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4-(2-羟基-3-氯)苯基-2,2′∶6′,2″-三联吡啶Cu(Ⅱ)配合物的合成、结构表征及抗肿瘤活性

2019-11-08钟玉君陈振锋

无机化学学报 2019年11期
关键词:细胞株单晶配体

钟玉君 陈振锋 梁 宏

(广西师范大学化学与药学学院,省部共建药用资源化学与药物分子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桂林 541004)

化疗是治疗癌症的重要手段之一,在Rosenberg等发现顺铂的抗肿瘤活性后,人们合成了许多顺铂类似物并应用于临床。至今,铂类药物仍是应用最广泛的化疗药物[1-2]。但由于铂类药物的耐药性和严重的副作用,如急性肾毒性、骨髓抑制和慢性神经毒性[3-4],促使人们寻找新的非铂类抗肿瘤金属配合物[5]。

铜在人体内的含量仅次于铁和锌,并且参与生物体中几个关键的生命过程[6]。一般来说,铜的毒性比其他金属小,因此,铜(Ⅱ)配合物被认为具有克服毒副作用和耐药性的特性。许多铜(Ⅱ)配合物被报道具有较强的结合与裂解DNA的能力,其中一些具有抗癌和调控凋亡的能力[7-9]。三联吡啶及其衍生物可以作为DNA结合剂、拓扑酶抑制剂和抗肿瘤药物,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10-11]。此外,三联吡啶作为一种三齿配体,有3个共平面的氮原子,具有与金属形成稳定金属配合物的能力,是构建金属配合物的重要配体[12,14-15]。

为此,我们合成了1个新的三联吡啶铜(Ⅱ)配合物[Cu2(μ-L-κO,O)2Cl2](1),通过单晶 X 射线衍射确定了配合物1的晶体结构,测定了配合物1对5种肿瘤细胞株(MGC80-3、T24、A549、HeLa、Hep-G2)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了配合物1对MGC80-3细胞的凋亡效应及周期阻滞情况。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和试剂

所用仪器有:Bruker APEX-Ⅱ CCD单晶衍射仪,德国Bruker AvanceⅢHD 400 MHz核磁共振谱仪,德国Bruker HCT离子阱质谱仪,美国Spectrum Two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德国Vario ELⅢ元素分析仪,美国CARY ECLIPSE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美国Thermo二氧化碳培养箱,美国TECANM1000酶标定量测定仪,美国BD公司FACSVerse流式细胞仪。

3-氯水杨醛、2-乙酰吡啶及氯化铜均为分析纯试剂,购于阿拉丁。胎牛血清及DMEM培养基购自CIBCO公司,MTT购自Solarbio公司。

1.2 配体及配合物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配体 4-(2-羟基-3-氯)苯基-2,2′∶6′,2″-三联吡啶(HL)的合成参考文献已报道的方法[13],产率为81.7%。用3-氯水杨醛和2-乙酰吡啶反应合成配体(HL)(Scheme 1)。其结构表征数据为:ESI-MSm/z:397.5[L+K+]。1H NMR(400 MHz,DMSO-d6):δ15.57(s,1H),9.08(d,J=1.3 Hz,1H),8.89(d,J=1.3 Hz,1H),8.84(d,J=4.8 Hz,2H),8.48(d,J=8.0 Hz,1H),8.32(s,1H),8.23(d,J=7.9 Hz,1H),8.13(s,1H),8.06(d,J=17.3 Hz,1H),7.57(s,2H),7.56(d,J=9.2 Hz,1H),7.00(s,1H)。13C NMR(100 MHz,DMSO-d6):δ155.54,155.42,150.65,150.50,149.79,148.10,137.90,130.83,129.48,129.10,124.89,122.65,121.59,121.30。 IR(KBr,cm-1):3 910(w),3 889(w),3 808(w),3 786(w),3 697(w),3 659(w),3 636(w),3 574(w),3 055(m),3 010(m),1 693(w),1 585(s),1 566(s),1 547(s),1 468(s),1 436(s),1 391(s),1 263(m),1 228(m),1 177(m),1 140(m),1 080(m),1 042(m),991(w),890(m),867(m),829(w),775(s),737(s),665(m),637(m),621(m),564(w),510(w)。

Scheme 1 Synthesis of ligand HL

配合物[Cu2(μ-L-κO,O)2Cl2](1)的合成方法如下:称取10 mg(0.028 mmol)配体和10 mg(0.056 mmol)CuCl2·2H2O于一端闭合的25 cm Pyrex厚壁玻璃管中,滴加0.25 mL丙酮与1 mL甲醇,液氮冷冻后,在真空条件下将玻璃管开口端熔封,待玻璃管内溶液恢复室温后置于65℃的烘箱反应72 h。反应结束后梯度降温至室温,管内生成墨绿色块状晶体(配合物1),产率为62.7%。挑选出大小、形状适合的单晶,进行结构表征。配合物1的晶体学及结构修正数据见表1。其结构表征数据如下:ESI-MS m/z:498.6[M-Cu-L-Cl+K+H]+。 元素分析按 C42H26Cl4Cu2N6O2计算值(%):C 55.10,H 2.86,N 9.18;实测值(%):C 54.87,H 2.89,N 9.15。IR(KBr,cm-1):3 909(w),3 890(w),3 858(w),3 843(w),3 826(w),3 807(w),3 787(w),3 738(w),3 715(w),3 695(m),3 680(w),3 659(w),3 635(w),3 572(m),3 433(m),3 057(m),2 344(w),1 604(s),1 569(m),1 554(m),1 475(s),1 450(m),1 414(s),1 325(m),1 301(m),1 246(s),1 164(m),1 138(m),1 093(m),1 067(m),1 052(w),1 036(m),1 019(s),890(m),870(m),783(s),749(m),736(m),715(m),680(m),656(m),645(m),510(w),414(w)。

1.3 配合物1晶体结构测定

挑选出大小、形状适合的单晶置于Bruker APEX-ⅡCCD单晶衍射仪上,采用经石墨单色器单色化的 Mo Kα 射线(λ=0.071 073 nm),在 296.15 K下,2.417°~29.601°(θ)范围内对配合物 1 的单晶 X 射线衍射数据进行收集。晶体结构使用具有各向异性热参数的SHELXL-2015[16]的直接方法解出并通过全矩阵最小二乘法 (the full-matrix least-squares method on F2)进行精修。碳原子上的氢原子为理论加氢。配合物1的部分晶体学及结构修正数据见表1。

CCDC:1959094。

表1 配合物1的晶体学及结构修正数据Table 1 Crystal data and structure refinement for complex 1

1.4 体外抗肿瘤活性实验

采用MTT比色法测定CuCl2·2H2O、配体HL、配合物1及顺铂对所选5种癌细胞株(MGC80-3、T24、A549、HeLa、Hep-G2)的 IC50值。 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配合物1诱导MGC80-3细胞凋亡以及周期阻滞的情况。

2 结果与讨论

2.1 配合物1的晶体结构

配合物1的晶体结构如图1所示,部分键长和键角数据详见表2。配合物1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配合物1为双核结构,在对称单元中,中心铜(Ⅱ)离子为五配位扭曲四方锥几何构型,每个铜离子与1个Cl-以及来自配体L-的2个N原子和2个羟基O原子配位;2个铜(Ⅱ)离子通过羟基的桥联形成双核结构。

2.2 配合物1在溶液中的稳定性

用紫外光谱检测配体HL和配合物1的稳定性(图 2、3)。 浓度为 20 μmol·L-1的配合物在 pH=7.35的Tris-HCl缓冲液中,置于室温下0和48 h后,分别用紫外光谱仪各测1次吸光度[17-18]。从图中可以看出各组吸收峰没有发生红移或蓝移现象,也没有新的吸收峰出现,说明配合物1在Tris-HCl缓冲液中能够稳定存在至少48 h。

图1 配合物1的椭球率50%的晶体结构图Fig.1 Crystal structure of complex 1 with 50%probability ellipsoids

表2 配合物1部分键长(nm)和键角(°)Table 2 Selected bond lengths(nm)and angles(°)for complex 1

图2 配体HL的紫外光谱图Fig.2 UV spectra of ligand HL

图3 配合物1的紫外光谱图Fig.3 UV spectra of complex 1

2.3 体外抗肿瘤活性

为了研究配合物1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我们以人正常肝细胞HL-7702为对照,采用MTT法测定了 CuCl2·2H2O、 配体 HL、配合物 1和顺铂对MGC80-3,T24,A549,HeLa 和 Hep-G2 五种肿瘤细胞株的细胞毒性[19-22]。由表3可知,配合物1对所选的肿瘤细胞株的抑制率均高于CuCl2·2H2O、配体HL及顺铂。其中对人胃癌MGC80-3细胞的抑制率最高,达到了(84.30±1.28)%。如表4所示,从IC50也可以看出,配合物1对人胃癌MGC80-3细胞的细胞毒性最高,其 IC50值为(3.36±0.43)μmol·L-1。 与正常细胞HL-7702相比,配合物1对5种肿瘤细胞均表现出较高的细胞毒性,说明配合物1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选择性抑制肿瘤细胞。

表3 化合物对不同细胞株的抑制率Table 3 Inhibition rates of ligand HL,CuCl2·2H2O,complex 1 and cisplatin on the six selected human cell lines%

表4 化合物对不同细胞株的IC50值Table 4 IC50 values of ligand HL,CuCl2·2H2O,complex 1 and cisplatin on the six selected human cell lines μmol·L-1

2.4 细胞凋亡

采用Annexin V FITC和PI双染色法测定配合物1对MGC80-3细胞的凋亡效应。图4为药物浓度分别为 1.5、3.0 和 4.5 μmol·L-1,作用 24 h 后,配合物1诱导人胃癌MGC80-3细胞凋亡的百分数。在给药浓度4.5μmol·L-1下,细胞凋亡百分数为41.4%,比对照组增加了33.45%,可推测配合物1诱导MGC80-3细胞进入早期凋亡[23]。

图4 配合物1诱导MGC80-3凋亡的情况Fig.4 Apoptosis in MGC80-3 cells exposure to complex 1 for 24 h

2.5 周期阻滞

图5 配合物1对MGC80-3细胞周期的影响Fig.5 Cell cycle distribution of MGC80-3 cells exposure to complex 1 for 24 h

采用流式细胞术研究了配合物1诱导MGC80-3细胞的细胞周期阻滞情况[24-25]。图5为不同浓度下,配合物1作用MGC80-3细胞24 h后的细胞周期阻滞情况。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随着给药浓度从1.5、3.0、4.5 μmol·L-1逐渐增大,MGC80-3 细胞在G1期的百分比明显增加,由43.81%分别增至72.14%、72.68%和74.19%,呈浓度依赖关系。说明配合物1使MGC80-3细胞阻滞于G1期,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3 结 论

以 4-(2-羟基-3-氯) 苯基-2,2′∶6′,2″-三联吡啶(HL)作为配体合成了配合物[Cu2(μ-L-κO,O)2Cl2](1),并用多种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完整的表征。采用MTT法、流式细胞术对5种肿瘤细胞株及人正常肝细胞HL-7702进行抑制生长活性、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阻滞测试。与配体和顺铂相比,配合物1对不同的细胞株具有更高的细胞毒性,其中对人胃癌MGC80-3细胞的细胞毒性最高,IC50值为(3.36±0.43)μmol·L-1。 配合物 1可以诱导 MGC80-3细胞凋亡,且配合物1使MGC80-3细胞阻滞于G1期。

猜你喜欢

细胞株单晶配体
VGF法生长InP单晶循环水的影响分析
4-酰基吡唑啉酮-5缩γ-氨基丁酸衍生物的合成及对白玉菇菌丝脱氢酶活性影响
一个镉配合物[Cd(H2O)(L)(HBTC)]·H2O的合成,结构和荧光性能
激光加热基座技术生长超细单晶光纤研究
低温辐射量热器用钼酸锂单晶研制
蓝宝石单晶炉隔热屏内胆损坏机理
槲芪癥消汤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2.15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ARHI基因对胃癌细胞株MKN28增殖、侵袭、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一个氢键构筑的基于偶氮二羧酸和吡啶酰胺配体的超分子配合物
基于[2,2]对环芳烷骨架手性配体的设计、合成及其在不对称反应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报告