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提示语比较研究
——以部编版和人教版为例

2019-11-13张文娟安康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新生代 2019年10期
关键词:园地导语泡泡

张文娟 安康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一、提示语数量的比较

综观异彩纷呈的课程内容,不难发现,编者有意地安排了不少促思导学的形式,其中出现较多的是以泡泡图形出现的提示性文字。部编版的提示语主要包括、泡泡语、“语文园地”中的“书写提示”等。人教版的主要包括目录、单元导语、泡泡语、“语文园地”中的“我的发现”等。这都是编者精心设计的,它不是装饰,也不是点缀,之所以这样呈现,是在启迪孩子们自读自悟,自主延伸。它虽小却很实用,在教学中有着极大的作用。

以此为依据,本文将对部编版和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的提示语数量进行粗略的统计,部编版的提示语数量明显较高,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的提示语数量高达64处之多,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提示语数量的11倍左右;而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和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提示语数量相差不大。

总的来说,部编版教材的提示语比较多,而人教版教材提示语数量相对较少。

二、提示语功能的比较

部编版的提示语主要包括泡泡语、课后提示语等。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泡泡语提示

泡泡语根据需要出现在课文的之前、之中、之后,用泡泡语的形式,以小伙伴的口吻,提出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学习。其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正文给出“一片两片三四片……”,在右侧用泡泡语的形式发问“你能猜出这是什么吗?”使学生一下子产生了兴趣,带着问题去思考课文。

第二、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拓展学习空间。

第三、提示书写方法。如: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第2课《金木水火土》、《语文园地一》的书写提示。

第四、指导学习。如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课文1第1课《秋天》,编者在课文最后采用泡泡语告知学生怎么寻找自然段,一年级学生刚开始学习课文,对自然段没有一个非常明确地概念,通过泡泡语形式告知他们“自然段的前面有两个空格”这对初入小学的一年级学生来说,有很重要的作用。

(二)课后提示语

第一、提示写字方法。部编版增加汉字书写顺序的提示,这是其一大特色。如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第1课《秋天》、

第7课《大小多少》。通过颜色、笔画顺序使学生明白写字的方法。

第二、指导并提出学习要求。如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课文1第1课《秋天》、识字(二)第7课《大小多少》。在课文最后提出对课文学习的要求,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等等。

人教版的提示语主要包括单元导语、泡泡语等,其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单元导语具有导向作用

单元导语是对一个单元核心内容的高度概括,通过阅读单元导语,学生可以从整体上把握单元的主干知识,它用简洁明了、生动优美的语言引出本单元的主题,明确本单元学习内容。

(二)泡泡语提示

泡泡语根据需要出现在课文的之前、之中、之后,用泡泡语的形式,以小伙伴的口吻,提出启发性问题,或者引导学生学习。其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识字5》在课文谜面的右边,问题的提出使学生一下对课文产生了兴趣,带着问题继续读课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五课《看电视》在课文中说“每个人心里都装着一个秘密,到底是啥呢?”又采用泡泡语形式问“到底是什么秘密呢?”从而激发学生兴趣。

第二、帮助学生理解内容,并指导学习方法。如:在语文园地的“我的发现”中之后,以泡泡语的形式,引出提示,帮助学生理解内容,并指导学习方法。

第三、启发学生思维,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0课《松鼠和松果》,在课文结尾提示学生“以后会是什么样呢?我们把它画出来。”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进行思考,并结合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拓展学习空间。

上述关于两版本语文教材提示语在数量、功能两方面比较,并不能武断地区分孰优孰劣。对比发现,两版本教材提示语应各取所长,优势互补。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表达效果。通过比较分析,两版本一年级语文教材都以小伙伴的口吻提示了学习的内容、方法和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教材对读者的吸引力,从而更好地发挥提示语的作用。二者不同之处在于,人教版教材的提示语侧重于通过单元导语来提示单元训练重点,使单元主题明确,内容一目了然;部编版紧扣教材编写,在恰当的位置予以提示,不仅明确了学习的重点,也给教师和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很大的思考空间。但部编版应适当增加提示内容,在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自主性的同时,节省查阅资料的时间,以提高教学和学习的效率。

猜你喜欢

园地导语泡泡
导语
园地再现
阳光
如何写读后感
巨型泡泡
动手做个方泡泡
艺术园地
艺术园地
书画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