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对妇产科疾病治疗进展

2019-11-12彭爱玲

健康大视野 2019年20期
关键词:治疗进展腧穴妇产科

彭爱玲

【摘 要】妇产科是临床医学的主要学科之一,其是女性的常见病。然而现阶段医学仍存在一些陈旧的治疗方法,呈现疗效欠佳、费用高昂、副作用大等弊端。2006年针灸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携带便捷,材质环保,无副作用,经济安全等明显优势,在医院、诊所及百姓中间日益普及,并且在妇产科方面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果。文章主要从临床和实验两个方面来阐述针灸在妇产科疾病中的治疗进展,归纳常用的特效经验要穴。

【关键词】针灸;热敏灸疗法;腧穴;妇产科;治疗进展

【中图分类号】R722.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9)20--02

引言

针灸治疗是中医药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近几年文献来看,针灸在治疗妇产科疾病方面获得了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

1 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

大多数医者在应用针灸治疗痛经时常用多穴处方,强调以辨病为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部分医家仅用双穴治疗痛经,双穴处方多选用三阴交配合谷穴。取患者的太冲穴、足三里、血海、关元、子宫穴、三阴交,常规消毒穴位并快速进针。对于气滞血瘀型患者采用泻法,使用毫针直刺;对于气血亏虚型患者可使用艾条温针;对于寒湿凝滞型患者采用泻法或平补平泻法,同时配合艾条温针灸,留针30min/次,1次/d,5-7次为一个疗程。两组患者均在经前3-5d进行治疗,治疗期间禁止服用一切止痛药物,连续治疗三个月经周期。

2 妇科杂病

在妇科杂病中常见的疾病有女阴白斑,子宫肌瘤和慢性盆腔炎等。女阴白斑从中医学角度来看多因肝肾不足,湿热下注所致。患者出现外阴颜色变白、逐渐萎缩、甚至因过于干燥而开裂、等一系列病理改变,病人常自诉奇痒无比,时常反复。致力于该病研究者赵晶华等用艾灸加耳针治疗妇女外阴白斑20例,艾灸双侧足三里及三阴交,10min/穴;局部外阴灸20min左右,1次/d,10次/疗程,耳针取外生殖区等区域以及其他穴位。隔日1次,两耳交替,10次/疗程,疗程间隔5~7d。结果:治愈9例,显效8例,有效3例。齐若梅取曲骨、会阴,根据白色病变区域大小取1~2对阿是穴,30次/疗程。总计100例患者中,治愈88%,显效8%,有效2%,无效2%,综合总有效率高达98%(P<0.01),病理检查亦获改善。在内蒙古中蒙医研究所,白永岚等用电热针治疗172例外阴白斑的妇女,电热针温度维持恒定,根据病变范围大小及深度决定针数与深度,留针30min/次。间隔1日1次,30次/疗程。结果:痊愈37.79%,显效45.93%,好转16.28%,综合总有效率高达100%。子宫肌瘤是女性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目前仍未探究其根本致病因素,只初步推测与女性体内雌激素的异常增加有关。学者严江在治疗该病50例中取气冲、三阴交、曲骨、次髎交替针刺,结果治愈率为72%,总有效率高达98.2%,同时发现患者血清中雌二醇的水平在治疗后明显降低。在浙江省奉化新桥骨科医院里展开临床实验研究,针对临床60位子宫肌瘤患者采取温针灸和常规药物的对比实验,温针灸组综合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综合有效率73.33%(P<0.05);在生存质量方面,温针灸组患者各项指标得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温针灸组显著低于对照组(10%<30%),存在明显差异(P<0.05)。慢性盆腔炎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严重时会影响妇女生活质量及精神状态。

3 不孕症

①火针。临床应用火针治疗不孕症,根据女性生殖生理特点,多于排卵前后及经前期末期这两个时间节点配合使用。排卵期是重阴必阳,阴向阳转化的时期,排卵是否顺利、卵子形态大小等是否正常,均取决于阴向阳转化是否顺利。卵子排出之后,即阴转为阳,此时需维持基础体温(BBT)高温相的时间与形式,为受孕或排经服务。火针集针与灸的功能于一身,在此节点进行火针干预,既可以助阴转阳、辅助阳气,以助排卵,又可借助其火力和温热刺激,维持BBT高温相的时间与形态。在火针的操作方法上,施针多于骶部次髎、中髎周围选取3~4个施术点,采用密刺法(即每针间隔不超过1cm),刺入3~5mm。操作时要求“红”“准”“快”,疾入疾出疾按针孔(在经前期末期,则疾出针而不按针孔)。②毫针多针刺法。为增强针刺感应,笔者临床常使用多针刺法,即在施术部位采用2支以上的毫针刺入,施以一定的手法治疗疾病。虽然现代的毫针工艺使患者接受针灸治疗时的疼痛感明显减轻,但同时也降低了刺激量,对于顽症痼积,便不能发挥相应的治疗作用。多针刺法通过增加针数,配合相应的针法,较为集中地针对某个病灶达到一个较强的总刺激量,是既安全又损伤小的刺激方法。③刺络拔罐。刺络拔罐疗法可通过疏通络脉,祛除瘀痰,达到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的目的。慢性盆腔炎患者,其刺络部位常选委中、腰阳关、十七椎、次髎、腹部两侧附件处阳性反应点。子宫内膜异位症则视异位病灶和症状表现,腹部选择大横、水道、滑肉门、腹部两侧附件处阳性反应点;腰背骶部选择膈俞、命门、腰阳关、十七椎、次髎;下肢选择委中、委阳、曲泉等穴。多囊卵巢综合征其腹部选择卵巢体表投影区、大横、水道、滑肉门;腰背骶部视辨证选择肝俞、膈俞、命门、腰阳关、十七椎、次髎;下肢选择委中、委阳、曲泉、太冲等穴。以上病种,每次可酌情选择2~4穴,以放血笔或一次性采血针点刺放血后在局部加拔火罐,3日或5日1次,以5次为1个疗程,常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见针灸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苦楚,极大幅度地提高了临床在妇产科疾病的治疗效果。为后续妇产科疾病的治疗拓宽了思路,奠定了牢固的基础。但目前多数文献还停留在临床方面的研究,存在样本量不足,实验研究稀少等缺点,这对进一步研究针灸治疗妇产科疾病的内在机理形成了阻碍。笔者认为在往后数年时间里,针灸治疗妇科疾病都将成为一热烈探讨的话题。我们应持续探索其深刻规律并多与实验进行有机结合,充分展现其特色与优势,拓展适应证与适应人群,使更多人受益。

参考文献

贾艳焕,李育玲.妇产科疾病合并糖尿病病人围术期临床护理分析[J].护理研究,2014,28(10):3535-3536.

李慧.中医治疗妇科慢性宫颈炎阴道炎疗效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1,3(20):103-104.

张佩英.妇产科疾病几味常用中药的现代药理学分析[J].光明中医,2010(10):1915-1916.

猜你喜欢

治疗进展腧穴妇产科
基于Unity3D技术的移动端数字人体腧穴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针刀松解颈周腧穴治疗颈源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要看妇产科医生了 我要准备些什么?
中医针灸腧穴与泰医按摩穴的比较初探
剖宫产术后切口憩室治疗进展
超声诊断妇产科急腹症72例临床分析
急性重症胰腺炎肝损害的机制与治疗进展
现代针灸教材关于肩周炎的“同功穴”分析
通气汤联合艾灸防治妇产科术后腹胀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