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课堂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019-11-13马文梅

报刊精萃 2019年2期
关键词:沁园春意境美的

马文梅

宁夏吴忠市回民中学,宁夏回族自治吴忠 751100

一、感情朗读,创新情境,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应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挥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通过朗读使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韵律美,同时把语言文字化作鲜明的视觉形象再现在学生面前,唤起学生的想象信念,让学生与作者、与文章产生共鸣,激发学生情感中美的因素,情感得到美的感召和升华。讲求韵律、与古典诗词意境如此接近的作品,在《沁园春 长沙》教学课程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欣赏课本上毛泽东手书的《沁园春·长沙》,并让学生交流欣赏手迹感受,教师略作评价: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透过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长沙》,走进诗词的殿堂,走进诗人的精神世界,走进诗人的崇高心灵。普及课外知识后,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初中所学过的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说说诗词的总体特点和阅读、鉴赏诗词的方法以及词的相关知识(比如:词的别称、词在形式上的特点、词的分类以及“沁园春”词牌名的格律等),并就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长沙》进行分析。

例如《雨巷》一文,诵读时可借助江南雨巷画面进行朗读达到欣赏、理解、审美的目的,教学中,借助声像材料范读并指导学生,雨巷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情感比较复杂、朦胧,抓住诗歌中的意象,尽可能展开联想和想象,可联系时代背景、诗人的思想生平作一定的解读,允许并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理解,引导学生分析这首诗的结构,帮助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通过模仿读,让学生有真切的体会,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使听者也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教师要重视范读,范读饱含着浓缩了的个人体会和独特感受,它可以把课文准确的词语概念,生动的修辞手段,感人的描写抒情、优美的韵律节奏充分表现出来,给学生以具体的启迪。不但辅助了讲解,而且起到美育的作用。

二、品词句,创新入境,分析意境,让学生体会到美感

在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感受美,首先要营造美的环境,创设情境已成为引导学生人情入境教学的一种美育途径。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借用各种媒体设备,营造美的情境和美的氛围,调动学生的感官,领略意境之美;也可以让学生采用绘画、唱歌、表演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尽情感受写景之美,感受状物之美;还可以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营造悦耳、悦目、悦心的意境。

“浓缩的往往都是精华”,在语文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在品味好词语、分析句式、句意中去发现美、品体美,鉴赏美。在讲授温庭筠的《望江南》这首诗时,首先分析诗歌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意境,当学生对此诗掌握差不多的时候,在课堂结尾,来个“画蛇添足”:请同学们拿起自己的彩笔以“独倚望江楼”为题,画一幅山水画,请同学们要把握意境,进行合理想像,画出自己对诗歌的感受。这一策略的实施激发了学生创作欲望,课后他们交流很多作品:有画一座孤楼,水面上千帆过尽;有画一片夕阳,高楼上一位女子孤单的身影。在无形中学生已经将他们对这首诗歌创设的悠远孤寂的意境,已经在自己创作的图画中表现了出来画的有多细,证明他们品味诗歌的意境有多深刻。

三、剖析作品中人物或景物的形象,有独特是创新审美观

美育有形象性和感情性两大特点,它以美的形象为手段,达到培养人的崇高情感的目的。也可以说美是通过具体的形象来表现的。所以剖析是实施阅读教学中审美创新教育的基本途径。我们可以从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入手,赏析人物形象。(1)人物描写的方法:①正面描写,一般包括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②侧面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事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2)各种描写手法的作用:①外貌、神态、动作描写:更好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②语言描写:A、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省去,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B、描摹人物的语态,使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③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④细节描写:更细腻地展示人物的某一特征。在《鸿门宴》一文中,我们看到了其中激烈的矛盾冲突,作者司马迁通过自己的生花妙笔在这场历史上最著名的饭局上,为我们塑造了两组对立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他们分别是以刘邦为首的刘邦集团和以项羽为首的项羽集团。

四、训练学生表达美、创造美

审美教育的创新不仅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感受美、品味美、鉴赏美,同时还要求教师训练学生去表达美、创造美,以达到发展语言的目的。优秀的语文教师是在乐趣中教学,靠潜移默化的训导能力,在感性形式上吸引学生,以情动人,理在其中。

在语文教学中,抓住审美教育创新这一课题,要从多方面、多角度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创新素质。当语文教师最基本的要求是教学设计的情境要美化,图形要美化,音乐要美化,板书要美化,更关键的是教师语言要美化。老师的教学语言非常柔和、鲜明、亲切,语言中渗透着对孩子们的爱,使人听了有一种美感。当语文教师最基础的工作就是要帮助学生积累词汇,不断地丰富学生的词汇,并根据课程内容安排有计划地教给他们一定的句式和修辞手法,让学生掌握“美”的一些基本技能。当语文教师最重要的就是要注重对学生情感渗透。审美活动是以情感为核心的,没有情感的审美活动是不存在的。教育要从诱发学生的情感人手,以“境中之情”去拨动学生的“胸中之情”。教师总是要满腔热情地去激发学生的审美之情,以自己的人格魅力之美去打动学生。

理论和实际要相辅相成是必要的教学对策,高中语文教师需要更多地去了解审美创新教育的方式,同时,高中语文教师更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从而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

猜你喜欢

沁园春意境美的
沁园春.雪
打破平衡
诗的艺术精髓在“意象”与“意境”
沁园春 雪
苏轼词中的时空与意境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沁园春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这美的朋友 这美的如画
赵学敏学法作品《沁园春·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