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5—2017年湖州市居民脑卒中流行状况调查及分析

2019-11-12丁晶莹俞梅华刘小琦

健康研究 2019年5期
关键词:湖州市出血性病死率

丁晶莹,俞梅华,刘小琦

(湖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慢病科,浙江 湖州 313000)

脑卒中(stroke),又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由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的脑组织损伤或功能障碍[1]。脑卒中是全球第二大、中国第一大致死性疾病,具有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和高复发率的脑卒中已成为严重影响我国居民生命质量和加重社会经济负担[2]。《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7》概要指出,目前我国心血管病(CVD)患病人数2.9亿,其中脑卒中1300万;CVD死亡率居首位,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3]。本研究为进一步掌握湖州市不同亚型脑卒中发病、死亡情况,充分利用监测数据推动社区慢性病管理工作,从而为脑卒中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2015—2017年脑卒中数据来源于浙江省慢性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报告对象为2015—2017年脑卒中新发和死亡的湖州市户籍居民。2015—2017年脑卒中数据通过浙江省慢性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收集脑卒中发病死亡信息。全市28家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医师在明确患者诊断后,将符合要求的病例在规定时间内以电子化形式上报至院内系统,由医院防保科医生于7天内进行初审,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再对卡片进行复审后按照患者户籍地址将疾病信息推送至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专人对疾病信息进行调查核实,完成初访、随访。市级疾控中心每年两次对报卡质量进行检查、督导,查漏补缺,漏报率<5.00%。人口资料来源于2015—2017年度湖州地区各县(区)监测上报的户籍人口数。

1.2 指标和评价方法 计算湖州市2015—2017 年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年龄别发病率(死亡率)、中国人口标化率(以下简称中标率),根据公式(1)计算潜在减寿年数(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PYLL),根据公式(2)计算平均减寿年数(average yeras of life lost, AYLL)根据公式(3)计算潜在减寿率(PYLLR)。

(1)

式中:e为预期寿命,本研究采用年龄上限为70岁;

i为年龄组(通常计算其年龄组中值);

ai为剩余年龄,ai=e-(i+0.5);

di为第i年龄组的死亡人数。

AYLL= PYLL÷di

(2)

PYLLR=PYLL÷N(N 为1~69 岁总人口)

(3)

为减少婴儿死亡和高龄组死亡对寿命损失的不稳定影响,PYLL、AYLL等指标计算时将其1岁以下婴儿以及70岁以上人群的死亡予以排除[4]。中标率采用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

1.3 质量控制 脑卒中依据WHO-MONICA[5]方案诊断,即表现为急骤发展的局灶或全半球的脑功能障碍,持续24小时以上乃至死亡,除血管源外无任何致死原因。脑卒中发病率以发病例数计算,以28天为时限,28天内再次发病不算作新发病例,28天以后复发记为新1例发病。缺血性脑卒中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栓塞以及部位不明,ICD-10编码为I63;出血性脑卒中包括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出血,ICD-10编码为I60—I62。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Excel、SPSS 19.0和SAS 9.3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定性资料采用率描述,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法,趋势检验采用 Cochran-Armitage 趋势检验法,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脑卒中发病与死亡情况 2015—2017年,湖州市共报告脑卒中发病30 880例,死亡4797例;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Z=6.099,P<0.0001;Z=6.262,P<0.0001),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无明显变化趋势(Z=-0.521,P=0.6021),死亡率呈下降趋势(Z=-2.102,P=0.0355)。调查年间湖州市脑卒中年平均病死率为15.53%,2015—2017年脑卒中病死率无明显变化趋势(Z=-0.857,P=0.3914),男、女性病死率亦无明显变化趋势(Z=0.279,P=0.7799;Z=-1.558,P=0.1193);缺血性脑卒中病死率呈上升趋势(Z=2.345,P=0.019),出血性脑卒中病死率呈下降趋势(Z=-4.662,P<0.0001)。结果见表1—3。

表1 2015—2017年湖州市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及死亡情况

表2 2015—2017年湖州市出血性脑卒中发病及死亡情况

表3 2015—2017年湖州市脑卒中病死率变化趋势(%)

2.2 脑卒中发病与死亡的年龄、性别分布情况 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长(Z=251.918,P<0.0001;Z=100.977,P<0.0001);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亦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长(Z=104.022,P<0.0001;Z=93.312,P<0.0001)。发病率50岁以后增长明显,死亡率65岁以后增长明显。两类脑卒中各年龄段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是男性高于女性。男性患者中,40岁之前,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低于出血性脑卒中,40岁以后,反之;女性患者中,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始终高于出血性脑卒中。男性患者中,75岁之前,缺血性脑卒中死亡率低于出血性脑卒中,75岁以后,反之;女性患者中,80岁之前,缺血性脑卒中死亡率低于出血性脑卒中,80岁之后,反之。结果见图1—2。

图1 2015—2017年湖州市脑卒中发病年龄性别分布

2.3 脑卒中发病与死亡的时间分布 两类脑卒中的发病在不同季节上发病构成有差异(χ2=54.74,P<0.001)。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数夏季最高;出血性脑卒中发病数为春季最高,其次冬季。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死亡在不同月份构成不同,但无明显变化趋势(Z=-0.841,P=0.4007),均在1月份死亡数达到最高(分别为252例,286例),6月份死亡数达到最低(分别为148例,163例)。结果见表4、图3。

2.4 脑卒中减寿分析 2015—2017年湖州市缺血性脑卒中AYLL为6.71年,PYLLR为0.22‰;出血性脑卒中AYLL为10.28年,PYLLR为0.77‰,出血性脑卒中的减寿程度高于缺血性脑卒中。减寿年数和减寿率男性均高于女性。结果见表5—6。

图2 2015—2017年湖州市脑卒中死亡年龄性别分布

图3 2015—2017年湖州市脑卒中死亡时间分布

表4 2015—2017年湖州市不同季节脑卒中发病构成(n)

表5 2015—2017年湖州市缺血性脑卒中潜在减寿情况

表6 2015—2017年湖州市出血性脑卒中潜在减寿情况

3 讨论

2015—2017年湖州市脑卒中发病与死亡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总体无明显变化趋势。研究表明,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以及吸烟、饮酒、高盐及低钾摄入、缺乏体育活动、肥胖等均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6]。其中年龄、吸烟和高脂血症对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性较大,高血压、高血糖对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性较大[7]。本研究表明,出血性脑卒中的病死率远高于缺血性脑卒中,这也进一步印证了高血压对于出血性脑卒中的危害更大,并是脑卒中的主要病死原因[8]。近年来,湖州市对高血压、高血糖患者进行分级管理,一定程度上控制了血压、血糖对脑卒中的影响,从而降低了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和死亡。因此为有效防治缺血性脑卒中,必须采取控烟、降脂等一级干预措施,降低其发病率及死亡率。2017年湖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吸烟率调查,结果显示湖州市成人吸烟率为26.35%,其中男性吸烟率为48.04%、女性为1.17%[9],提示湖州控烟工作任重而道远。

两类脑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发病率在50岁以后上升明显,较上海市提前,死亡率在65岁以后上升明显,与上海市相一致[10]。由此可见脑卒中疾病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群。研究表明,有效控制中老年人体重、血压和血糖,有利于降低中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率[11]。因此对于50岁以上的人群,应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干预,改变其不良生活方式,有效控制体重、血压及血糖等。

两类脑卒中发病率及死亡率男性均高于女性,这与嘉兴市、上海市研究结果一致。这可能与男女两性的生活习惯、工作环境有关系。与女性相比,男性多有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以及需要承受来自社会及家庭的压力及挑战[12-13]。但是有研究表明,被动吸烟与国内女性脑卒中关系的合并OR值为2.11(95%CI:1.19~3.74),表明被动吸烟是中国女性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14]。因此在行为干预预防脑卒中的过程中,不但要教育吸烟者,而且更不能忽略那些被动吸烟的人群,尤其是女性。

三年间湖州市脑卒中发病季节变化不明显,集中在春夏冬三季,主要是受到血压的影响,这与国内其他的研究结果总体上一致[15]。因此在季节变化时,应加强血压等监测,适当调整降血压药物,应对气候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PYLL是衡量死亡造成的寿命损失的指标,能够更直观地反映人群所受疾病危害的严重程度[3]。结果分析,出血性脑卒中AYLL、PYLLR明显高于缺血性脑卒中。提示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寿命损失更多,其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更严重。同时男性脑卒中的AYLL、PYLLR均高于女性,表明脑卒中对男性的健康影响更为严重。

综上所述,脑卒中对湖州市居民的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建议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控,包括普及全民健康教育,提倡健康生活方式;特别加强中老年男性高危人群的健康干预,通过社区管理,控制血压、血糖、血脂以及体重等,消除或减少已暴露的可控危险因素;提高医疗诊治、康复护理水平,尤其是农村和偏远地区,可通过远程诊疗来抓住脑卒中的“黄金4.5小时”治疗时间,减少脑卒中死亡及伤残损失,降低脑卒中的社会经济负担[16]。

猜你喜欢

湖州市出血性病死率
全髋翻修术后的病死率
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出血性痔疮患者的临床有效性研究
PAI-1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rt-PA静脉溶栓后出血性转化和血管再闭塞的相关性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探讨磁共振增强减影技术在颅脑出血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死亡率与病死率的区别
还小
My family
无瓣膜病变心房纤颤并脑卒中的临床分析
安宫牛黄丸合手术治疗急性出血性脑卒中38例——附单用手术治疗35例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