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加强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

2019-11-11张秀平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43期
关键词:症结职业道德辅导员

张秀平

摘要:高校是承担培养人才、发展科学以及为社会服务等职能的场所,而高校辅导员作为一线思想政治工作者,其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对于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高等教育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针对目前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症结,从发挥个人、高校、社会三方面的合力出发,提出了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路和对策,以期达到建设一支政治意识强、业务能力精、能够长期坚守岗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

关键词:辅导员;职业道德;意义;症结;对策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43-0020-03

职业道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职业道德是指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明确指出,我国公民的职业道德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对于社会公民在职业生活领域的道德规范做出的总体要求。狭义的职业道德是指在一定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一定职业特征的、调整一定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体现在高校辅导员身上,除具备公民应遵守的职业道德外,还有其特殊性,具体包括“敬业育人、立德树人、乐于奉献、追求卓越”。

基于此,本文将从高校辅导员的特殊性出发,分析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所在、辅导员职业道德规范建设存在的症结,以及提出辅导员职业道德规范建设的对策,以期更好地推进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

一、加强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

职业道德作为核心价值观是一国之“维”、一国之“纲”,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精神旗帜,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辅导员作为高等院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一线思想政治工作者,担负着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任,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材的指引者和引路人,其职业道德规范直接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未来发展,因此加强其职业道德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首先,加强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是提升辅导员职业化能力的内在需求。 职业道德规范对道德主体可以起到约束效果,主体通过约束效果发挥作用。辅导员是高校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力军,其职业能力水平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前途和未来。然而,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仍处于上升阶段,提升其职业化能力需要抓手,其关键在于提升其职业道德水平。辅导员以职业道德规范作为自身职业能力提升的约束力,在敬业育人的过程中便可发挥作用,更有效地实现自身能力的发挥,这在本质上体现着辅导员的主体诉求。

其次,加强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外部需求。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也呈现出多元化和群体特殊性的特征,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在思想品德、工作作风上更进一步,加强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也成为学生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最后,加强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也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中国的主流价值观,是全社会共同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高校作为培养人才、聚集人才的场所,应当成为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范,而辅导员应当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因此,高校辅导员只有不断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不断提升和展现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才能真正担负起引导青年大学生实现价值,践行使命。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存在的症结

新形势下,我国对高校辅导员职业化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虽然高校在加强辅导员职业能力方面做出了相关努力,诸如提高待遇、加强考核、增加岗位、拓宽出口等,但仍然难以维持辅导员队伍的稳定和发展,其首要原因在于高校辅导在职业道德规范方面仍然存在缺失现象。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观念薄弱

目前,大部分輔导员存在职业道德观念薄弱的现象,这是导致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究其原因在于:一是辅导员对加强自身职业道德建设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较差,他们不能从担负的历史使命角度体会职业道德建设的紧迫性和职业能力的责任感。二是高校辅导员存在职业倦怠表现,在思想意识中表现出急躁、冷淡等负面情绪,也缺乏对大学生积极、健康情感的陶冶。三是高校辅导员面临工作压力过大的现状,部分辅导员忙于事务性工作、职称评定、学历提升等事务,从而使他们忽视职业道德规范的加强和提升,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

(二)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不够清晰

高校辅导员职业化能力的提升要求辅导员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清晰的角色定位。众所周知,作为一名担负历史使命的高校辅导员,除具备公民应遵守的职业道德外,还应该具备“敬业育人、立德树人、乐于奉献、追求卓越”的崇高品质和角色定位。然而,随着社会形势的不断变化,大学生在身心发展方面表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特征,这导致高校辅导员在角色定位方面也出现了偏颇,大部分辅导员忙于解决大学生的日常琐碎事务,而忽视了敬业育人、立德树人的职责。因而高校辅导员如何适应这种发展变化来拓展自己的角色定位显得格外重要。

(三)高校辅导员心理素质不够完善

辅导员是高校一线工作者,处理和应对大学生突发事件是其一项重要工作。然而,据调查发现大部分高校辅导员运用心理学知识开展工作的能力是薄弱的,尤其是部分非师范学校毕业的,又未曾系统学习过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知识的辅导员遇事不够冷静,特别是面对突发事件时,他们往往表现出明显的情绪化色彩和非理智性的应对。导致此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高校辅导员整体年龄较低,缺乏一定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心理素质不够完善,这也是高校辅导员在职业道德建设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感较强

辅导员是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全面指导老师,他们往往在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生活付之于学生的工作精力、努力程度比其他教师多很多。但学校往往忽略了辅导员的特殊性,其考核、科研还是晋升却没法更合理地配套落实,加之辅导员超负荷的工作量,必然导致他们在工作中缺乏归属感,严重影响着其工作心态和质量,出现较强的职业倦怠感。这也是影响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正确引导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因素。

三、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规范构建的对策

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依据,要以“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为准则,不仅需要加强辅导员自身职业道德修养,更需要学校结合大学生价值诉求,健全道德规范机制,形成良好的德育氛围。具体来讲,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规范的构建应从个人、学校、社会三方面着手。

(一)辅导员要树立价值标杆,引领道德风尚

“树立价值标杆,引领道德风尚”是高校辅导员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自觉追求。一是辅导员要聚焦榜样力量,树立价值标杆。高校辅导员要自觉学习先进典型人物事迹,以他们为楷模和表率,建立起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價值体系,在平凡中彰显伟大。二是辅导员要聚焦青年特点,引领价值观建设。高校辅导员要有善于发现青年特殊性的锐眼,跟得上青年大学生生活变化的新节奏,传播适合青年大学生的政治思想,传递青年学生所需要的新信息,切实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到青年大学生心中,让其主动接受和内化成正确的价值观。三是立足岗位,依靠学习不断成长。《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要求“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那应如何更好地立足岗位需求呢?高校辅导员应当不断学习成长,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更好地立足岗位需求,为实现中国民族复兴培养更多人才。

(二)高校要关注辅导员的价值诉求,完善道德评价标准

加强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规范建构,既需要辅导员本身的身体力行,还需要高校给予关心和支持。一是要重视辅导员价值诉求,强化辅导员在师资队伍中的主体地位。辅导员是学生管理的一线工作者,在思想政治教育和生活指导各个方面付出了很多精力,但面临的压力却很大,从而导致职业倦怠。因此,高校应从实际出发,重视辅导员群体的正当价值诉求,为其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二是完善道德评价标准,树立正确价值导向。高校对辅导员工作进行考核评价是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之一,但由于辅导员工作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却难以用单一的标准来衡量。因此,高校应该依据辅导员工作的共性和个性,建立起一套完善科学的考核体系,以期达到制约辅导员的思想和行为,又可以让辅导员自我调整适应社会需求。

(三)社会应积极营造高校辅导员健康成长的环境

目前,我国各省市教育部门连续出台了有关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系列文件,这在一定程度上对辅导员职业化能力的提升起到了一定效果。但从目前来看,高校辅导员工作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也未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健康的成长氛围,因此国家应该积极营造高校辅导员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一是要倡导职业平等,提高辅导员角色认同感。二是要加大高校辅导员先进人物事迹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三是推进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和专业化队伍建设,增强辅导员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四、小结

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这对我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加明确的方向和要求,高校辅导员必须要以“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为准则,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扎实做好学生的“护航者”、“引路人”、“发掘者”,引导、敦促学生以青春之姿,奋斗之态去追求幸福,实现价值,践行使命。

参考文献:

[1]曾元源.独立学院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探究[D].硕士论文,江西理工大学,2009.

[2]傻连伟.我国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问题研究[D].硕士论文,江西农业大学,2011.

[3]李武歌.我国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硕士论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

[4]廖仲明.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的基本内涵与规范[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7).

[5]张讯.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的失范与重塑[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11,(2).

[6]邵政.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的现状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5,(3).

[7]寇汉军,李辉.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规范建设的困境与思路[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5,(8).

[8]孟娜.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10).

[9]王平慧,许长才.论新时期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J].咸宁学院学报,2010,(12).

[10]蔡学峰.浅论新常态下高校辅导员的职业道德建设[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20.

[11]田晓梦.新时期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修养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6,(4).

猜你喜欢

症结职业道德辅导员
诊断错解症结 提高解题能力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会计职业道德现状之我见
“丧偶式”婚姻:多少夫妻卡在了这个症结上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症结与出路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在弘扬职业道德中争创“青年文明号”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