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思考

2019-11-13张光彩张喜楠冉锦严涛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重庆402760

新生代 2019年10期
关键词:师生政治思想

张光彩 张喜楠 冉锦 严涛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 402760

习主席指出,要顺应信息化大趋势,建设信息化政工、大数据政工,切实为政治工作注入时代元素,为生命线加载“数据链”。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创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威力威信,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当前,如何运用大数据技术开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全新课题。

一、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突出矛盾问题

“自我设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决策教育往往缺乏数据支撑。由于传统思想政治工作思维理念、指导方式和方法手段等因素制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决策时,往往容易过度依赖固有经验特别是以往惯例。有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靠经验较多、数据较少,感性较多、理性较少,随意性较大、科学化水平不高。

“自我循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信息系统往往缺乏数据融合。当前,高度思想政治工作信息化正在稳步推进,但信息系统硬件、软件和数据这三大支柱的发展不平衡日益凸显。主要表现在重硬件和软件建设,轻数据建设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部门出于管理和服务的需要,收集和掌握着涉及师生的方方面面的海量信息和数据,然而这些信息分散在存储于各个职能部门,犹如一个个碎片化的“信息孤岛”,尚未实现高效整合和共享共用。

“自我检验”——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实施往往缺乏数据牵引。高校在传统思想政治工作模式中,政治干部往往是信息和数据的主导者,有较高的话语权,能够对师生思想和行为产生较好的引领作用。而在大数据时代,师生中的信息传播途径多、速度快、内容杂、手段新,师生无时不刻不在接受大量数据的狂轰乱炸。而政治干部和现在的师生相比,在信息获取速度和数量上处于信息弱势的一方,而且依然沿用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模式。比如,思想政治教育统一组织容易“一刀切”,忽视了师生的差异化需求;思想工作追求覆盖面,往往“一人得病、全家吃药”,忽视了师生的个体差异,使得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不强。这种“指令式”“要求式”一厢情愿的模式很难完全匹配师生的个体现实问题,导致思想政治工作没有吸引力,也就没有了生命力。

“自我评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考核评价往往缺乏数据分析。高校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评价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对“事”的评价,即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情况和效果的评价。由于传统考评手段等因素的制约,往往采取检查软件、现场提问、座谈了解等方式进行,使得政治工作成为“记在纸上、挂在墙上”的摆设,有时甚至让官兵产生厌烦情绪。二是对“人”的评价。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人的思想和行为。思想政治工作对人的考评大都仍是采用听、测、评、谈等传统方式,参测人员少,人为意见多、科学数据少,导致考评工作在实践中往往存在“雾里看花”的朦胧感,人为因素有很大的影响,存在“画像”不精细、考核不精准的问题。不管是对“事”还是对“人”的评价,往往只有定性的结论,缺乏有效的数据支撑,容易失真走样,影响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二、运用大数据思维,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

一是树立“数据发声”的科学思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使得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实现“数据化”的研究分析。比如,可以通过师生上网产生的数据和各类高校信息系统收集了解的个人行为、态度、情绪、心理健康状况和需求等,掌握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大量细节信息。对这些方方面面的信息资源进行统计、整理、分析,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科学化的决策辅助。因此,大数据背景下的决策不再是基于工作经验和直觉,而越来越基于数据。

二是树立“全局关联”的整体思维。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分析问题,往往采取座谈了解、问卷调查、个别谈话等抽样调查了解方式,通过局部的精确了解达到分析全局的目的。比如,开展教育前的思想调查、发现问题的问卷调查、掌握思想的谈心交心等等,都是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常用手段。而在大数据时代,技术的发展进步使得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可以面向全体对象进行调查,对全部数据进行分析。

三是树立“精准高效”的精确思维。目前,高校师生多数是伴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他们对传统媒体关注较少,而对新媒体的依赖性与日俱增。师生们在网上产生的海量数据,记录着他们的思想、行为和情感,其中蕴含着丰富内容和许多带规律性的信息。大数据给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开发和利用这些信息的方法和手段,使得思想政治工作更能贴近师生,走进师生。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借助大数据平台,形成对师生思想的精确把握,为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依据,切实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效益。

四是树立“科学预测”的前瞻思维。大数据的核心功能是预测。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各类信息系统中的海量信息进行挖掘和分析,可以了解师生特定时期的思想和行为动态,预测可能发生的各种倾向性问题,并以此为依据为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提供指向。例如,一些师生在家庭变故、感情失意、愿望落空等情况下,往往会通过微信群、朋友圈等途径宣泄情绪、表达感慨、寻求帮助。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就可以准确掌握师生的思想动态并进行研判,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预防各种违规违纪和事故案件的发生。

三、构建大数据平台,提高思想政治工作信息化水平

一是解决好“融合”问题,建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大数据中心。数据的高度共享是大数据价值实现的前提。当前,最紧要的是加强顶层设计,突破各个信息系统“孤岛”的边界,实现资源整合共享和无缝链接,形成一个准确可靠、反映灵敏的标准体系数据库。如明确文本、音视频、图片等基本格式,程序语言的使用等,统一标准进行收集;建立数据共享与协同推进机制,在技术体系、操作平台等方面统一规划和设计,确保数据体系一张网,数据建设一盘棋。高校二级基层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数据源,主要收集师生的各类信息数据,不仅包括常见的统计数字、文字资料及影像资料等,还包括师生日常生活中的只言片语、教学网络中的系统日志等等。

二是解决好“功能”问题,打造大数据思想政治工作平台。大数据的关键在于运用,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整合和应用,真正让大数据成为师生思想反映的“晴雨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智囊团”。建立思想政治工作决策辅助平台。充分发挥大数据科学预测的功能,建立教学、教育两大模块。教学模块主要突出心理学、自然科学、哲学等相关数据的收集、分析和运用;教育模块主要突出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评定和考察。在对收集的思想政治工作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量化评定,对师生思想政治水平进行量化考评,为师生成长成才设定路线图。健全师生信息管理平台。深入师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各个角落,依托大数据全面、分析、共享和预测的特性,全面掌握师生思想动态的即时变化,建立真实可信有说服力的“信息”数据库。

三是解决好“人才”问题,加强大数据人才队伍建设。当前,高校各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主要力量,但整体信息素养还有待提高,大数据思维理念还没有完全树立,特别是缺乏相关专业素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抓紧转思维转观念,不能身子进了新时代,脑子还停留在旧时代,要尽快适应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新特点,创新方法手段开展工作。必须抓紧强素质强能力,加强学习大数据相关的专业知识,熟练掌握大数据相关技能,成为师生的领路人而不是落伍人。同时,要建立专门的大数据人才队伍,将计算机、通信、电子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纳入培养范围,通过学校培养、岗位代培等手段,建立一支过硬的专业人才队伍。

四是解决好“管理”问题,严格大数据使用风险管控。数据是大数据时代的血液和核心。由于数据涉及到个人隐私和高校信息,必须加强对数据的规范和保护,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情况。一方面,要加强技术防范,大数据网络要严格准入制度,研究开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软硬件产品,大力开发具有高校特色的防护系统,防止不法分子和敌对势力的攻击入侵,通过技术手段密不透风地做好防护工作。另一方面,要严格程序规定。对数据的采集、存储、使用、共享等进行严格规定,对数据的流通和共享过程中的行为进行规范,对相关部门和人员的使用权限进行界定,对任何违反规定使用和泄露数据等行为进行严厉惩处。

猜你喜欢

师生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思想与“剑”
师生讨论改病句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师生过招,你敢接吗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