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宋朝的“温度”

2019-11-11卢江良

翠苑 2019年4期
关键词:朝代知识分子皇帝

卢江良

早在2013年4月,《青年时报》整版报道笔者,其中有一个问答环节,主持人问:“如果有时光机,你最愿意生活在哪个朝代的杭州?”笔者的回答:“南宋或民国。”后来,笔者发现很多知识界人士被问及类似问题,他们比较一致的回答是生活在宋朝。由此可见,我们对宋朝的认可度是多么统一。那为什么宋朝会如此受中国知识分子的“宠爱”?笔者想,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固然是一个方面,但最关键的应该是体制上的民主吧!换句话说,宋朝是一个非常有“温度”的朝代。

纵观煌煌二十四史,我们不难发现,历代开国皇帝大都有一个残酷的嗜好,就是在平定天下之后屠戮随之南征北战的功臣。像汉朝的刘邦、明朝的朱元璋莫不如此。追其原因,一害怕功臣们兵权在握,随时随地都会造反,让自己成为被宰的羔羊;二忧虑功臣们哪天羽翼渐丰,从子孙手里夺走千辛万苦打下的天下。而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无疑是一个例外。尽管他也担心下属将领篡夺政权,但处理的方式比较“温暖”,以“杯酒释兵权”,避免了“狡兔死,走狗烹”的惨剧发生。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赵匡胤还传下了“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的“誓牌”,并用法律的形式规定“以后皇帝不能在朝廷上鞭打大臣,不准对公卿辱骂;臣下除了谋反和叛逆外,不得杀戮”,开创了“仁义立国”的政治氛围,这在“杀戮大臣,如刲羊刺豕”“一时名士,朝不谋夕”的中国古代,显然亘古罕见,也成了中国从野蛮社会走向现代文明进程的标志。

此后,历代宋朝皇帝都严格执行这一祖训,几乎没有搞过文字狱,知识分子可自由上书言事、批评时政。尽管有时言论过激,也不必担心因言获罪。在新旧派官员相争中失势的官员没有一个被杀,有的还随着政局的演变由罢黜而重回中枢执政。据后来的史学者考证,在整个两宋时期,只杀了一位文臣,就是靖康之变后,被金国扶为“皇帝”的张邦昌;还有在宋高宗时代,杀了一个上书言事的读书人——学生运动领袖陈东。这相对于动辄大兴文字狱的清朝,可谓是知识分子的天堂。

正由于具有这样的“温度”,为宋朝所有的知识分子,预留了前所未有的宽松言论空间,从某种程度上也等于对皇权形成了一种制约。据一位宋史研究专家称,宋朝是个很可爱很奇怪的王朝——表面上看,皇帝大权独揽,相权被分散得不成样子,好像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事实上并不是那么一回事。南宋时期,皇帝权力极其小,诏书必须有皇帝太后宰相和三位辅臣联名才会有效;当时人们经常集会议论朝政;北宋末年罢蔡京杀六贼,就是太学生陈东和十几万百姓联名上书施压的结果。

唯有施仁义于国民,才能长治久安。宋朝虽然在军事上“积弱”,被后世视为“中国历史上最软弱的一个朝代”,但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中国GDP总量为265.5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2.7%,人均GDP为450美元,超过当时西欧的400美元,民間的富庶与社会经济的繁荣远超盛唐。史尧弼在《策问》中说:“惟吾宋二百余年,文物之盛跨绝百代。”陆游在《吕居仁集序》中也认为:“宋兴,诸儒相望,有出汉唐之上者。”

与此同时,宋朝不依靠武力威严,借助于政体的“温度”,为天下苍生谋福祉,赢得百姓的爱戴。它没有地方势力的割据,也没有宦官、后妃、外戚的专权干政乱国,虽然二度倾覆,但皆缘外患,是唯独没亡于内乱的王朝,享国319年,真正达到了“赵氏之祀安于泰山”。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崖山海战失败后,30万宋军将士只有2万人被俘虏,其余全部战死,上自皇帝下至普通军民,都自杀殉国。听闻宋灭后,浙江10万士子纷纷跳海自杀,福建有4万!民心所向,可见一斑。

中国历史悠久,朝代更零星纷繁。宋朝尽管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立国300余年。如果从皇帝制开始算起,存世之长久仅次于汉朝。但在5000年历史长河中,也不过是沧海一粟。然而,过去了700多年的今天,我们依旧缅怀它、向往它,这中间自然有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因素,但更多的是源于其内在的那种“温度”。因为它恰如一盏明亮的灯,焕发着耀眼的光华,穿越过漫长的时空,照射到我们这个时代,让每一位知识分子感受到了它的温暖。

猜你喜欢

朝代知识分子皇帝
皇帝需要帮忙吗
皇帝怎么吃
猜朝代
朝代谁也不服谁
朝代谁也不服谁
近代出版人:传统知识分子与有机知识分子
复兴之路与中国知识分子的抉择
知识分子精神内涵的演变——基于西方几种主要知识分子理论的分析
1930年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眼中的中共——以《再生》为例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