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非它,乃是心灵转向

2019-11-13方智琴

报刊精萃 2019年2期
关键词:同学教育教师

方智琴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皈山中学,浙江湖州 313301

记得在一次论坛上有位校长提出:没有健康的老师,就没有健康的学生。这个健康当然包括心理和生理的健康。如何为学生减少痛苦,如何为学生增加快乐。我认为最关键的莫过于教师自身的转变。只有教师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变了、在教育过程中的心态变了、指导学生时的方法变了,学生的现状才会有变化,才可能有变化。平日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也是这样做的。

一、尊重学生的学科选择,不强加愿望

学生总存在差异。哈佛大学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能理论清楚地告诉我们,人类有七种智慧和能力。弗拉·莱勃威茨曾说:“如果你爱不上代数,那么就不要学它,让我告诉你,在真实的生活中没有代数。”记得上次在担任初三班主任时,一位男生对英语课程的强度和难度忍无可忍,就发表了如下言论:中国人无须学英语。虽然我内心希望他不要放弃英语,但在他的诚恳且强烈的要求下,作为班主任的我同意他走出英语课堂,到阅览室看杂志、报刊,并在课下向我汇报他的读书心得。而这一同意的举动使他别的学科以及口头表达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这也使我想起了自己的大学生涯中,有多少同学为了毕业文凭而苦读英语,并戏称自己是英语系编外学生,专业中文却成了英语学累时的调剂。

我的还有一位学生理科学习有很大难度,但他酷爱《水浒传》,我就允许他只需掌握最基本的知识,放弃理科难题的训练,还让他在全班组织开展“讲水浒故事”活动,充分展示和挖掘他在文学上的潜力。于是,他的学习兴趣有了,信心增强了,最后也带动他的全面提高。不是所有的知识都需要所有的学生去学,应该学生允许放弃某些东西,从而去学他们真正感兴趣的东西。一个教师如果真正关心学生,那么他便会认真倾听学生不同的需要,并且给予不同的反应。

当我把这样的关心和尊重传达给学生时,学生一定会有所反馈。学生会为自己喜欢和信任的人做事,这是不争的事实。

二、允许学生犯错,并给他改正的机会和时间

大凡教师都害怕自己的学生犯错误,因为这意味着班级评比的扣分,也意味着本就忙碌的工作会增加额外的工作量。老师希望学生出现的问题经过一次或几次的教育就能有改变。老师的害怕和希望可以理解,学生的犯错同样可以理解。我刚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年,每每看到强调过的问题,学生还反复犯错,就会非常急躁,对学生的错误力求迅速解决,却使得我和学生之间无法很好交流和沟通,结果往往使事情变得不可收拾。如果我当时能真正明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道理,我就不会那么急躁地希望立刻改变现状;如果我能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能真正知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蕴涵的道理,我就不会对学生的错误不依不饶。教育有时是很残酷的,伤害了就很难弥补,也正是这种近乎不可逆的教育,使教育充满挑战、充满魅力,也要求教师谨慎而小心。

我也就是在这种失败与错误中长大的。一位叫夏X 的男生,在初一时因为玩游戏上瘾,白天旷课,晚上按时回家,直到第三天傍晚我踏进他的家门,他的父母才知道真相,家长说由我处罚。看着他低头流泪的狼狈样和只求我别和同学们说的目光,“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考虑再三,最终我让他爸爸第二天亲自送他到学校,并补交前几天的请假条。课堂上,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我严厉的批评他:有事应该向老师及时请假,无法来校,也应该让同学带口信,或打电话。

我不知这样的谎话是否有不妥,但之后的三年他再也没有旷过课,也极少去游戏房。而他现在总会说:“我永远欠着方老师的人情。”

三、关注学生现在,更要着眼学生未来

学生和我在一起只有三年,三年对于他的一生来说是十分短暂的,但这三年却足可影响他的一生。如果我过分关注他们的现在而忽视对他们长远的培养,学生会认为,我们是为自己的目的而强迫他们成功,我们不过是为了自己有一个好的工作记录而已。虽然学生的这种想法让我们沮丧,但我相信一定是我们的某些行为和言论让他们有这样的错觉。

记得一个男生擅长数学,一心要当数学家,所以他轻视语文,在一次语文课上,他在做数学题,我没有中断上课,内容结束时,我问大家一个问题,怎样才能当上数学家,同学们纷纷出主意,当大家把目光看着我时,我说:很简单,先学好语文。大家可以保留自己的意见,也可以去查阅我国数学家的学习经历,也可以问问数学老师的意见。从此男孩专注的上语文课。真是这种对他未来的期盼和关注,才让他不会理解成,我是为了严肃自己的语文课堂纪律才这么做的。

我的学生姚XX,性格内向,在与同学交往中,过分关注自身的内心感受,要求好友只能对自己最关心,最后两人反而出现裂痕。我在给姚XX 不断更换适当同桌的同时,组织了一次名为“真正的友谊”的班队活动。请同学们收集并介绍历史上经典的友谊故事,如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故事,钟子期和伯牙的故事;介绍一些最近报刊中关于交友的事件,让学生判断其中的对错。并且我在交友和维持上对全体学生进行指导。渐渐地,姚XX 就打开了心结。

消除姚XX 的孤独不是我解决问题的目标,而是希望她真正学会交朋友,能与人真正的友好相处。让她明白只有真正具备这种交往的能力,她才能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不孤独。只有让她明白占有和霸占不是对待朋友和维持朋友关系的方法,这样做只会适得其反,她才能从误区走出来。

这种对学生现在和未来的关心应该是联系在一起的,这样的关心学生一定可以感受到。正如杜威说的:任何一种教育活动都必须与学生入学前的个人经历相连接,同时也必须与他们未来的生活相连接——拓宽或者加深他们的未来生活经验。

结语:

哲学家马丁强调真正的对话是“从一个开放心灵看到另一个开放心灵者之话语”。因此我信任着我的学生。我相信:信任,能使人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当孩子受到信任时,他会觉得身后许多人支撑着他,他就会有一种不负众望的决心。而这种决心会让他释放超强的潜能,不会被任何重负所压倒。

猜你喜欢

同学教育教师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最美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圆我教师梦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