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傣族人群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布

2019-11-08罗旋冯磊张兴峰徐文波白雪晶吴孟娜严泽峰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9年21期
关键词:傣族汉族年龄段

罗旋 冯磊 张兴峰 徐文波 白雪晶 吴孟娜 严泽峰

(昆明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检验科,云南 玉溪 653100)

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反映近8~12 w血糖水平〔1〕,是诊断和监测糖尿病(DM)的重要指标〔2〕。美国DM协会(ADA)在2009年将HbA1c≥6.5%作为DM的诊断标准〔3〕。我国与美国所在地域不同、种群不同,美国诊断标准是否适合我国还有待验证且我国HbA1c参考标准尚未统一。近几年,上海、武汉、成都等地对HbA1c水平分布进行了相关报道〔4~6〕。云南省地处云贵高原,傣族是云南特有的少数民族,研究报道对HbA1c水平分布提及甚少〔7,8〕。本研究将探讨傣族不同性别HbA1c随年龄变化的分布趋势,同时与汉族在性别及年龄上进行分层比较并分析差异原因,为玉溪市傣族人群HbA1c参考区间的建立提供一定参考依据,以期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1 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集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傣族人1 228例,年龄13~89岁,男537例,女691例。采集云南汉族人14 266例,年龄18~97岁,男8 831例,女5 435例。本研究傣族选入对象小于35岁(包含35岁)、大于85岁样本例数不足,因此仅将35~85岁纳入研究,并分成35~44岁、45~54岁、55~64岁、65~74岁、75~85岁5个年龄段。最终纳入傣族1173例,汉族10 905例。选入对象均为普通人群,傣族、汉族三代内均无与外族通婚史并按照《临床实验室检验项目参考区间的制定》和美国CLSI C28-A3文件相关执行标准排除如恶性肿瘤、严重创伤烧伤、肺结核、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消化系统或泌尿系统严重功能障碍、需长期应用抗生素或激素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长期或近期献血、吸毒、吸烟、滥用维生素、肥胖、特殊职业、血压异常、酗酒及近2 w内有手术史者。

1.2样本采集 使用含有乙二胺四乙酸(EDTA)-K2 抗凝剂的真空管采集纳入标准合格人群清晨空腹(空腹>8 h)静脉血2 ml,采集后立即颠倒混匀8次,2 h内检测HbA1c。

1.3仪器与检测方法 使用原装进口Roche cobas50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HbA1c,根据DM控制和并发症试验(DCCT)/美国国家HbA1c标准计划(NGSP)规定:HbA1c(%)=〔HbA1c/血红蛋白(Hb)〕×91.5+2.15,计算出HbA1c的百分含量,最终结果以HbA1c%表示。

1.4质量保证 样本检测实验室已通过NGSP认证,保证了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1.5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t检验。

2 结 果

2.1傣族与汉族各年龄段分层及总体人群HbA1c水平比较 傣族与汉族人群总体及各年龄段HbA1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傣族总体水平低于汉族且随年龄变化趋势有所不同,傣族在55~64岁及以前随年龄增长逐渐升高,65岁及以后随年龄增长逐渐降低。汉族HbA1c总体水平随年龄增长逐渐升高。见表1。

表1 傣族与汉族各年龄段分层及总体HbA1c水平比较

2.2傣族男性与汉族男性各年龄段分层及总体HbA1c水平比较 两民族男性除35~44岁年龄段,总体水平及其余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傣族男性总体水平低于汉族男性且随年龄变化趋势有所不同,傣族男性55~64岁及以前随年龄增长HbA1c水平逐渐升高,65岁及以后后随年龄增长逐渐降低。汉族男性HbA1c水平随年增长逐渐升高。见表2。

2.3傣族女性与汉族女性各年龄段分层及总体HbA1c水平比较 两民族女性除35~44岁年龄段,总体水平及其余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傣族女性HbA1c总体水平低于汉族女性且随年龄变化趋势有所不同,傣族女性55~64岁前随年龄增长HbA1c逐渐降低随后升高,65岁及以后随年龄增长逐渐降低。汉族女性随年龄增长HbA1c逐渐升高,但75~85岁与65~74岁比未升高。见表2。

2.4傣族男性与女性总体及各年龄段分层HbA1c比较 男性与女性总体水平及65~74岁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A1c水平变化趋势分析发现男性与女性在55~64岁年龄段出现交叉,交叉点之前男性与女性随年增长逐渐升高且男性HbA1c水平高于女性,交叉点之后男性与女性随年增长逐渐降且男性HbA1c水平低于女性。见表2。

2.5汉族男性与女性总体及各年龄段分层HbA1c水平比较 男性与女性总体水平及35~44岁、45~54岁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A1c水平变化趋势分析发现,男性与女性55~64岁年龄段出现交叉,交叉点之前男性与女性随年增长逐渐升高且男性HbA1c高于女性,交叉点之后男性与女性随年增长仍然升高,但两者HbA1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不同性别傣族与汉族各年龄段分层及总体HbA1c水平比较

与傣族女性比较:1)P<0.05;与汉族女性比较:2)P<0.01

3 讨 论

云南少数民族资源丰富,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少数民族集中在偏远农村,卫生条件相对发达地区较差,因此,对少数民族的健康研究应得到足够重视。

本研究发现,傣族HbA1c总体水平低于汉族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bA1c总体水平变化趋势随年龄增长差异逐渐增大。两民族同性别间HbA1c水平差异及趋势与HbA1c总体水平差异及趋势大致相同。分析两民族HbA1c总体水平差异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①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是促进红细胞生成的重要激素,有研究报道〔9,10〕指出EPO相关基因的表达在欧洲人和非裔美国人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可能EPO相关基因的表达具有民族差异性,又有研究报道〔11〕显示红细胞(RBC)数量与HbA1c水平呈正相关,可能因EPO相关基因表达的民族差异性使RBC减少导致傣族人HbA1c总体水平低于汉族。另有研究报道〔12〕指出RBC生成受相关miRNA调控,傣族人群可能下调了表达RBC生成的相关miRNA使RBC减少导致傣族HbA1c总体水平低于汉族〔11〕;②据相关文献报道〔13〕Hb表达量的多少存在民族差异性,傣族与汉族Hb表达量可能因民族差异有所不同,毛雨〔14〕研究指出Hb水平与HbA1c水平呈正相关,因此可能Hb表达量因民族差异导致傣族HbA1c总体水平低于汉族。在标准化操作与测定的前提下,免疫比浊法相较于高效液相色谱法对Hb N末端糖化的顺序特异性要求更高〔15〕,有文献报道〔16〕傣族人群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率高于汉族且存在显著性差异,合成异常的Hb量高于汉族,异常Hb与血糖结合,可能使HbA1c变异体增加并对检验方法进行干扰〔17〕导致傣族HbA1c总体水平低于汉族。

傣族与汉族HbA1c总体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同时还存在性别差异。两民族男性与女性HbA1c水平在55~64岁变化明显不同,HbA1c水平趋势均在55~64岁出现交叉,交叉点之前HbA1c总体水平随年龄增长逐渐升高且男性均高于女性。可能有以下3点原因:①随着年龄增长胰岛B细胞逐渐衰老,分泌胰岛素的能力下降,抑制血糖升高因素减弱,血糖升高,可能导致两民族HbA1c总体水平随年龄增长持续升高〔18,19〕;②50岁左右是大多数女性绝经期,女性因生理差异雌激素水平高于男性,有文献报道〔20〕雌激素对胰岛素的生成有促进作用,胰岛素分泌增加,抑制血糖升高因素增强,血糖降低,可能导致两民族女性HbA1c水平低于男性;③男性因生理差异雄激素水平高于女性,有研究〔13〕报道雄激素对EPO生成有促进作用,EPO促进RBC生成使RBC水平高于女性,可能导致两民族男性HbA1c水平高于女性〔11〕。交叉点之后傣族HbA1c总体水平随年龄增长逐渐降低且男性低于女性,可能原因是女性受绝经影响,雌激素分泌减少,促进胰岛素分泌作用降低〔20〕,抑制血糖升高因素减弱,血糖升高,导致傣族男性HbA1c水平低于女性。汉族与傣族不同的是汉族在该年龄段后仍然呈上升趋势且男性与女性HbA1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研究报道〔21〕指出雌激素水平在不同地域不同种群中存在显著性差异,可能傣族女性雌激素水平不同于汉族女性,导致傣族男性与女性之间HbA1c水平差异大于汉族。

综上所述,HbA1c水平随年龄变化分布趋势存在民族差异,同时存在性别差异。现阶段国际国内将HbA1c≥6.5%作为诊断依据之一,这种“一刀切”划分还有待探讨。利用HbA1c诊断DM时,是否将地域、民族、性别、年龄这四大因素考虑在内迫切需要深入研究。课题组拟在今后的研究中扩大样本量,降低总体抽样误差以对本次结果进行验证,针对本次讨论的影响HbA1c水平相关因素进行深入探究,如检测表达EPO的相关miRNA和HbA1c电泳分析HbA1c变异体组成等,以期更好地为临床诊断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傣族汉族年龄段
不同年龄段妊娠早期妇女维生素D含量水平分布
儿童不同年龄段呼吸疾病与中医体质关系
各年龄段人群对网上健康教育的认知和期望的调查报告
傣族服饰文化在现代生活的运用
RANTES及其受体CCR5基因多态性及环境因素在昆明汉族T2DM发生中的交互作用
适合各个年龄段的黑胶爱好者 Sony(索尼)PS-LX310BT
Study on Local Financial Supervision Right and Regulation Countermeasures
不要乱叫“老家”了!中国姓氏分布图曝光,看看自己的根在哪
构树与傣族传统造纸的保护和开发
傣族民俗文化的英译对其民族发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