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热惊厥患儿心肌酶谱变化的临床分析

2019-11-12侯艳马丽

健康大视野 2019年20期
关键词:高热惊厥心肌酶谱临床分析

侯艳 马丽

【摘 要】目的:观察高热惊厥患儿心肌酶谱变化情况。方法:将本院在2018年01月至2019年01月所收治的40例高热惊厥患儿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40例发热、无抽搐的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儿均进行心肌酶谱检测,同时给予研究组患儿静点维生素C和口服果糖二磷酸钠营养心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心肌酶谱检测结果与治疗前后研究组患儿心肌酶谱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在CK、CK~MB以及LDH水平中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患儿治疗后,CK、CK~MB以及LDH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热惊厥患儿抽搐后多伴有心肌损伤,在治疗的过程中需要注重保护患儿心肌,降低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率。

【关键词】高热惊厥;心肌酶谱;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7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20--02

高热惊厥是儿童时期发热所导致的惊厥症状,是小儿惊厥中最为常见的原因;该病有着较为显著的年龄依赖性与自限性,多发于6个月~3岁患儿,高峰年龄为18个月,且男性患儿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根据相关研究表明,高热惊厥患儿在抽搐后往往会伴有心肌损伤情况[1]。本次研究了40例高热惊厥患儿与40例发热、无抽搐的呼吸道感染患儿,分析了高热惊厥患儿心肌酶谱变化情况,具体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于2018年01月至2019年01月收治的40例高热惊厥患儿与40例发热、无抽搐的呼吸道感染患儿。其中,对照组40例患儿中,男患儿23例,女患儿17例,患儿的年龄11个月~8岁;平均年龄(3.24±2.76)岁;研究组40例患儿中,男患儿25例,女患儿15例,患儿的年龄在5个月~7岁;平均年龄(2.72±2.45)岁;所有患儿在各项一般资料中均无差异,可以进行对比(P>0.05)。

1.2研究方法

检测方法:两组患儿均于清晨抽取3ml空腹静脉血;将所或缺的血液样本放置于37℃的的水溶30min后进行离心处理,离心方法:3500转/min,持续5min;离心后取出血清,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

治疗方法:研究组患儿给予2g维生素C静脉滴注,1/日及口服果糖二磷酸钠1支,2/日,共持续治疗6d。

1.3 评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以及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同时对于研究组患儿治疗后心肌酶谱各项指标水平。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包,对患儿的各项症状评分进行统计;计量资料均采用标识;计数与等级资料则使用频数标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两组之间对比以进行检验。

2 结果

2.1两组患儿心肌酶谱水平对比

研究组患儿在CK、CK-MB以及LDH等心肌酶谱水平中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如表1所示:

2.2 研究组患儿治疗前后心肌酶谱水平对比

研究组患儿经过治疗后,患儿在CK、CK-MB以及LDH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如表2所示:

3 讨论

高热惊厥是儿科中的一种常见疾病,当患儿病情发作后,很容易导致全身多个器官的损伤,尤其是心脏损伤。上呼吸道感染作为导致患儿出现高热惊厥的主要原因,其主要是由于患儿的脑部尚未發育完全,皮层神经细胞分泌不全,而皮层的鉴别与抑制功能较差;同时,由于神经元的树突发育不全,轴突的神经髓鞘还没有完全形成,进而使得发热症状很容易导致惊厥的发生[2]。在本次研究中:在治疗前,研究组患儿CK、CK-MB以及LDH水平分别为:(248.15±99.46)U/L、(50.62±12.06)U/L以及(261.01±94.37)U/L;对照组患儿CK、CK-MB以及LDH水平分别为:(112.58±65.73)U/L、(20.01±9.31)U/L以及(141.57±23.51)U/L;由此可见,研究组患儿CK、CK-MB以及LDH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经过治疗后,患儿在CK、CK-MB以及LDH水平分别为:(178.54±65.32)U/L、(32.52±8.81)U/L以及(204.21±74.04)U/L;由此可见,研究组患儿治疗后,其CK、CK-MB以及LDH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其中,高热惊厥导致患儿出现心肌损伤的原因主要包含了以下几项:(1)当惊厥发生后,心肌细胞缺氧会使得无氧酵解增多,酸性物质含量增加,进而导致患儿出现酸中毒的情况,心肌能量匮乏,使得心肌细胞损伤;细胞中的CK、CK-MB以及LDH得到大量释放[3];(2)惊厥发展后,患儿的机体会处于应激状态,大量的儿茶酚胺、内皮素以及5-羟色胺含量显著增加,而缓激肽等物质有所减少,进而使得心肌出现缺血与缺氧的症状,且随着肾上腺素的出现,会导致心肌缺血再灌注出现损伤,进而引发血管功能障碍;(3)患儿处于应激状态时,机体会释放大量的IL-1、IL-6以及TNF等炎性物质,从而使得机体出现过度的免疫反应症状,导致心肌损伤的情况加重;(4)当惊厥发作后,机体中局部代谢毒素会显著增加,且由于机体受到感染等因素的影响,也会使得心肌损伤的情况发生[4];(5)大部分高热惊厥患儿发热早期多由病毒感染所致,而病毒感染也可能会直接损害到患儿的心肌,进而导致心肌损伤。

综上所述,大部分高热惊厥患儿多伴有心肌损伤,因此在临床治疗中需要尽早对患儿进行降温、止惊等治疗措施,并监测患儿的心肌酶谱,保护患儿的心肌避免损伤,以此来促进患儿的康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纪玉红, 司晓盼, 张春立. 手足口病患儿心肌酶谱、白细胞计数及 hs-CRP 的变化及临床意义分析[J].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7,4(2):145-146.

杨红霞, 高景, 魏捷飞. 成人肺炎支原体感染并发心肌损害患儿CRP、IL-6等炎症指标与心肌酶谱变化的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7,24(1):109-112,共4页.

郭敏, 余楠, 肖密丝. 手足口病与心肌酶谱变化的关系[J]. 热带医学杂志, 2017,8(05):76-79.

Akhuemokhan O C , Ewah-Odiase R O , Nosa A , et al. Prevalence of Lassa Virus Disease (LVD) in Nigerian children with fever or fever and convulsions in an endemic area[J]. PLOS Neglected Tropical Diseases, 2017, 11(7):0005711.

猜你喜欢

高热惊厥心肌酶谱临床分析
小儿高热惊厥阶段性镇静用药疗效观察与护理评价
厦门市5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病例临床分析
389例住院肺结核患者临床分析
窒息新生儿心肌酶谱的变化检测及临床分析
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