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支持质量改进的评价方法在军事活动中的应用研究

2019-11-11薄冰鲜思德丁慧莲

价值工程 2019年29期
关键词:评价方法改进质量管理

薄冰 鲜思德 丁慧莲

摘要:紧紧把握大型军事活动的项目化属性,找出适合大型军事活动质量评价的类型,提出支持改进的大型军事活动质量评价分析参考模型,理清了质量评价的思路办法。本文弥补了一般性质量评价侧重发扬优势、淡化弱点的局限,为大型军事活动质量管理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Abstract: To grasp the project attribute of large-scale military activities, find out the type of quality evaluation suitable for large-scale military activities, put forward the reference model of quality evaluation analysis supporting the improvement of large-scale military activities, and clarify the way of quality evaluation. This paper makes up the limitation that general quality evaluation focuses on developing the advantages and weakening the weaknesses, and provides a new way for the quality management of large-scale military activities.

关键词:质量管理;军事活动;改进;评价方法

Key words: quality management;military activities;improvement;evaluation method

中圖分类号:E0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9)29-0238-03

0  引言

大型军事活动作为一个典型的军事化项目,往往受思想观念、质量意识、工作方式等局限,忽略了对活动质量管理的关注和把控。本文紧密结合项目化军事活动(如大型阅兵、比武竞赛等)特点,引入现代质量管理先进理念,探索运用支持改进的质量评价模式,对大型军事活动质量进行诊断性评价,以实现发现质量问题,查找问题原因,促进质量改进的目的。

1  质量评价分类概述

现代管理学认为,对项目的质量评价是为达到特定目的,评价主体采用相应的标准和方法评判特定对象(如组织的质量体系、过程或产品)的一组固有特性,从而得出评价结果的过程[1]。质量管理学按照评价的不同目的,将质量评价分为三种类型:

①以“质量保证”为目的的评价。属于符合性评价,即需要按照一定参照标准系进行质量全面审核,进而取得顾客信任,也称“取信顾客的质量评价”,这一评价的关注点在于证实质量要求,是否已经或能够达到预期的标准要求。

②以“展示优秀”为目的评价。是对全面质量管理及绩效的综合评价,侧重点是最大程度的发现成功、反映优势、树立典型,质量奖评价就是在此意义上的评价。

③以诊断和改进为目的的质量评价[2]。是在整个系统中借用评价的方法发现弱点,并诊断原因进行改进,也称支持改进的质量评价(QESQI)。《质量管理学》(科学出版社,第三版)对支持改进的质量评价(QESQI)的定义为:在组织整个系统中借用评价方法发现弱点、诊断原因、提出改进建议的企业自我评价,属于自我诊断性评价。其评价目标主要是为了发现组织中的质量问题,诊断引起质量问题的根源,并提出质量改进的具体目标和思路。这一质量评价可以分为三种:管理活动的自我评价、以全面质量奖为基础的自我评价、面向过程改进的自我诊断性质量评价。由于第一类和第二类QESQI在如何改进的问题上力度相对薄弱,因此面向过程改进的诊断性质量评价就成为相关领域研究的焦点。

从实践需要看,支持改进的诊断性质量评价,更具现实指导性和实践应用价值,也是比较符合军事活动项目化质量管理需要的一类评价手段。

2  项目化军事活动质量评价方法适用选择

找准工具或方法,是有效解决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对大型军事活动进行质量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在评价的基础上实现质量改进。对比诸多质量评价的类型,如基于顾客满意度的质量评价、基于展示优秀的质量评价等,评价宗旨或侧重点都无法与军事活动追求质量改进的最终目的相统一,评价的客观指导性和现实意义相对较弱。研究发现,在军队特殊属性的约束下,只有侧重于识别弱项及原因的“支持改进的自我诊断性质量评价”,才是符合大型军事活动质量要求的最佳评价方法。

2.1 目标宗旨的一致性

主要体现在以质量改进为目标的诊断性质量评价与大型军事活动的根本宗旨具有一致性。军队组织演习、演训、练兵比武等大项活动的目标,是通过活动的开展,查找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指导部队纠正,以实现提高战斗力的目的,其活动宗旨在改进与提高。而诊断性质量评价无论是方式方法还是目标宗旨,都是以质量改进为主导,其过程是在组织整个系统中借用评价方法发现弱点、诊断原因、提出改进建议的评价模式。两者在目标宗旨上的一致性,决定了这一评价理论体系适用于大型军事活动的可行性。

2.2 分析方向的一致性

主要体现在支持改进的质量评价的诊断方向与大型军事活动问题分析方向具有一致性。从传统的大型军事活动查找分析问题的模式看,都是从暴露的不良问题入手,追溯组织过程,进而查找问题的原因。而代表现代质量管理的先进管理模式的诊断性质量评价的方法,其评价路径也是从结果入手,沿项目过程查找系统因素,这在形式上与大型军事活动的问题分析模式异曲同工,不谋而合。从可操作性角度看,用这一评价方法,更利于与大型军事活动同步推进展开,不会对军事活动造成较大干扰,也是这一评价方法的优势所在。

2.3 理论方法的先进性

主要体现在支持改进的诊断性质量评价方法比传统的大型军事活动质量分析办法更具科学性准确性。支持改进的诊断性质量评价方法,代表了现代质量管理的先进评价模式,有一套成熟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套路模式作支撑,与传统的演训活动问题分析方法相比,能够规避主观臆断、行政化决策以及缺乏系统思维带来的弊端,使评价更具科学性、准确性、规范性,是军事活动项目化质量管理的发展趋势,也更具时代先进性。

因此,在充分考虑这一项目化军事活动的特殊性的基础上,选择支持改进的诊断性质量评价方法对军事活动进行质量评价,更具可行性和操作性。

3  项目化军事活动质量评价思路

3.1 项目化军事活动质量评价的目标与原则

支持改进的质量评价,以活动结果为基础,以识别弱点和问题为宗旨,坚持评价方法与改进相结合、通过评价及时发现活动组织过程存在的弱点问题、诊断原因教训、提出改进建议,促进大型活动质量的提升。依据ISO9000关于质量管理的论述和现代质量管理的系列理论成果[2],结合军事活动项目化特点,研究提出支持改进的大型军事活动质量评价的目标和评价需遵循的原则。

支持改进的质量评价需要实现如下目标:①找出大型军事活动组织过程等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制约因素;②帮助解决大型军事活动中存在的质量问题、识别大型军事活动质量改进机会;③为制定大型军事活动质量改进目标、方法或途径提供有效支撑。

支持改进的大型军事活动的质量评价遵循如下原则:①评价与改进相结合,评价以改进为导向,评价过程与改进过程相结合[3];②自我诊断性评价,需要全员参加,首长机关或组织机构主导,参加部队积极配合,共同查找弱点问题;③分类评价,对重大活动中不同评价项目可能存在的不同属性和特点,分别确定相应的评价程序、评价标准,确保评价对象具有可比性与评价结果的科学性;④适度评价,评价的时间与范围要适度,在不干扰军事活动正常进行的前提下开展,各项评价活动要与不同评价对象的活动相适应;⑤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根据评价对象的特点采用与之相适应的定量与(或)定性的评价方法;⑥可操作性,评价模型、流程和方法应具有可操作性。

3.2 项目化军事活动质量评价模型

所有的质量评价都有一个参照模型,只有具备配套的模型,评价才有操作性和现实意义。任何质量评价模型,都是对现实的解释,且有利于评价目标的实现。与以识别优点等特定需要的质量评价的思路不同,支持改进的诊断性评价参考模型,在其结构和内容上有别于其他评价,且在执行评价时,也具有很强的灵活性[4]。同时,模型不仅要包含涉及到的各个方面,还要以过程为中心,理顺各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利于综合诊断,达到过程改进的目的。军事活动“输出”的质量是由多个“过程”综合作用而形成,而活动“过程”的性能又是各种系统因素有机组合的综合反应。因此,支持改进的诊断性质量评价,应以“过程”为桥梁,通过评价“结果”和“体系因素”,找到影响“结果”的原因,通过调整系统因素达到改善过程、最终改进质量的目的。为此,以诊断军事活动中的质量问题为目标,通过过程理顺各体系要素的关系,得出“分析参考模型”(如图1所示)。

圖1中,左边部分“体系因素”是诊断寻找的原因点,影响“过程性能”的原因在质量体系上直接关联众多类型的资源(如人力资源、武器装备资源、后勤保障资源等)。其中首长机关和组织机构是演训活动总目标的制定者,同时又能通过活动的导演部影响体系因素,成为最终质量改进的推动者。而各类资源直接影响“过程”(图1的中间部分)的性能。“过程”是联接“体系因素”和“结果”的桥梁,通过不同的“过程”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或同一“过程”对几种结果都有影响,或一种结果与多个过程相关。确定影响“结果”的“系统因素”总是要借助“过程”的评价和诊断,因此过程是确定具体体系因素的关键路径,对过程的分析必须清晰、详细、到位。通过“过程”产生的“结果”涉及大型活动的所有结果,如指挥员培养、组训能力、保障能力等,结果与既定目标的差距,即是开展质量评价的基础。质量评价将以该差距为基础,通过理清过程,查找质量体系因素存在的弱点和问题。

3.3 项目化军事活动质量评价的思路

对大型军事活动进行质量评价的目的,不是寻找质量的优势,而是查找劣势和分析原因,其运行模式是诊断性评价,因此对各“体系因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时,都不能像“质量奖评价”那样进行加权平均(加权以发扬优势为目的,会淡化弱点)[5],否则,就失去了诊断问题的精准化和客观性。基于这一理论前提,在图1分析参考模型的基础上,可进一步梳理出质量评价的思路(如图2示),即从结果与目标的差距开始,通过对问题的诊断分析,一步一步推进评价工作向问题的根源因素前进。其中,对质量评价起主要推动作用的是其中的“分析测量”点,这些关键点也就是诊断问题、分析原因的过程,使评价工作从一个分枝,进入到下一个分枝,直到聚焦根源因素。

需要指出的是,图中左侧引起某一项不良结果的过程可能并不单一,也可能是互相交叉的几个过程共同作用产生,需要在诊断分析结果与目标差距的原因时,即要全面细致,不遗漏对每一个过程的分析诊断,又要突出关键过程分析,锁定关键路径。这一过程中,可通过征求专家意见、头脑风暴等方法,及时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减少工作量。

猜你喜欢

评价方法改进质量管理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