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映日荷花别样红
——云南少儿舞蹈创作谈

2019-11-13疆嘎温恺

边疆文学(文艺评论) 2019年7期
关键词:节奏舞蹈创作

……………………………………………·疆嘎 温恺

云南是民族文化资源丰富的大省,长期以来民间就流传着“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的说法,形象地阐释了在民族地区少年儿童也能歌善舞的现象。早在1996年省舞协便成立过云南省舞协少儿舞蹈音乐分会(后因故取消),先后组织参加了由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举办的“全国儿童艺术表演大赛”;中国儿童歌舞学会举办的“中国少儿舞蹈(录像)比赛”;“’1999全国少儿舞蹈创作研讨会”;2004年中国舞协举办的“首届中国少儿舞蹈艺术节暨中国少儿舞蹈发展论坛”;CCTV电视舞蹈大赛(少儿组);第一至第九届中国舞协举办的 “小荷风采”全国少儿舞蹈展演(比赛)等,取得过令人称赞的成绩 。2001年举办了“云南省优秀儿童舞展演”,2009年省舞协创办的“花儿朵朵向太阳”全省少儿舞蹈展演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六届,昆明市教体局举办的学生艺术节已达三十届。

现在,少儿舞蹈培训遍地开花,少儿舞蹈活动层出不穷,本文试图结合近期的少儿舞蹈活动 ,谈谈云南的少儿舞蹈创作。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五月以来,云南省少儿舞蹈展演、昆明市各区县及市级学生艺术节、云南电视台“六一”晚会等活动相继拉开帷幕。“花儿朵朵向太阳”“童心向党”“阳光下成长”“我们的祖国是花园”,成为这些活动的冠名,无论冠以何种称谓,新时代下的少年儿童舞蹈如何创作,怎样选材,如何立意,什么视角,都是为了以舞蹈美育滋养少年儿童快乐成长。舞蹈本身既要体现少年儿童的童真、童心、童趣、天性,精气神,还要承载着少年们的梦想、欢乐与阳光。这是舞蹈教育、舞蹈艺术普及广大少儿舞蹈工作者责无旁贷、任重道远的漫漫长路。

在做少儿舞蹈展演评委之前,我们为拉近与当下少年儿童的距离,期望以新时代下青少年的视角去解读作品,做了一些功课,找来郑渊洁老师的童话看,看大灰狼与喜羊羊,看猫和老鼠,找寻一下自己是否还依然保有一份童心。持续观看了大量少儿舞蹈作品后,发现这其中既有表现童真、童趣来自生活空间的舞蹈作品,又有展现民族民间舞蹈特色风格化、情绪性舞蹈,还有弘扬传统文化、传播核心价值观,进行宏大叙事的舞蹈作品,这些反应现实社会问题的作品,有相当一部分还是属于质量上乘,充满童心、童趣,积极向上,富有美好的情感和想象的优秀作品。题材丰富呈现出孩子们眼中的多彩世界和他们对生活的一份稚嫩的关爱,在给观众带来舞蹈审美享受的同时又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题材的丰富,表现形式的多样,迫使我们要思考:怎样确立展演的标准?

少儿舞蹈展演或比赛,能够参加的作品,大多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如何评价它们,评委确立何种观演态度?这是很重要的问题。笔者认为,还是要从创意上,从表演上是否贴近少年儿童的天性,是否拥有童真童趣童心,是否具有少年时代的精神气质来看作品。当然考虑到教学、传承、研究,还有其他层面。比如说创作型作品,学习类作品,甚至涉及到非遗类传承型作品,在这些作品中,编排者是否需要有效的区分民族民间舞蹈、当代舞蹈、体育舞蹈等不同种类,不同属性的舞蹈剧目区隔。这都是当今中国少儿舞蹈文化工作的重要方面,但是当把所有的东西拿到了一个舞台展演的时候,让我们在这个平台上谈论的时候,我们自己怎么确定标准?这是关乎特定群体导向挺重要的一个话题。结合今年以来的各种展演,我们有以下思考。

首先,如果是原创作品,创作者是如何定位的,创作思想是什么?有些搞艺术的老师现在做作品时缺乏创作思想,或者说创作思想是模糊的。笔者注意到少儿舞蹈的创作作品几乎都没有文本表述,即便有,也是文不对舞,写的极其空泛。这其实表现出了创作思想的模糊,自己都不能明确地用文字表达出来。

艺术创造一定要有实实在在的创作立意,不管你多空灵、多浪漫,多宏大,舞台上的一切都要有明确的指向,你做出来的东西指向是什么,观众从中要能够看明白。特别是少儿文艺,还要考虑到他们的接受能力。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前些年受大晚会的影响,大多数作品是为追求形式美,空洞的形式一晨成为时尚,但它们也就成了过眼云烟。这几年大家开始强调内容(主题),很多编导和创作者又把内容理解为就是讲故事、立人物、说历史,然而,你在这些故事、人物与历史中融注了怎样的思想?怎样的情怀?你表现的主体精神价值是什么?内在和外在的逻辑关系不明确,总让人觉得生拉硬套或牵强附会。

西山区杨家中心小学群舞《映山红》这个作品的选材非常好,它是革命的历史题材,一个弘扬主旋律的题材,能看出来编导非常用心,也用了很多舞台的调度,包括像红绸,红围巾来这些丰富更好的表现这个作品,整个作品情绪非常饱满。但是,编导想表现的内容太多,以至于我们在看的时候,其实有一些地方还不是看得特别明白,后来看了节目的介绍以后才知道,原来红绸要表现什么,红围巾是什么。因此,笔者认为尤其是段落与段落之间显得连接有一点点散,不是很紧凑,所以导致主旋贯穿的逻辑性就有一点点的零乱,如果做一点点减法,这样可能会把主旋律体现的更明确、更清晰一点,让观众更明白你所要讲述的是什么。一个作品的主题应该单纯明了,特别是少儿舞蹈类的作品。塞进太多的东西,“主题”也就缺乏其意义了。

另外小演员的表演非常热情,非常投入和认真,笔者强烈感受到了他们要表演,想表演的愿望,这非常好,如果编排者在排练过程中,能够让小演员去多了解一些那个年代所发生的一些事情,让他们更多的看一些资料和影像的东西,让他们有一个直观的感受,这样的表演就不仅是表演上的热情,而是发自内心的表演就不会拘泥于表面化的表演了。

原创型作品首先应该做题材的甄选,如何选择符合孩子舞蹈,是艺术问题,也有个科学精神的问题。反应现实生活,表现民族民间传统风格,表现各种情绪化的舞蹈,甚至逻辑性叙事性,反应心理空间的舞蹈,都是可以的,但是要注意舞蹈形象的定位应该适合孩子,包括服装、表达的主题、音乐的美感,以及包装出来的一切形象;再有一个就是视角的问题,一定要选择少年的视角,用一片赤子之心去面对那美好的世界。

其次,有的作品在表现上仍然给人以似曾相识的感受,潜意识里,总是会希望云南的孩子能多跳云南的民族民间舞蹈,民族民间舞在某些层面上说它不需要太大的编创,因为学习和传承本身就是一种态度,而绝大多数的民族民间舞蹈,只要掌握好风格、形态、动律、民族心态、跳出精神追求、跳出生命感就够了,这是民间舞的一个最高境界,而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少儿节目并不多见。例如官渡区新二中心学校的舞蹈作品《花腰快雕》是用民族民间素材做的,用民族民间语汇提炼提纯表达,因此非常有形象感。但是舞台调度的问题有点大众化,队形单一,不丰富,民间舞的节奏并不一定是舞蹈作品的节奏,在创作当中,我们怎么样去提炼民间舞的素材,如果在教学当中的节奏就是文化、人物,就是民族民间性格的节奏,地域文化的节奏,但是放在创作中就是舞蹈语汇所包含的肢体语言的节奏,人体律动的节奏,音乐旋律的节奏,舞台调度的节奏,舞台调度也是一种语言。情绪上的抑扬顿挫,情感上的喜怒哀乐,需要通过肢体节奏的运用和舞台调度来加以表达。我们都知道舞台艺术是综合工程,因此编排者要善于运用各种节奏形成独特的舞蹈语汇,从而达到个性化的艺术语言表达。所以在《花腰快雕》里面的节奏上,还可以根据这个作品内心情感蠕动的、喷张的情绪来处理节奏性,用张弛有度的节奏更好地去展示民族性和区域特征。

官渡区双桥中学的原创作品《官渡区的奶奶官渡的爷》,在整个舞蹈作品的创作和表演里面,让小童把爷爷奶奶们的生活状态夸张的呈现出来,这是一种夸张的艺术表现,那么在少儿的视角里的这个表现范畴里面它就有多样性了,比如说有诙谐、幽默、风趣等这样的元素。这个舞蹈它是用了一种风趣、诙谐、活泼的情绪来进行编排和表达,我觉得这个主题正好适合现在的当下的老人的生活状态,表达的是退休的老人也就是爷爷和奶奶们这个群体人民生活的幸福感,他通过不同编排的手段、段落,不同的体现,让整个主题呈现出一个活泼、诙谐的表达。以上三个例子意在说明在我们在舞蹈创作当中应该根据少儿视角的特点,题材的属性,选择适当的体裁,运用各种各样的形式,在舞台上呈现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景象。

再次,在大量的学习节目中还存在着节目陈旧老化的现象,有些节目年年都看得见,诸如《箱子里的梦》《一双小小手》《阿依妞妞》《剪纸姑娘》《苗妹妹》等,有的节目已然演了七八年了,甚至同一个节目,在同一个活动,同一场演出中,只是换了不同的演出队伍而反复出现的情况屡屡发生,有时弄得评委都不知该如何评分了。当然,在此要强调并不是说这些同场次反复出现的节目不好,这么多队伍共同学习演出同一个节目并参加展演比赛,充分说明了这些作品的优秀所在。然而社会毕竟在发展,生活在日新月异的发生着变化,更多的少儿优秀作品在不断涌现,我们不赞同的是这种固态化、同质化的学习演出的频繁发生,担心这种现象的长期存在,会遮挡住我们的视野,束缚住我们的手脚,局限了我们的思维,拘谨了我们的想象与创意!我们希望即使是学习节目也能够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呈现出百花争妍的境况。

最后是动作技术符合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年龄,不能出现小大人儿的舞蹈,也不要出现假大空的剧目,更不能出现摧残孩子的各种技术技巧堆积的技术流。少儿舞蹈创作的隐忧就是作品存在题材雷同化、体裁晚会化、动作成人化、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属性不清晰、浅表性表达等现象。

“映日荷花别样红”说的是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绽蕾初开,在阳光辉映下,显得格外的鲜艳娇红。这次,出现在2019“花儿朵朵向太阳”云南省少儿舞蹈展演和昆明市各区县及市级学生艺术节中的创作节目,如《哇!蛙娃娃!》《小小花包我的梦》《我和高铁上北京》《希望的田野上》《小小斗南追梦人》《撒尼娃娃唱新歌》《昆明小小人》《数数云南十八怪》等,从表现内容和舞台呈现上看,有与时代相接轨的当代题材,有与生活相呼应的现代题材,有结合传统文化的新表现,有依托民族文化的新挖掘,还有东西方文化相互交融、互为表里的新手法。从这些原创作品中,我们欣喜地感受到了我省少儿舞蹈创作,在过去突出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呈现出来的多样化、多元化趋势。舞蹈艺术作为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美育形式,衷心期望我省的少儿舞蹈艺术教育者、创作者们弯下腰,俯下身来,用孩子们的眼光去观察世界,发现生活,紧紧扣住少儿舞蹈充满童心、童真、童趣的特点,注重“当代性与民族性”的有机结合,在新时代新思想的引领下,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多更好地创作出天真烂漫,绚丽多姿的少儿舞蹈作品;培养出红土高原,七彩云南舞蹈界未来的接班人。

猜你喜欢

节奏舞蹈创作
Jazz
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节奏
舞蹈课
轻快漫舞
视唱练耳教学中节奏训练之我见
雪地上的舞蹈
卷首语
创作失败
关于《翔》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