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我国职业教育“升级版”

2019-11-11曾天山

人民论坛 2019年30期
关键词:升级版教育现代化职业教育

曾天山

【摘要】职业教育深受科技变革、经济发展水平和外部社会竞争的影响,发展职业教育被认为是扩大就业的有效手段。当前职业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存在结构不尽合理、质量有待提高、办学条件薄弱、体制机制不畅等问题。未来职业教育发展需要从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三个方面着力,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促进现代职业教育服务转方式、调结构,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专业技术技能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关键词】职业教育 科技革命 教育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C975 【文献标识码】A

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开发人力资源、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任务,是工业化和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支柱,构成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面。新中国成立70年来,职业教育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面向未来,职业教育要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产业转型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注重实体经济促进社会消费升级的历史机遇,努力破解体制机制性障碍,创造新时代职业教育的美好前景。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亟需高端技能人才

产业转型和变革的阶梯式上升,就是要实现从农业经济转向工业经济,再转移到服务经济、知识经济,而技术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历次技术革命都伴随着国际体系内力量对比的深刻变化,不同国家把握技术变化并将其运用于自身实力的能力存在显著差异。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正在引发深远的产业变革,科技企业异军突起,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新中国经历了一个从体制造富、产业造富到技术造富的过程,全社会对技术空前重视,人才对技术的决定性作用得到更充分的肯定,技术人才的贡献被更明确地承认。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对技术需求的激增,使技术发展推动新职业不断涌现,掀起新一轮“机器代替工人”、替代传统职业的浪潮,因此,要满足数字经济发展对持续提升劳动者数字技能提出的新要求,逐渐突破“卡脖子”技术,培养适应新职业岗位要求的新型技术人才。新兴产业发展的背后,是对高端技能人才的旺盛需求,从最初让机器人做人不愿做的工作,到做人做不了的工作,从替代人的能力到提升人的能力,需要充足的高技能人才满足机器人产业日趋多元化、更加高精尖的需求。未来的产业发展,既需要研发人才,更需要安装调试、操作维护、远程监控的一线技工,还需要跨学科复合型专业人才。根據《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数据测算结果,2020年高档数控机床与机器人应用人才总量约为750万人,人才缺口为300万人;2025年人才缺口将达到450万人。目前技能劳动者的求人倍率(岗位数与求职人数的比)一直在1.5:1以上,高级技工的求人倍率甚至达到2:1以上,供需矛盾十分突出。2016年有关数据显示,我国产业工人中只有1/3是技术工人,其中初级工占到了60%。而在德国,高级工的比例为35—40%。因此,必须通过职业技能培训为社会成员就业创业、在岗提升提供更多机会,不断强化人才的有效供给和适度超前储备,为制造业、服务业迈上中高端提供人才保障。

发展实体经济需要多层次技能型人才

实体经济是与金融等虚拟经济相对应的经济形态,尽管不包含要害部门和尖端领域,但却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部门或行业,是国家财富之源和促进市场稳定运行的最广泛基础。目前各国都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三维(3D)打印、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取得新突破。经过多年发展,目前我国已形成世界上最为完备的产业体系。无农不稳,要坚持把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无工不富,要以制造业为主体;无商不活,要在全球范围内发展服务业。总之,实现中国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需要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题,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提高综合集成水平,完善多层次人才体系,培养一大批高技能人才。而高技能人才的短缺,恰恰制约了制造业发展。

我国既然确立了从制造业大国到制造业强国的发展目标,职业教育必须先行,只有这样才能继续培养极富竞争力的高素质劳动者。欧美的教训告诉世人,产业升级到知识经济,更要防止“产业空心化”现象,避免可能出现的“脱实向虚”。面对劳动力群体规模不断缩小的趋势,要夯实实体经济的坚实基础,发展职业教育促进经济增长的特殊作用,着力培养多样化技能型人才尤其是一线劳动力,以增强就业的灵活性,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

世界经济史研究表明,发达国家在完成工业化进程后,逐步转入以国内消费需求为主导的内生型经济增长模式,并逐步向消费驱动型经济增长动力模式转变。随着我国跨入世界中高收入国家行列,我国消费方式也发生了根本转变,出现了迭代需求、多样化需求,而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是主要方面,其中数字经济成为拉动新消费需求的重要推动力,这就使高品质消费与个性化消费成为大趋势,而消费升级本质上是消费者有意愿并有能力去消费优质产品和服务,这又进一步促成就业潜力的释放,也使养老、托幼、健康等产业成为消费升级新热点。面对我国服务业需求的严峻形势,社会消费升级对“硬技能+软技能”复合型技能人才的需求巨大。如按世界卫生组织的人员配备标准,我国尚需在2020年前培训733万名护士。

国际贸易大战激烈引发创新型技能人才竞争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发达国家纷纷加强技术垄断,实施“再工业化”战略,重塑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加速推进新一轮全球贸易投资新格局,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在加快谋划和布局,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再分工,承接产业及资本转移,拓展国际市场空间,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构。

高科技产业是美国生产优势的最后堡垒,是唯一实现利润增长的行业,展现了其全球影响力。以硅谷为代表的美国高端制造业优势明显,2018年产值达2.33亿美元,占其GDP总值的11.6%。韩日贸易纷争中,日本对韩国关键原材料“卡脖子”源自技术差距。我国已突破中低端制造业框架,吸纳了约1亿劳动力就业,并开始向高端制造业进军,形成了对西方产业资本更为直接和有力的竞争,崛起为技术强国的光芒盖过了大国关系的所有要素。美国对中国科技企业的打压,对核心技术的封锁,对理工科留学生教育的限制,从反面证明了先进技术和创新型技能人才的重要性。德国等制造业强国的经验说明,支撑制造业发展,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大量经过技能培训的高素质劳动者,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美、欧、日、俄、印等国家都将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作为增强国家竞争力特别是发展实体经济的战略选择,力求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建立巩固的、可持续的人才和技术竞争优势。我国制造业面临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双向挤压”的严峻挑战,必须放眼全球,加紧战略部署,抢占制造业新一轮竞争制高点,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拓展发展新路径,着力技术学习积累和技能人才培养,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

此外,国际贸易大战严峻形势也要求我们建立以终身教育理念引领可持续发展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是职业和教育的综合体,从职业看,教育是产业链条的末端;从教育看,职业是教育体系的分流。这决定了,教育共性和个性要相结合:一是高中阶段教育全面普及、高等教育接近普及化,客观上要求提升职业教育发展重心;二是教育结构优化,迫切要求普职教育分类发展,培养学术和技术人才;三是把终身教育理念融入技能人才培养之中,推进培养培训一体化。

影响职业教育发展的重大挑战

现代职业教育在中国发展不过百年历史,虽然改革开放后发展迅猛,在办学经验、办学条件、办学模式等方面都有所改善和发展,但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存在结构不尽合理、质量有待提高、办学条件薄弱、体制机制不畅等问题。2019年发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与发达国家相比,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教育强国的要求相比,我国职业教育还存在着体系建设不够完善、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建设有待加强、制度标准不够健全、企业参与办学的动力不足、有利于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的配套政策尚待完善、办学和人才培养质量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由上可见,经过国家的高度重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已经发展为由重视办学条件提高到注重内涵发展、从关注自身不足到与世界强国比较的阶段。

根据职业教育面临挑战的难度,我们可将其划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可应对的挑战。如增加职业教育资金投入,提高高职生均拨款标准,明确中职国家拨款标准,稳定支持职工技能提升和转岗专业培训,缩小省域间、学校间办学条件差距等。二是比较难以应对的挑战。如破解体制機制障碍,促进产教融合,实现专业对接、校企对接、工学结合的现代学徒制,解决技工荒和招生难并存难题,纾解每年新增1500万人的城镇就业,300万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融通普职教育协调发展,倒逼部分地方普通高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变;促进校企合作、人员互通,大力加强“双师型”教师(同时具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师)队伍建设。三是严峻的挑战。如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选择适合的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融合信息技术,实现对传统教育的理念重塑、价值重建、结构重组、流程再造、文化重构,以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倒逼知识型人才培养模式向能力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变,推进实现“学校像企业、教室像车间、课堂像工段、教师像师傅、学生像学徒、教案像图纸、作业像产品”;注重德技并修、工学结合,强化职业能力本位,着重培养职业院校学生就业、创业和适应能力,解决职业教育质量参差不齐问题。

未来职业教育发展任重道远

没有职业教育现代化也就没有教育现代化,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未来职业教育发展需要从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三个方面着力,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促进现代职业教育服务转方式、调结构,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专业技术技能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为适应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我国职业教育形成了务实的短期目标。2019年我国启动了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要求完善体系拉动增长,贯通中高职和应用型本科培养体系,增加职业院校招生吸引力,实现高职扩招100万目标并保持可持续增长;到2022年,职业院校教学条件基本达标,一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职业学校转变,建设50所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150个骨干专业(群);建成覆盖大部分行业领域、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国职业教育标准体系。提升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培育数以万计的产教融合型企业,打造一批优秀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推动建设300个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职业院校实践性教学课时原则上占总课时一半以上,顶岗实习时间一般为6个月。“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总数超过一半,分专业建设一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为大幅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对5—10年内的职业教育发展作了明确安排部署。比如,职业教育基本完成由政府举办为主向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格局转变,由追求规模扩张向提高质量转变,由参照普通教育办学模式向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大幅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

为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未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目标将更高更完善。要体现终身教育理念,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高职衔接、普职教育融通,保障所有劳动者在成长和职业生涯发展不同阶段都有获得技能学习的机会;服务经济社会能力显著增强,形成中国职教世界品牌,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培养数以亿计富有工匠精神和专业技能的高素质劳动者,形成一支规模巨大、结构优化、素质较高的技能人才队伍。

(作者为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参考文献】

①《我国高级技术工人占比严重偏低》,新华网,2017年6月9日。

猜你喜欢

升级版教育现代化职业教育
智慧教育平台助推大连教育现代化
农业支持政策体系亟待“升级版”
广西崇左市外贸发展的SWOT分析及“升级版”战略对策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中国一拖集团董事长赵剡水:一拖将打造海外战略“升级版”
中欧关系“升级版”路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