、参考书请教,一定要找到满意的答案,务求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绝不为以后的学习留下“隐患”。

4.不能忽略细节。要想让学生听好课,一些细节不能忽略。课前一定要把当堂要用的书、笔、练习本、作业本及相关卷子准备好。这一点看上去是小事,但是很多学生可能在别人已经开始记笔记、做练习的时候却花时间找东西,从而错过了课堂重点。

“要注意观察老师的表情、手势等。”杨丹妮指出,老师强调重、难点的地方眼神、语调,都会不一样。要生动而深刻的理解老师所要表达的意思,这是一个习惯养成的过程。

总之,对于我们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在课堂中必须要根据学生学习特点,创新教学方式,设计教学过程,开发教学资源,注重打基础,提技能,养情感,让他们身心健全,给他们一种终身学习,终身成长的能力和习惯。只有这样,学生在学习中才能感受自然,了解社会,体悟人生,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定的基础。

猜你喜欢

教材语文课堂教学
教材精读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重视教材探究,多法破解圆锥曲线点线距
题在书外 根在书中——圆锥曲线第三定义在教材和高考中的渗透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