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七十载筚路蓝缕 中国能源迈向绿色低碳未来

2019-11-08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周大地

中国电业与能源 2019年10期
关键词:标准煤装机水电

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 周大地

中电传媒能源情报研究中心研究员 郑徐光

新中国成立时,中国没有现代的能源产业,整个国家能源消费水平极低,能源装备制造能力几乎为零。经过70年的持续努力,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的高速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已建立起庞大有力的能源供给体系,建立起世界最大的电力供应系统;全面建设起现代化能源装备制造产业,也具备了各种能源技术自主创新、设计、制造、建设和运行管理能力。许多能源领域的技术开发、装备制造和工程建设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一些重要领域已经处于领先地位。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源发展道路中,中国尽可能地优先考虑人民的消费需求,竭尽所能提高普遍服务水平,使能源服务达到了很高的覆盖率,在人口庞大的发展中国家率先实现了电力供应的全覆盖。

能源供给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多项生产指标世界第一

经过70年发展,我国建立起了煤、油、气、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全面发展的能源供给体系,能源供给保障能力显著增强。2018年,国内能源生产总量达37.7亿吨标准煤,比1949年增长157.8倍,年均增长7.6%。能源国际合作能力和水平大幅度提高,合理利用国际资源,有效增强了油气的供给能力和保障程度。

(一)电力:已建立起世界最大的电力供应系统

截至2018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近19亿千瓦,较1949年不足185万千瓦的规模增长超过1000倍,煤电、水电、并网风电、并网太阳能发电等电源装机规模稳居世界第一,在建核电装机规模当前世界最大;全国220千伏及以上变电设备容量达到40.23亿千伏安,全国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回路长度达到73.34万千米,电网规模稳居世界第一,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性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18年全国发电量达到71118亿千瓦时,较1949年的43亿千瓦时,增长1652.9倍,年均增长11.3%。其中,火电、水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分别为50769亿千瓦时、12342亿千瓦时、3660亿千瓦时和1775亿千瓦时,均为世界第一,核电发电量也跃居世界第三。

(二)煤炭:支撑了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能源主力

资源比较丰富的煤炭是我国最主要的常规能源资源,70年来有力支撑了电力供应和经济社会高速发展。1949年我国煤炭产量为0.32亿吨;1996年产量接近14亿吨,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煤炭生产国;2013年产量接近40亿吨,达到历史高点,几乎是世界总产量的一半;2018年达到36.8亿吨,比1949年增长114.0倍,年均增长7.1%。

在煤炭产能大幅增加的同时,煤炭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煤矿数量由上世纪80年代的6万多处,减少到目前的不到6000处,煤炭产业集中度大大提高,实现了由多、小、散、乱向大基地、大集团、大煤矿的历史性跨越。

(三)油气:成功摘掉“贫油国”帽子,国内国外市场实现两个“2亿吨”

1949年全国石油产量12.0万吨,天然气产量0.1亿立方米。当时在中国开展过油气勘探的外国公司以及传统海相沉积成油的主流理论都认为,中国海相地层不发育,是个“贫油国”。1966~1978年,中国石油年产量以每年18.6%的速度增长,1978年产量突破1亿吨,跻身于世界产油大国行列。2010年我国石油产量超过2亿吨,最多时年产2.15亿吨左右,目前基本维持在2亿吨左右的水平。

2018年,我国石油产量1.9亿吨,较1949年增长1574.9倍,年均增长11.3%;天然气产量1602.7亿立方米,较1949年增长22894.7倍,年均增长15.7%。同年,我国石油企业海外油气权益产量突破2亿吨,达到2.01亿吨油当量,其中权益石油产量1.6亿吨,权益天然气产量500亿立方米。目前,我国原油炼制产能已达到8.5亿吨/年,覆盖了各种成品油和各种石化产品,成为世界上炼油和石化强国。

(四)非水可再生能源:从无到有、后来居上,年度新增规模领跑世界

水电是我国目前装机最大、发电贡献最大的低碳能源。中国水电在装机规模、大型水电站数量、水电装备制造和水电工程建设能力等各方面已经全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并创造出许多世界之最。现在仍然有一批大型水电站处于建设之中。除水电外,其他可再生能源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从20世纪90年代起,风电、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作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示范项目开始增多。到2005年我国风电装机容量约10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几乎可忽略不计,两者累计仅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0.2%。之后,风、光发电行业逐渐加速发展,2012年两者装机容量占比超过5%,2018年风电规模达1.8亿千瓦,光伏发电1.7亿千瓦,两者合计占比约18.9%。

其中,从2009年起风电新增规模多年领跑全球,于2010年累计装机跃居世界第一;从2013年起光伏新增装机连续6年领跑全球,于2015年累计装机跃居世界第一。此外,2018年我国生物质发电装机达到1781万千瓦,也实现了世界第一。

民生用能条件显著改善,能源普遍服务实现高覆盖率

1953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仅为0.5亿吨标准煤,人均能源消费量仅为93千克标准煤。2018年能源消费总量达到46.4亿吨标准煤,比1953年增长84.8倍,年均增长7.1%,人均能源消费量达到3332千克标准煤,比1953年增长34.8倍,年均增长5.7%。1949年全国绝大多数人口没有生活用电,全国人均生活用电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18年人均生活用电超过694千瓦时。

我国北方地区采暖覆盖面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用能品种结构经历了从传统生物质能和煤炭为主体向电力、天然气、煤炭、先进生物质能多种能源并存的转变,优质能源在生活用能中的比重大幅上升,天然气也优先用于改善民生。

实现14亿人口的电力全覆盖,大幅改善城乡居民供电条件,充分满足民用电力对功率和供电稳定性的要求,是中国电力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的重大进步,充分显示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能源企业群发展壮大,众多企业进入世界500强

经过20多年的不断调整优化,煤炭行业市场集中度大幅提高,出现了一批大型煤炭综合能源企业,成为我国煤炭行业的主要力量。前四大煤炭生产企业的市场份额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

在油气行业,三大国有油气公司已成为国际化大企业,一批新的油气生产、炼油、石油化工企业发展起来。随着天然气市场的扩大,一批经营燃气供应和销售的城市燃气公司也发展起来,有的已经成为重要的燃气能源集团。体量巨大的国家油气管网公司也即将成立。

在电力行业,发电市场上中央直属电力集团、地方政府所属电力公司和其他发电公司形成充分竞争格局。特别是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的高速发展,给许多小的新能源发电企业创造了发展和迅速做大的机会,现在中国已有80余家多元化所有制企业跻身全球新能源500强企业榜单。

2019《财富》发布的最新世界500强榜单中,中国共有129家企业上榜,超过雄霸榜首20余年的美国(121家)。其中,来自工业能源行业的公司占了三分之一,共有46家企业。能源央企多数进入500强。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和国家电网分别位居第二、第四、第五位。此三家中国企业已连续多年位列世界500强榜单前十名。另外,在新上榜或重新上榜的中国公司中,共有5家企业来自工业能源行业,占了中国新上榜企业总数的近四分之一。

节能减排成效显著,能源清洁低碳化进程加快

节约能源、合理用能一直是重要的能源政策。我国不断加强节能减排体制、机制、法制和能力建设,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节能降耗,加快产业调整、淘汰落后产能、优化能源结构和推进节能型社会建设,在节能减排降耗领域取得巨大成效,也加快了能源清洁低碳化进程。

(一)单位GDP能耗不断下降,能效稳步提高

按2010年可比价格计算,我国单位GDP能耗从1980年的2.63吨标准煤/万元,下降到2015年的0.72吨标准煤/万元,能源强度下降了72.6%。越来越多重点耗能行业的能效逐步接近世界先进水平。我国供电煤耗从20世纪末每千瓦时400多克标准煤,下降到2018年的311克标准煤/千瓦时,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二)能源结构向多元化、清洁化转变

新中国成立初期,原煤在能源生产总量中的占比高达96.3%,水电占比3%,石油占比0.7%,天然气占比忽略不计。到2018年,煤炭占比下降到最低的69.3%;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占比提高到23.5%。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已占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的40.8%,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18.9%,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已经成为电力装机主要增量。

2018年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中的占比首次降到60%以下,较新中国成立初期(超过90%)下降了30多个百分点;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消费占比提高到22.1%,较新中国成立初期(约2%)提高了20个百分点。此外,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大幅上升。1990~2017年,我国电能占比从9%提高到26.3%。

(三)煤电清洁化进展迅速

我国高效实施煤电清洁化改造。截至2018年底,我国达到超低排放限值的煤电机组约8.1亿千瓦,约占全国煤电总装机容量的80%;节能改造累计完成6.5亿千瓦。2014年以来,我国煤电行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年排放量大幅下降,供电煤耗也呈现明显下降趋势。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2012~2017年的5年间,在全国煤电装机增幅达到30%的情况下,电力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排放量下降幅度分别为86%、89%、85%。煤电机组供电煤耗从325克/千瓦时下降至312克/千瓦时,较改造前节约原煤约8300万吨。

猜你喜欢

标准煤装机水电
国际水电协会:2021年全球水电装机容量增长缓慢,难以满足实现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
高层建筑水电安装施工技术要点探讨
作者更正
建筑水电安装工程造价的控制分析
水电安装工程中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浅谈航空装备维修企业开展装机电子元器件二次筛选的意义
2020 年上半年欧洲风电新增装机统计
2020 年上半年全国风电新增并网装机632 万kW
锅炉富氧燃烧节能技术改造
2013年全国新增发电装机9400万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