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光耀川蜀展新颜

2019-11-08向莉莉

中国电业与能源 2019年10期
关键词:投运北川水电

本刊记者 向莉莉

6月29日,蜀州-丹景第Ⅲ回500千伏输变电工程送电成功。这条4次跨越铁路线、由169座铁塔连接的输电线路投运,标志着四川又新增一条清洁能源输送通道。

从“严重缺电”到“外送第一”,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四川电力工业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四川电网电压等级不断攀升,输送能力持续增强,实现了从局部电网、传统电网向枢纽电网、现代电网的全面升级。

持续投资建设,电网更加坚强

四川自古以来被称为天府之国,“水旱从人、不知饥馑”。但在70年前,电是稀缺之物。1949年以前,四川省输、配、变电设备数量少,电压等级复杂,没有统一电网。全省最高电压等级35千伏输电线路只有202千米。

1950年,四川建成第一座35千伏变电站。1956年12月,四川第一座110千伏变电站——重庆盘溪变电站投产。同月,从长寿狮子滩至重庆盘溪变电站的四川第一条110千伏输电线路投运。1970年5月,从龚嘴水电站至豆坝电厂的四川第一条220千伏线路投运。

从220千伏到更高电压等级,1998成为四川电力工业史上值得铭记的一年。这一年,四川第一条500千伏输电线路——二滩水电站500千伏送出工程建成。线路全长1400多千米,穿越大、小凉山的高海拔重冰区,技术和施工难度极大。

当四川电力送变电建设公司副总工程师景文川回忆起参建二滩水电站500千伏送出工程,一个个建设场景历历在目。这是四川当时电压等级最高的输电线路,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建设者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四川电网建设史上的第一次:第一次穿越重冰区;第一次采用酒杯型塔——这种又矮又重的塔型便于在重冰区扎根;第一次在电网建设沿线设立观冰站;第一次浇筑的铁塔基础体量超过400立方米,而当时一座普通铁塔的基础体量不过40立方米。

2002年,四川电网与华中、华东电网联网,四川水电进入跨省、跨区优化配置资源的新阶段。

2010年4月11日,±500千伏德阳-宝鸡直流输电工程双极投运。这是四川电网与西北电网首条直流跨区联网枢纽工程。

德宝直流输电工程的建设同样充满挑战和艰辛。2008年5月7日,工程在四川德阳举行开工仪式。5天后,特大地震突然袭来!关键时刻,国家电网公司向四川省委省政府郑重承诺——将德宝直流输变电工程确定为抗震救灾重点工程,为四川打通一条输电通道,满足灾后重建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工程比预期提前4个月投运,实现了四川电网与西北电网水火互济,结束了四川冬季拉闸限电的历史,也为灾后重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电能。”德阳换流站运行班班长张博介绍。

地震并没有影响四川电网的建设速度,相反,四川电网建设驶上快车道,电压等级不断攀升,电网日益坚强。

在德宝直流输电工程投运3个月后,西电东送大动脉±800千伏复龙-奉贤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投运。这是四川第一个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每年可向上海输送320亿千瓦时清洁能源。2012年12月12日,±800千伏锦屏-苏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投运。2014年7月,±800千伏宜宾-金华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投运。四川电网与外区电网“四交四直”联网格局正式形成。

目前,四川电网规模居全国省级电网前列,500千伏线路长度和变电容量分别位居国家电网公司系统第一和第二。四川电网已成为联接西北、华中、华东、华北四大区域电网,交直流混联运行的枢纽电网。

经历灾害考验,电网更加智能

朱碧华是土生土长的北川人,在北川县擂鼓镇吉娜羌寨生活了近半个世纪。她经历了这座古老的羌寨在11年前的那场特大自然灾害,也见证了吉娜羌寨一步步重获新生。

北川是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5·12”汶川特大地震后,一个全新的北川让世人瞩目。朱碧华生活的吉娜羌寨在地震中受损极为严重,然而仅用6个月就完成了灾后重建。在当地政府的号召下,朱碧华走进了羌绣培训班。现在,她的一幅手工作品能卖到上千元。为更好地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绵阳供电公司专门制订吉娜羌寨供电服务方案,安排供电员工驻点服务,每月定期走访客户,延伸服务到客户家中。

四川地理环境特殊,地震、冰灾、洪灾、旱灾、泥石流频发。从“5·12”汶川特大地震到“4·20”芦山地震,从“6·24”茂县特大山体滑坡灾害到“8·8”九寨沟地震,四川电网在磨难中成长,灾后重生,更加智能。

在“5·12”汶川特大地震极重灾区之一的北川,仅仅用了两个半月时间,按照国家电网统一标准建设的第一座智能变电站——北川110千伏智能变电站投运。这座变电站是北川新县城主供电源,对加快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能及时为灾区群众供电,我们很自豪。”全程参与了北川110千伏智能变电站建设的绵阳供电公司电气试验技术专责李源,回想起变电站投运时的情景仍十分激动。

截至2018年,国家电网公司在“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区共完成电网投资606亿元,变电站数量由385座增加到605座,是震前的1.57倍;变电容量由2507万千伏安增加到5934万千伏安,是震前的2.36倍;线路长度由2.1万千米增加到3.1万千米,是震前的1.48倍。灾区电网实现了发展速度超过震前、电网规模大幅提升,电网结构优于震前、智能化程度显著提高,服务水平高于震前、供电品质明显增强的目标。

实现涅槃的还有雅安电网。“4·20”芦山地震过去6年,地震造成的满目疮痍消失不见,一根根银线翻越山脊,为雅安地区源源不断地输送电能。

供电员工用不屈的精神在废墟上唱响电网重生的壮歌。

推动清洁发展,电网更加绿色

6月28日,位于四川雅安经济开发区的川西大数据产业园正式开园。这座水电消纳示范园区的诞生离不开国网四川电力在富余水电消纳方面的大胆探索。

2018年,国网四川电力与雅安市政府、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共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贯彻落实四川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水电消纳与实现绿色发展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推进雅安绿色载能产业发展。

雅安作为首个签约的试点地区,入园的企业已经尝到了甜头——川西大数据产业园企业的电度电费按照全年平均0.34元/千瓦时的“一口价”结算,不再另收基本电费,企业综合用电成本下降了2/3。

除了雅安市,在攀枝花市、乐山市、甘孜州等地一个个水电消纳示范园区也落地开花。

四川自然禀赋得天独厚。四川全省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43亿千瓦,占全国的21.2%。其中技术可开发量1.03亿千瓦,占全国的27.2%;经济可开发量7611.2千瓦,占全国的31.9%,均居全国首位。

四川是中国最大的水电开发和西电东送基地。依托丰富的水电资源,国网四川电力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实施水电外送和电能替代。回望四川水电的外送之路,输送能力越来越强、输送距离越来越远。

2002年5月27日,四川第一次实现川电东送。起于四川500千伏龙王变电站的川电东送输电通道,途经四川、重庆、湖北、江西、江苏、浙江、安徽,最终到达上海500千伏南桥变电站,全长2525千米,创下我国500千伏超高压输电通道最长纪录。

2015年,±800千伏锦苏、复奉、宾金三大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和±500千伏德宝直流输电线路首次同时满功率运行,全年外送电量突破千亿千瓦时。

截至2018年年底,四川外送电量达6300亿千瓦时。

“十三五”期间,四川将建成水电装机约1500万千瓦。国网四川电力发挥大电网、大市场、大平台作用,进一步促进水电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绿色、经济、安全、可靠的电能支撑。

在电能替代方面,2013~2018年,国网四川电力推进“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电能替代工作,先后拓展燃煤自备(电厂)替代、工业锅炉、电动汽车等21个领域,累计完成替代电量296.52亿千瓦时。水电外送和电能替代电量折合减少燃烧标准煤约20776.66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54019.74万吨、二氧化硫约176.66万吨、氮氧化合物约153.57万吨。

未来可期。绿色、清洁的四川电网正在祖国西南腹地高质量成长。

“电力天路”工程于2014年11月竣工。经过一年的安全运行,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图为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县白日山上电力通道融入藏区的美丽画面。(陈翔摄)

猜你喜欢

投运北川水电
国际水电协会:2021年全球水电装机容量增长缓慢,难以满足实现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
高层建筑水电安装施工技术要点探讨
建筑水电安装工程造价的控制分析
水电安装工程中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2020中国·北川禹羌国际雕塑大赛启动仪式在北川举行
35kV主变压器投运差动保护动作原因分析
35kV主变压器投运差动保护动作原因分析
北川的味道(四题)
北川让梦想飞得更高
情系北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